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是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2、“上(宋太祖)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文官担任知州
3、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图目录相关的主题应该是( )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清朝君主专治的强化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4、中国著名导演蔡晶盛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 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B. 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D. 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5、宋朝出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种怪现象,其主要根由是
A.宋朝的将领缺乏指挥才能
B.宋朝统治者为防止武将专权,定期换防
C.宋朝用文官来带兵打仗
D.宋朝形成了文臣统兵格局
6、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蔡。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使得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A. 开元盛世
B. 黄巢起义
C. 官官专权
D. 安史之乱
7、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文轻武政策
C. 重武轻文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8、如图是唐朝和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该变化反映了
A.皇权的强化 B.地方权力的加强
C.相权的加强 D.思想控制的加强
9、下列有关于历史人物说法配对正确的是( )
A. 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阎立本
B.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慧宗
C. 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武则天
D.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宋太祖
10、现在网上颇为流行穿越小说。假如红红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的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但前来索取岁币的契丹和党项使者纵马狂奔,全然不顾在草市游玩的孩子的安全。据此可以推断,红红同学穿越到了( )
A.唐朝长安
B.北宋东京
C.南宋临安
D.元朝大都
11、“元有天下……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句话主要反映了
A.元朝中外交通发达 B.元朝疆域广大
C.元朝人口较少 D.元朝民族关系融洽
12、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东方的中国人正在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八股取文、文字狱 D. 九品中正制
13、如表是唐朝中期总人口数统计表。表中755—760年唐朝人口数量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 725年 | 742年 | 755年 | 760年 |
人口 | 4141万 | 4531万 | 5291万 | 1690万 |
A.安史之乱的爆发
B.五代十国的出现
C.黄巢起义的爆发
D.藩镇割据的结束
14、马克思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B.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15、隋朝大运河开通后,贯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全长27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B.便利南粮北运
C.巩固隋朝统治 D.便利隋炀帝的出游
16、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其措施有
①设立军机处 ②定期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大兴“文字狱” ④设立“东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下面哪些社会风貌是可以看到的?( )
①饮食相当丰富,夜市上的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
②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多为低矮的茅屋
③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
④宋朝的士大夫出行多乘马车,那时,旅店业很兴旺
⑤许多穷苦艺人在“勾栏”中卖艺谋生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18、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了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A.设立锦衣卫
B.大兴文字狱
C.设置转运使
D.设置军机处
19、今天的传统节日很多在宋代就己经有了。欧阳修的《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描写的节日是
A.中秋节 B.元旦 C.端午节 D.元宵节
20、下列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画家,属于唐朝时期的是
①顾恺之
②吴道子
③阎立本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
21、小说:
小说 | 作者 | 成书时间 | 主要内容 |
《三国志通俗演义》 | ______ | 元末明初 | 描写了________、_____、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是我国______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
《_________》 | 施耐庵 | 元末明初 | 以__________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________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运用______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
《西游记》 | __________ | 明代中期 |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_______得到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
影响:明代的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后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_______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生最伟大的成就是建立元朝.错误: ,改正: .12.统一蒙古的是 ,1271年定国号为元的是 。
23、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_____________抗倭。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
24、北宋、西夏、金的建立者的姓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隋朝大运河以______为中心;戚继光率军抗击倭寇,在______(地点)九战九捷。
26、清朝设立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
27、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发明的。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____。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____》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元朝中期,出现了____印刷。
28、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最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曾进谏二百多次。
29、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____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2)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____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3)口号:李自成提出“____”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4)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5)推翻明朝:____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30、公元960年,______ (人名)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关内容
(1)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_______
(2)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_______
(3)被称为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_______
33、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2)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3)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一个伟大僧人”是指谁?这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的终点在哪里?他将路途所见所闻写成一部书,这部书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