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明朝末期国势衰落的表现是( )
①土地兼并严重
②农民大量逃亡
③对清作战连年失利
④东北满族势力崛起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唐朝诗人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
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垂老别(节选)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3、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下列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王朝中,版图最大的是(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5、为了写一篇论文,小刚查找了与“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和“辽、宋、夏的和战”有关的书籍。他的论文题目可能是( )
A. 民族政权的并立 B. 国家的统一 C. 民族政权的繁荣 D. 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6、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民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使唐朝由盛转衰。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王之乱
7、抓好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从“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是
A.成吉思汗
B.松赞干布
C.怀仁可汗
D.忽必烈
8、唐朝末年,爆发了著名的____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A.陈胜、吴广
B.绿林
C.黄巾
D.黄巢
9、清代科举考试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字样时,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反映出清朝( )
A.八股取士答卷愈益规范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文字狱盛行 D.科举制被废除
10、宋朝时期,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
A. 瓦子 B. 会子 C. 交子 D. 市舶司
1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明朝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如下图历史文物反映的是以下哪一条措施
A.废除丞相制,取消中书省
B.设立内阁
C.实行“文字狱”
D.利用厂卫制度,恐怖专政
12、下图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部分的标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13、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武则天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14、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他的作品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他被誉为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仙
15、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迁,下列关于科举制说法错误的是
A. 隋文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B. 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制度
C. 唐太宗时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
D. 明朝严格规定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16、史料载: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这里的“上”指(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7、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8、《蒙古秘史》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结束这-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
A. 阿骨打
B. 成吉思汗
C. 忽必烈
D. 元昊
19、元世祖实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20、唐朝由盛转衰、逐渐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有( )
①安史之乱 ②藩镇割据 ③宦官专权 ④黄巢起义 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21、写出与下列史实相符合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________。
(2)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主编﹣﹣________。
(3)建立蒙古政权被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英雄﹣﹣________。
(4)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_。
22、编排历史短剧,大家找来了A《本草纲目》、B《资治通鉴》、C《牡丹亭》、D《送子天王图》、E《天工开物》等书做道具,请你帮忙分派给下列演员。只写序号即可
(1)剧中的刘大是一个医生,喜欢钻研中医中药书,你分派给他——
(2)剧中的赵二是个农民,想查找农事的经验,你分派给他——
(3)剧中的张三爱好书画,想临摹“画圣”的作品,你分派给他——
(4)剧中的李四是个戏迷,想研究明清时期戏剧发展情况,你分派给他——
(5)剧中的王五是个史学家,想研究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你分派给他——
23、明朝中期的________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代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4、唐与吐蕃
(1)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________。
(2)唐蕃和亲
史实 |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____嫁给他。 |
意义 | 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25、读《元代大运河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洛阳
B.刘家港
C.直沽
26、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___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____局面形成。
27、清朝最有影响的剧种是________和________。
28、唐朝繁荣昌盛,名人辈出.
(1)唐太宗知人善用。房玄龄善于谋略_________敢于决断,他们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_”。
(3)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游学,玄奘回到长安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9、1966年,中国组建的战略导弹部队是________。
30、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_____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31、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贡献连起来。
毕昇________ ①编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________ ②发明活字印刷术
李时珍________ ③编写《本草纲目》
徐光启________ ④编写《天工开物》
宋应星________ ⑤编写《农政全书》
32、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灿烂辉煌。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及其作者。
33、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的两人分别是谁?他们都可以获得什么赞誉?英雄事迹是什么?
(2)图三是雅克萨之战,作战双方分别是哪两国军队?结果如何?
(3)通过上述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