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新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先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 2、下列有关名著或作品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质兼美描述性很强的作品。它写了作者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和“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未来。他的《西行漫记》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

    B.《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写的一篇散文,其描绘了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山水画。

    C.《与朱元思书》由南朝吴均所著,该文抒发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D.《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诗中“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 3、下列关于名著《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在信中不仅与儿子讨论音乐,还讨论文学、戏剧、美术等。

    B.傅雷对傅聪的教育虽严,但不死板,衷心的夸奖之中掺着合理的批评。

    C.傅雷常常“逼”儿子多写信,是为了慰藉自己和妻子对远在国外儿子的思念。

    D.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 4、选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 诗涛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

    C. 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计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澍的哲理。

    D. 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颔联意为“潮水涨满,两岸江水齐平,江面开阔,行船把帆高悬”。

    B.甲诗颈联“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是表示时序的交替。

    C.乙诗描写了早春的明媚风光,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D.乙诗尾联“最爱”一词直抒胸臆,作者对初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2】乙诗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请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赤壁》中发表议论,假设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    

    (4)   ,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表现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的句子是   。(《五柳先生传》)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中的______

    (2)“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这一段文字出自______(姓名)的______(名著题目)。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节选部分,完成小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ニ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于人民解放军英勇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ー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画横线部分被称为_____,它交代了____、发电地点和时间三个要点。

    2第⑤句中“至发电时止”换成“现在”好不好?为什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学校文学社决定举办“最美的中国,最美的画”征文活动,献礼党的二十大。现向同学们征稿,写作提示如下:

    万事万物皆可入画,亲人师友的关怀,是一幅饱含深情的画;努力拼搏的身影,是一幅催人奋进的画;敢于担当的英雄,是一幅永载史册的……你也可以画一幅最美的画,画风景,画人物,画盛世中华……

    请以“最美的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