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许昌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土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与“积极响应”互换位置)

    B.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方式”改为“意识”)

    C.在2019年苏迪曼杯锦标赛上,中国队和日本队进行了争夺冠亚军的决赛,最终中国队成功捧杯。(去掉“争夺冠亚军的”)

    D.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将“提高”改为“提升”)

  • 2、下面对杜甫《春望》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格式齐整,韵律和谐。

    B.开篇两句即使写的是春景,也没有让人读到欢欣之情,句意深沉而悲凉。

    C.诗中花、鸟亦有人的情感,会为时事慨叹落泪,为分别难过惊心。

    D.白发短了不胜簪了,是诗人感慨自己年岁已高,青春不再。

  •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静(mì)     (qiè)     不齐(cī)        为人知(xiǎn)

    B.热(chì)   育(yùn)     振聋发(kuì)       惟妙惟(xiāo)

    C.摇(yì)     (táo)     滋暗长(qiǎn)     神采奕(yì)

    D.形(qí)     (qí)       不绝(yì)        坦荡如(dǐ)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更觉白俊可爱。

    B. 罗丞校长为我校师生推荐的《平凡的世界》一书以场面的恢宏和情节的抑扬顿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 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多年来殚精竭虑,努力创作,最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D.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全国掀起了观看热潮,剧中的山水庄园是个藏污纳垢的黑窝。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完成问 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_____、颂三个部分,本首诗主要运用了 _____的表现手法。

    (2)下面对两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诗人以水鸟和鸣声点出恋爱的主题,“求”字是全篇的中心。

    B.本诗写采摘荇菜的情景,既比喻淑女难求,又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君子与淑女结婚时的欢乐场面。

    D.第二章“悠哉悠哉”,形容君子对女子思念不断,情思深种。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诗词填空

    (1)《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田园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诗》中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思相似,激励人们突破传统思想,大胆创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 ?满眼风光北固楼。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十月革命”爆发后,红色政权遭到了外国势力和本国反动派的联合围攻。乌克兰的政治形势也空前的激烈动荡。在这一时期,保尔通过_________认识了朱赫来。朱赫来是个___________,红军撤退时将他留在了镇上。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     )、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     )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     )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选文中括号内有四处空出来的词语,依次填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草长莺飞       传语       暗示        草木荣枯

    B.草长莺飞       暗示       传语        草木荣枯

    C.草木荣枯       传语       暗示        草长莺飞

    D.草木荣枯       暗示       传语        草长莺飞

    【2】从前两段看,对选文说明对象的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四季的变化

    B.物候现象

    C.物候规律

    D.气候变化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研究从草木萌发到北雁南归等一年四季自然现象变化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C.选文第一段表达方式是说明,寓描写于说明之中,为下文做了充分的铺垫。

    D.选文前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出自《大自然的语言》,属事理说明文。选文采用了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B.①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典雅生动,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景观写活了。

    C.②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D.③段加点词语“许多”一词说数量,有范围,措辞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彩虹的背后是风雨,迷雾的背后也能是风景;严肃的背后或许是温情,矛盾的背后也可能藏有秘密。

    请以“ 的背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充完整题目,文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不得套作、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