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虫。人感染后会出现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症状,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下列关于蛔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C.蛔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D.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2、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与其寄生生活无关的是( )
A.生殖器官发达
B.体表有角质层
C.身体呈圆柱形
D.消化管结构简单
3、食品安全是关乎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采取适当的保存方法,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时间,既能减少浪费,又能保障安全。下列关于食品保存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将白萝卜风干或者腌制保存
B.适量使用防腐剂延长食品保存期
C.将大米放在温暖潮湿处保存
D.将酸奶等乳制品放在冰箱内冷藏
4、下图为西安某风景区内某一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图所示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为植物→虫→鸟→细菌
C.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从图中可知,各生物间的能量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5、下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B | 无脊椎动物 | 环节动物 | 蚯蚓 |
C | 运动系统 | 关节 | 骨骼肌 |
D | 动物的行为 | 学习行为 | 先天性行为 |
A.A
B.B
C.C
D.D
6、大雁在飞行时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 )
A.肺
B.气囊
C.气管
D.肺和气囊
7、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能适应和改变环境
C.对植物生活的影响都是有益的
D.能协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8、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叙述与此观念相符合的是( )
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食、防御
B.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快,是因为刚毛为运动提供了动力
C.鳄鱼的卵储存的营养不足,需要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维持发育
D.鸟类的直肠长,可以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提供能量利于飞行
9、下列关于家蚕发育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幼虫→成虫
B.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C.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D.受精卵→蛹→成虫
10、下列实验中,材料用具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
| 实验名称 | 材料用具 | 使用目的 |
A | 观察种子的结构 | 显微镜 | 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
B |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 碘液 | 验证淀粉存在 |
C |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 | 氢氧化钠溶液 | 吸收二氧化碳 |
D | 探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澄清石灰水 | 检验二氧化碳存在 |
A.A
B.B
C.C
D.D
11、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原始大气的成分中不存在( )
A.甲烷
B.氢气
C.氧气
D.氨气
12、2020年北京市属各公园植物垃圾回收利用率同比提高约20%。工作人员将收集起来的枯枝落叶送到堆肥厂,经研磨成粉后添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肥料,下一年回归林地。上述过程中添加的细菌和真菌( )
A.都能使动植物患病
B.都能与动植物共生
C.必须生活在有氧环境中
D.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3、如图是小鼠走迷宫的实验数据。在迷宫中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右转也可左转。将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每天进行相同次数的实验。A组小鼠走完迷宫会得到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走完迷宫不会获得食物奖励。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小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
②实验说明A组小鼠学习能力强,B组小鼠学习能力弱;
③小鼠走迷宫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④A组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形成后还会改变。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关于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
B.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C.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一条染色体上排列着多个基因,成对的基因存在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15、图的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 )
A.卵生
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
D.都有脊柱
16、鹦鹉螺被称为海洋中的“活化石”,与蜗牛属于同一类群,该生物不具有的特征是( )
A.体表有壳
B.用足运动
C.有外套膜
D.用气门呼吸
17、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知道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多少血不会影响健康?
A.200~400毫升
B.600~800毫升
C.1升左右
D.1.5升
18、真菌与细菌比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细胞含有叶绿体
C.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能进行孢子生殖
19、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有卵壳⑤皮肤裸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20、《中国诗词大会》自2016年播出以来,让诗词之美走进了千家万户,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很多都与生物学有关。下列诗词中的动物与其运动方式对应不当的是( )
A.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飞行、游泳
B.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行走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游泳、跳跃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游泳、飞行
21、生物的变异分为_____变异和_____变异。
22、某初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菜豆种子做了以下实验,以探究菜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一)实验过程:
(1)取3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适量的餐巾纸,并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
(2)取30粒菜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在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将3个杯子的杯口密封好。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尽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做处理。如下图所示。
(4)将3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一段时间。
(二)实验结果:
A.B杯内的菜豆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的菜豆种子没有萌发。
(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A和B这组对照实验,同学们最初所提出的问题是:“ ”。
(2)对A和C这组对照实验,同学们最初所作出的假设是:“ ”。
(3)对A和B这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对A和C这组对照实验,其实验组是 。
(4)根据A和C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3、各种植物根尖的结构基本相同,从根的尖端向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部分。其中具有较强的吸收功能的是___________。[
24、联合国把每年的 月 日设为“世界无烟日”。
25、右图是膝关节纵剖面图,填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
26、下图是染色体的组成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染色体,其基本组成部分是[ ]_________和[ ]_________;其中[ ]__________由两条螺旋盘绕的长链组成,上面排列着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__________。
(2)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比如正常人的体细胞内有__________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中有________染色体;形成的受精卵又有_______染色体。
27、社会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部具有一定的__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群体中形成________.
28、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这种行为是通过________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叫________行为。
29、在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在于细胞核中,它是由 和蛋白质组成的。
30、动物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__________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31、
32、隐性性状指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______)
33、如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和②都由两部分构成,两端是白色的_____,中间是红色的_____。
(2)图A表示_____动作,图B表示_______动作。①表示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状态;②表示_______,在图B中处于_____状态。
(3)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①和②均处于_____状态。
(4)屈伸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到支点作用的是______。
A.关节 B.骨 C.骨骼肌 D.骨骼
34、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当手碰到滚烫的热水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_____(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___功能。
(2)手碰到热水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___________。
(3)若某患者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会出现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