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这是唐诗《咏蟹》中的诗句,后一句生动的 点出了节肢动物—螃蟹的体表具有( )
A.鳞片
B.贝壳
C.外套膜
D.外骨骼
2、构建模型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小秦用木棒、橡皮筋、气球、螺母等制作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如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3、“糖丸爷爷”顾方舟于2019年1月2日离开了我们。在我国,他发明的糖丸疫苗大大减少了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发生。脊髓灰质炎是由嗜神经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下列关于嗜神经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在细胞核
B.属于细菌病毒
C.增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D.可以独立生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链球菌会使人患多种疾病
B.细菌与某些动物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
C.人类的某些癣病是由某些细菌引起的
D.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下列各项,能表明狼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有首领
B.能防御敌害
C.能交流信息
D.有生殖能力
6、如图两个○分别代表蜘蛛和蜜蜂,阴影部分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阴影部分表示的是( )
A.附肢分节
B.有两对翅
C.有三对足
D.属于昆虫
7、在发霉的橘子皮上,肉眼能看见的一个个的小霉点是( )
A.孢子印
B.孢子
C.芽孢
D.菌落
8、长江流域中生活着具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下列哪项不属于其主要特征( )
A.身体呈流线型
B.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动力游泳
C.体表覆盖鳞片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9、图中能正确反映染色体、DNA和细胞核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10、“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结构与功能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有利于寄生生活
B.鲫鱼鳃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C.扬子鳄的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蝗虫体表的外骨骼,仅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11、由下图可知,蛙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
A.15℃
B.20℃
C.25℃
D.30℃
12、大熊猫、娃娃鱼、西藏温泉蛇、朱鹮都属于我国重点保护动物。其中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的是( )
A.大熊猫
B.娃娃鱼
C.西藏温泉蛇
D.朱鹮
1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e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
B.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
C.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a→b→e→c→d
D.图中c与e是捕食关系
14、海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身体呈辐射对称,消化后的残渣由口排出,据此判断海蜇所属的类群是(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15、百草枯是一种农药,可防除各种一年生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有强烈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多样性有很大的破坏,我国自2014年7月1日起,撤销百草枯水剂登记和生产许可。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B.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
C.生物多样性包括个体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百草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最终会危害到动物和人类
16、暑期小明跟随父母来到向往已久的大海边,迫不及待下海玩水,结果发生了被海蜇蛰伤的事故。这是因为海蜇具有一种特殊细胞是( )
A.消化腔细胞
B.两胚层细胞
C.肌细胞
D.刺细胞
17、如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关节头,③是关节窝
B.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
C.关节囊越肥厚,关节稳定性越差
D.关节、骨和肌肉组成运动系统
18、蝙蝠是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和家鸽的共同特征是( )
A.都用气囊呼吸
B.都用喙啄取食物
C.都属于恒温动物
D.都有门齿和犬齿
19、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相比,鸟类独有的特征是( )
A.体温恒定
B.体内有脊柱
C.陆地产卵
D.用肺呼吸
20、爬行动物在进化中出现了颈部,其重要意义在于
A.四肢的运动灵活,有利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B.躯干活动方便,有利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C.头部能够灵活转动,有利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D.感觉器官发达,有利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21、请写出下列结构图中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2、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2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24、下列是有关生物生殖发育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蟋蟀的发育过程如图_____,属于____ 变态发育。
(2)丙图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 ______(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 ______ (填写图中代号)能够发育成水蜜桃的“果肉”。
(4)莲农常采用种藕繁殖湘莲,这种生殖方式与丁图的不同,属于 。
25、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的_____内完成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完成的。
2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请你分析回答:
(1)晴天的上午,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移至阳光下,不久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珠,它是叶片进行 作用散失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2)继续让装置接受阳光照射2~3小时后,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 。
(3)若要用此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则需要 (填具体做法),实验中试管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7、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______。
28、尝试对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青蛙、麻雀、 蛇、 鲤鱼、 蝴蝶、 河蚌 、蚯蚓 、黑猩猩。
(1)根据有无脊椎骨,这八种动物分_________ 动物和__________动物。
(2)蝴蝶、河蚌、蚯蚓、黑猩猩分别属于哪一分类等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上述动物按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血吸虫体长仅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上,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结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着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包蚴再发育成尾蚴,这些属于幼虫阶段。但是随着幼虫的发育,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几万至十几万条尾蚴! 尾蚴从钉螺体内出来,密集在水面。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脏的血管,发育为成虫。请回答:
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__________。血吸虫在动物分类上属于___________动物,在营养方式上属于_________,寄主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0、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毒结构简单,由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组成,没有细胞结构,营_____生活。
31、请把左边描述的特征与右边相关的动物用直线连接起来
32、细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不同的颜色。 ( )
33、请据图回答: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同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______作用被分解释放出来。
(2)从图中可以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__________的状态。但近年来,野味被搬上了餐桌,人们开始大量捕杀野兔,短时间内,会导致牧草的数量______(填“增多”或“减少”)。由此可以得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
(3)图中[4]__________________可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______________、水和无机盐。
(4)除了上述的作用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还有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和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识图作答】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和发育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图1为植物嫁接示意图,图2、图3、图4分别为家蚕、蝗虫、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嫁接过程,其中①是______,②是______,确保嫁接成活的关键是使①和②的______紧密结合。
(2)图2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发育。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在家蚕发育的_______时期满足食物供应。
(3)图3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①]______→[②]______→[③]成虫。这种发育称为_______发育。
(4)在图4所示的青蛙生殖发育过程中,②是_______,用_______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而成蛙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_____,可以水陆两栖生活。青蛙的卵和精子在水中相遇并完成受精,像这样受精过程发生在体外的方式,叫作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