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具有荚膜
B.细菌和真菌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都是单细胞生物
C.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杂菌繁殖
D.冷藏保鲜水果的原理是利用低温杀死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2、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不合理用眼容易引起近视,下列对近视眼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瞳孔变小且不能恢复
B.瞳孔变大且不能恢复
C.晶状体曲度过小且不能恢复
D.眼球前后径过长
3、下图是部分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⑥为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
B.图中②为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C.图中④为荚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常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D.图中⑧为孢子——青霉通过产生大量小而轻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4、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青蛙冬眠
C.警犬搜救
D.季节节律
5、一对夫妇连续生了2个男孩,他们下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是( )
A.25%
B.50%
C.0
D.100%
6、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 )
①长有雌蕊和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⑤
7、如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③是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B.染色体主要由①和②组成
C.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①的片段叫做基因
D.1条染色体上通常有1个DNA分子
8、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示意图,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②中的一个精子和④结合的过程
B.①和③结合的过程
C.①和④结合的过程
D.②中的两个精子分别与③④结合的过程
9、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能终生在陆地上生活,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出现颈部
B.用肺呼吸
C.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D.生殖和发育脱离水的限制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人得血吸虫病,关于血吸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营自由生活
B.生殖器官发达
C.身体呈两侧对称
D.有口无肛门
11、下列有关“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就是接种
B.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细菌和真菌的生长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取有机物
12、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传给儿子,又从儿子传给孙子,那么你可以推测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可能存在( )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上
C.性色体上
D.Y染色体上
13、下列疾病与引发病因不对应的是( )
A.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多
C.大脖子病—缺碘
D.巨人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14、下列关于娃娃鱼和鳄鱼的相关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生殖方式都是体外受精、卵生,但卵的特点不同
B.二者的体表裸露且都能分泌黏液,与水陆两栖生活相适应
C.二者的幼体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同娃娃鱼相比,鳄鱼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15、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水母
B.水螅
C.丝虫
D.沙蚕
16、嫁接柿子的方法如图所示,接穗上结出的果实( )
A.柿子
B.黑枣
C.既像黑枣又像柿子
D.一半黑枣,一半柿子
17、周周同学根据课上所学的遗传学相关内容,整理了以下概念图,图中序号处填写的结构正确的是( )
A.①是基因,②是DNA
B.②是蛋白质,⑤是DNA
C.③是蛋白质,④是细胞核
D.④是基因,⑤是性染色体
18、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利用了微生物发酵的是( )
①压榨的菜籽油;②精美的葡萄酒;③无添加剂的酱油;④香味浓郁的五香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处理不当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某水域被锦污染后,该生态系统中4种动、植物体内也存在着不同浓度的铺,其含量如下表所示。据表推测,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检测生物 | A | B | C | D |
铜浓度(mg/kg) | 0.02 | 12.87 | 1.52 | 0.61 |
A.A→D→C→B
B.B→C→D→A
C.太阳→A→D→C→B
D.太阳→A→D→C→B
20、“洛阳牡丹甲天下”,我们培育出了“粉二乔”、“绣球”等各色品种,牡丹有各色新品种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温度改变的结果
D.温度差异的结果
21、将装有涡虫的试管的一端M用铅箔套遮住,另一端N在光下照射.结果发现,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M端.用强光照射涡虫,它的反应是舒展身体;用电棒刺激涡虫,它的反应是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但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棒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第101次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光的反应也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而偶尔不小心碰到电棒的小老鼠,一见到电棒就远远地躲开了.请你根据此实验回答:
(1)涡虫是属于_____动物,该试验中的涡虫大部分时间停留在了M端,说明涡虫喜欢的生活环境是______.
(2)第一次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舒展身体,涡虫对强光的这种反应是一种____________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是由________决定的;而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一种_____________行为.如果又只用强光照射涡虫,一段时间后,涡虫的反应又表现为舒展身体,这说明这种行为______(“是”或“不是”)终生存在的.
(3)涡虫从接受“光照--电击”的刺激到形成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的反应,需要100次,小老鼠一次就有强烈的反应,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23、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由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这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成的几个大字,招来了许多蚂蚁,项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
(1)蚂蚁能够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蚂蚁喜吃 。
(2)蚂蚁之间靠 传递信息。
(3)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蚂蚁是具有明显的 行为特征的动物。
24、将下列动物名称前的序号填入下图所示相应的括号中。
① 鲸② 蟾蜍③ 鳄鱼④ 沙蚕⑤ 鲨鱼 ⑥ 河蟹⑦ 家猪⑧ 喜雀⑨ 蝗虫⑩ 蛇
25、_____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6、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 )
A. 原始陆地 B. 原始大气 C. 原始海洋 D. 土壤
27、请你根据做过的“观察酵母菌”实验时,回答下列问题:
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内部形态结构时,需要对临时装片上的实验材料进行染色,实验用的染色剂是_____,酵母菌细胞中被染上颜色的结构和物质分别是_____和_____。
28、为什么现代的类人猿不会再变成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以下是某绿色开花植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与银杏相比,该植物所特有的生殖现象是 。
(2)图甲中的气孔是由图乙中的[ ] 围成。图丙表示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区由于受降水量影响而导致叶片上气孔数量的差异,则 地区的降水量最大。
(3)对比发现,学校实验田中该植物的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产量低。为寻找原因,同学们将肥力均匀的实验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后进行种植实验。结果如下: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施肥情况 | 含磷无机盐 | 含氮无机盐 | 含钾无机盐 | 不施肥 |
植物的收获量(千克) | 68.11 | 48.83 | 47.72 | 45.22 |
设计种植实验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 ,
你判断该实验的实验结论应为 。
30、将左侧生物与右侧相关内容正确搭配,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在括号中:
31、将下列生物与其特征连起来。
32、一定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保持恒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恒定,这就是生态平衡。( )
33、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④代表______,碳元素从丙进入甲中的主要形式是______,增强______(数字)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乙图示的各种生物中,甲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______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鼠与食草虫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写出图乙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在图乙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
(3)草原上草的长势,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影响其波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和______。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鼠的数量会增加但又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34、请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是_______处于_______状态,②处于_______状态。
(2)当手臂自然下垂时,①处于_______状态,②处于________状态。
(3)人体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_______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引_______绕着_______活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