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雅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这是一部空前规模的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的药物学成就,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对各种药物进行了分类,收录了11000多个药方。这部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 2、下列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3、下图所示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 4、小丽在博物馆看到了泉州出土的南宋古船,他推测出的历史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宋代商业十分繁荣 B.船只对外贸易应由市舶司管理

    C.宋代造船技术高超 D.宋代南方赋税收入已超过北方

  • 5、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杨坚建立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B.残暴的统治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C.唐太宗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

    D.杜如晦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

  • 6、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者是(   

    A. 苏轼 B. 汤显祖 C. 马致远 D. 关汉卿

  • 7、从2013年到2018年,习近平已经连续六次出席G20峰会,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明朝航海史上向亚非各国发出友好的“中国声音”是

    A. 海上丝绸之路

    B. 鉴真东渡

    C. 郑和下西洋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 8、杜佑的《通典》卷七载:“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治。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导致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唐太宗

    A. 完善三省六部制

    B. 鼓励发展农业

    C.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 虚心纳谏

  • 9、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又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词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他是(     

    A.辛弃疾

    B.关汉卿

    C.李清照

    D.苏轼

  • 10、“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其有效统治全国而创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 11、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利用DNA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后,初步认为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族后裔。契丹,则个800年前在中国历史上消失的王朝有可能被揭开神秘的面纱。下列有关契丹族的介绍中不准确的是

    A. 原居住在宁夏一带过游牧生活

    B. 统一各部的首领是耶律阿保机

    C. 有自己的民族文字

    D. 政权建立后定都上京

  • 12、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

    B.为完成使命,都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C.对唐朝和邻国的交往和交流都作出了贡献

    D.他们都通过唐朝的册封

  • 13、唐朝时期的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下列有关作者作品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柳公权的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

    B.阎立本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C.吴道子的人物画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D.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 14、《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内阁实权,远不逮明”。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 15、下图是成吉思汗的画像。他的历史功绩是(   )

    A. 统一了整个蒙古   B. 建立了元朝

    C. 灭亡南宋   D. 设立行省制度

  • 16、如果想了解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列词组不能入选的是

    A.削弱相权 B.杯酒释兵权 C.设置通判 D.重用武将

  • 17、581年,杨坚夺取了哪个朝代的政权,建立隋朝

    A. 陈朝

    B. 北齐

    C. 北周

    D. 南朝

  • 18、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隋朝开凿运河 B.古代民族政策

    C.唐朝“贞观之治” D.北宋灭国南迁

  • 19、胡忠藻因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所杀。这反映了统治者

    A. 设立南书房

    B. 实行八股取士

    C. 制造文字狱

    D. 设置厂卫机构

  • 20、明太祖朱元璋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设立“三司” B.分封诸子为王 C.废丞相和中书省 D.设东厂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代设立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清代顺治时期,颁布“_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 22、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________”;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 23、"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描写的是________

  • 24、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______

  • 25、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该书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 26、   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地名.

    (1)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交子出现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28、昆曲代表作______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清代小说______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

  • 29、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明朝时东南沿海倭寇猖獗,____________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

  • 30、雍正年间,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置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列举出唐朝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1)示意图中A和B是运河两端的城市,这两个城市在今天的名称是什么?

    (2)隋时,江都有一批粮食需通过大运河船运到洛口仓储藏,请依次写出粮船经过的大运河河段名称。

    材料二  隋开凿的南北大运河,连接着我国的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与海河五大横向水系。自其凿通以来,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通渠,它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经济繁荣与水上交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大运河的开凿与隋炀帝的功过》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材料三  大运河充当中国漕运的重要通道历时1200多年。道光五年江南粮米便改由海运至天津,再转北京。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挭(水浅,河道淤积阻塞),河运日益困难,海运逐渐增多。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有着千年历史的漕运终于寿终正寝。

    (4)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衰落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