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甲、乙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00g、60g,体积分别为50cm3、12cm3。则( )
A.甲球一定是实心的
B.乙球一定是空心的
C.两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D.两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2、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放大镜成像
C.路口的反光镜
D.路灯下的影子
3、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对于实验的完成和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说明错误的是( )
A.温度计测量瓶中酒精温度和从瓶中拿出来后温度计示数进行比较可以探究蒸发吸热
B.探究液化时,酒精灯给水加热,是为了说明只有温度高的水蒸气才能液化
C.研究碘的升华、凝华实验中,必须观察是否有液体碘出现
D.观察海波、石蜡熔化的实验中,海波与石蜡应碾碎才能与温度计玻璃泡充分接触
4、生活中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和电影放映机,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来工作的,其中与图中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电影放映机
5、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6、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A点行驶到E点的过程中,每隔相同的时间所在的位置。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vDE>vCD
C.汽车行驶得越来越慢
D.vAE>vBE
7、下列关于温度计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来使用
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触碰容器底和容器壁
C.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后应立马读数
D.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读数时,液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8、雨后的街道上有些积水,到了夜晚我们背着灯光行走时,看到的地面和积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燥地面较暗,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积水处较暗,光在积水处发生漫反射
C.干燥地面较亮,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
D.积水处较亮,光在积水处发生镜面反射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优美的音乐也可能属于噪声
D.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所以次声波没有能量
10、小亮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的食盐实际质量为( )
A.12. 4g
B.17. 6g
C.17. 8g
D.12. 7g
1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教室的高度是1.8m
B.人步行速度为5m/s
C.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3s
D.普通人跑100m所用时间为15s
12、在测量物体的密度(ρ)时,测量了四种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并在m – V 坐标系画出来,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有四个判断:① ρ1 < ρ2 = ρ3 < ρ4;② ρ1>ρ2 = ρ3> ρ4;③ m1 = m2 > m3 > m4;④ V1 = V2 > V3 >V4。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3、如图所示,小明用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纸上,根据小明的实验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窗户在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B.窗户在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C.窗户在透镜的焦点上
D.窗户在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
14、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出行,他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刘骑电动车以18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韩以4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王骑自行车出行,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270m。关于三者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刘速度最小
B.小韩速度最小
C.小王速度最小
D.三人速度一样大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内装有质量相等但密度不同的液体。则甲、乙两烧杯中液体密度ρ甲、ρ乙的大小关系为(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6、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牙医借助平面看清牙齿的背面
D.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17、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18、光线通过透镜(在图中虚框内且未画出)前后的四种情形如图所示,虚线框中为凸透镜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9、如图所示是一款折叠型导盲杖,在正常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力向上有障碍物,导盲杖接收到超声波的反射信号并发出“滴滴”的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导盲杖发出“滴滴”的提示音,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的频率比“滴滴”的提示音的频率高
20、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4m/s
B.4.8m/s
C.5m/s
D.6m/s
21、如图为小超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根据相关质量和体积的数据作出的m-V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20g
B.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C.10g甲物质的体积与20g乙物质的体积相同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2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 =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EF段,该物质需要吸热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可能是石蜡
2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24、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25、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个固态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这三个固体都是___________(晶体/非晶体),这三个物体中,___________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26、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___________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___________。
27、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这说明 _______可以传声;海上的渔民利用特殊的声音诱鱼,说明 ________能传声;声音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_______(选填“快”或“慢”)。
28、长江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修建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上游水位,增加水的_______能,使水下落时可以获得更多的_______能,从而带动发动机发电。为了使上、下游的轮船能够顺利通航,工程师设计了大型船闸,如上图所示,船闸是不是_______连通器(选填“是”或“不是”)。
29、如图所示,取两张大小相同、彼此正对且自然下垂的白纸,如果从两张纸中间的上端向下吹气,那么,这两张纸将会出现______(选填“互相靠拢”或“彼此远离”)的现象,此实验表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能传递______。
31、单位换算:(1)=______
;(2)
______
。
32、图A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______;图B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______;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______有关.
故
33、如图装置,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A管中水面高度与B管中水面高度相比______(选填“更高”、“更低”或“一样高”),U形管底C点的压强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4、如图所示,图甲中,电视遥控器是用 ___________来遥控电视机的;图乙中,验钞机是利用了紫外线能使 ___________发光的原理工作的。光可以使周围变得明亮、温暖,说明光具有 ___________。
35、如图所示,利用A、B两物体和海绵“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海绵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___________。比较图 ___________所示两次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将B物体沿虚线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海绵凹陷程度相同,此实验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36、某列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铁路上匀速行驶,有一位骑摩托车的刑警为执行任务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追赶列车。如果列车行进中刑警骑摩托车从列车车尾追到车头,需用50s,又知列车行进中他从车头返回到车尾只需10 s。求:
(1)摩托车的速度;
(2)列车的车长。
37、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受到回声,此处海底深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38、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2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地方鸣笛,经过0.6s后司机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汽车前进的距离。
(2)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
(3)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
39、如图所示,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0、一可饶点O转动的杠杆,其中B点处挂有一物体在杠杆端点A处施加一力使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请在图中画出能使杠杆平衡时的最小动力F1。
41、如图所示,是射入凸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他们的折射光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