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屹立 雾霭 悄然 人情事故
B.震撼 惟幕 亢奋 销声匿迹
C.斡旋 迁徒 漂移 海枯石烂
D.燎原 撺掇 枯燥 轻歌曼舞
2、下面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 他的语文基础很差,作业里的错别字经常是络绎不绝的。
C. 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增长,原本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3、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叱(chì)骂 蛊(ɡǔ)惑 窒(zhì)息 匿(nì)迹
B. 狼藉 (jí) 讪(xiān)笑 作揖(jí) 卑劣(liè)
C. 鄙(bǐ)视 磐(bān)石 蜕(tuì)变 褴褛(lǔ)
D. 忸怩( ní) 隘(yì)口 厮(shī)守 忐忑(tè)
4、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辱没(mò) 呓语(yì) 锐不可当(dǎng)
B. 泄气(xiè) 悄然(qiāo) 惨绝人寰(huán)
C. 杀戮(1ù) 翘首(qiào) 屏息敛声(bǐng)
D. 遁形(dùn) 镌刻(juān) 眼花缭乱(1iáo)
5、江陵①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②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歌时。
[注释]①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重复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做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
6、古诗文名句默写。
意象是鉴赏诗文最基本、最重要的审美元素。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
(1)松柏——高洁、坚贞的象征。如刘桢《赠从弟》中“_______?_______”,在一问一答间表明坚贞志向。
(2)蓬草——暗示远行,流露孤独之情。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
(3)桃花——出自陶渊明“桃源”的意象,象征理想、美好生活。如张旭《桃花溪》中“_______、_______”
(4)夕阳——苍凉沉郁,寄托郁愤之情。如朱敦儒《相见欢》中“_______”。
(5)山水——自然生活,净化心灵,寄寓情怀。如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山水,表达“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之心。
7、名著阅读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在这之前,作者见到了______。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有删改)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赏析词句。
(1)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2)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的表达效果。
【3】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子“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4】选文采用哪种记叙的顺序?有什么表达效果?
【5】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9、给材料作文
郊游前,天阴沉沉的,本来诺顿和同学们都想带伞,可觉得带伞太麻烦,看样子也有可能不下雨,就都没带。结果他们刚到郊外就下起了大雨,都被浇成了落汤鸡。大家都说,如果有后悔药就好了,就把伞带上了。回家后,诺顿对父亲说:“我将来要研制后悔药,让许多人不再后悔。”父亲听后笑了,对他说,后悔药不是吃的药,而是行动,行动才能弥补遗憾。
这则材料从诺顿的角度看,做事要未雨绸缪,这样有助于避免不幸和灾难;从父亲的角度看,行动才能弥补遗憾;从事情发展过程的角度看,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自选角度,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