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亲鸟给雏鸟喂食
C.豚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
D.菜青虫取食白菜叶片
2、下列属于营养繁殖方式的是( )
A.播撒玉米种子种地
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
3、“幽兰迎雪至,玉兔踏春来”首届兰花展由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联袂举办。众多兰花中,皇后兜兰尤其吸引眼球,它们有两片长达1米的坠落至地面的花瓣,利于传粉后的昆虫顺利着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皇后兜兰花瓣变长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皇后兜兰花瓣长度的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C.授粉昆虫的出现导致皇后兜兰的花瓣越变越长
D.具有长花瓣和短花瓣的个体繁殖后代的机会相同
4、发酵是世界上制作和保存食物最古老、最原始的方法之一。以下调味品利用到发酵技术的是( )
A.酱油
B.辣椒油
C.花生油
D.芝麻油
5、小型鸟类白头翁喜欢吞吃小樱桃,然后将未消化的完整种子排到距离原植物很远的地方,这体现了白头翁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6、关于生物技术应用实例说法错误的是( )
A.制酱利用了醋酸菌
B.培育出小羊“多莉”是克隆技术
C.制作泡菜利用了乳酸菌发酵技术
D.利用大肠杆菌合成胰岛素是转基因技术
7、人工种植的油松林很容易遭到松毛虫的破坏,松毛虫爆发时会食尽树叶,油松林中的灰喜鹊是松毛虫的天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工油松林中存在的食物链为:灰喜鹊→松毛虫→油松
B.人工油松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物最终来自油松等生产者
C.人工油松林中悬挂人工巢箱招引灰喜鹊防治松毛虫,属于生物防治
D.人工油松林易遭到松毛虫破坏,是因为其成分单一自我调节能力弱
8、外出的狗不时撒尿,是为了( )
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做“记号”
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
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
9、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比较,可知这些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如图为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
A.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B.马在地球上出现早于果蝇
C.动物的进化趋势是从胎生到卵生
D.酵母菌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最多
10、奔跑淮安,幸福平安!2023年4月9日,1.5万人参与的2023“淮马”在淮安市政务服务中心鸣枪开跑!初一年级的小明与爸爸报名参加了健康跑项目,体会奔跑乐趣的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品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令枪响时,小明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小明听觉形成的过程,先后顺序是( )
①听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鼓膜 ⑤耳蜗 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⑦耳郭
A.⑦→③→④→②→⑤→①→⑥
B.⑦→③→⑥→①→②→⑤→④
C.⑦→⑥→③→②→⑤→①→④
D.⑦→②→④→①→③→⑥→⑤
【2】看到前方100米就是赛事终点,小明开始小宇宙爆发,进行最后的冲刺。小明眼球内呈白色,具有保护作用,俗称“白眼球”的结构是( )
A.角膜
B.结膜
C.巩膜
D.虹膜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鼻咽部病菌进入中耳的通道是( )
A.咽鼓管
B.半规管
C.耳蜗
D.前庭
【4】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了保护鼓膜,我们不应该采取的措施( )
A.远离噪音源
B.迅速张口
C.闭嘴堵耳
D.张口堵耳
【5】保护好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耳卫生保健的是( )
A.生病时慎用耳毒性药物
B.不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C.耳朵内经常塞着耳机,并调到最大音量听音乐
D.不要让污水进入耳道
11、下图中正确表示骨骼肌附着的是( )
A.
B.
C.
D.
12、下列食品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是( )
A.馒头
B.泡菜
C.酸奶
D.豆浆
13、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D.找到配偶
14、某实验小组利用A、B、C.三种动物进行“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动物 | A | B | C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29 | 63 | 7 |
A.三种新物中B的学习能力最强
B.实验前应将三种动物进行饥饿处理
C.若三种动物是老鼠、蚂蚁和蚯蚓,那么C最有可能的是老鼠
D.三种动物在迷宫中经过多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属于学习行为
15、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我国北方的人们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菜农采取的下列哪项措施不能用来克服非生物因素对冬季栽培蔬菜的不利影响?( )
A.大棚内放养蜜蜂,用来帮助蔬菜传粉
B.选择透光好的塑料大棚、利用灯光等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C.建大棚、覆盖地膜、大棚内加热等,提升环境温度
D.适时适量浇水和施肥,满足蔬菜生长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需求
16、如图所示为不同地层中的化石埋藏情况,对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的生物化石的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这些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乙→甲→丙
C.乙层生物中既有低等的,也有高等的
D.甲层生物的数量一定比丙层生物的数量多
17、很多软体动物作为人类的食物而进入各家的餐桌。下列食材中均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河蚌、黄鳝、大闸蟹
B.田螺、青蛙、扇贝
C.鲍鱼、鱿鱼、田螺
D.基围虾、章鱼、鱿鱼
18、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A.海马
B.章鱼
C.鲸
D.甲鱼
19、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B.实验前要把蚂蚁饿饲一段时间
C.小木条的材质、粗细和长短可以不同
D.实验中可以将连接AB的小木头与连接BC的小木头进行交换
20、下图中1—4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
A.1脊椎动物、2爬行动物、3哺乳动物、4蝾螈
B.1种子植物、2裸子植物、3被子植物、4水杉
C.1孢子植物、2苔藓植物、3蕨类植物、4紫菜
D.1无脊椎动物、2扁形动物、3节肢动物、4蛔虫
21、在动物界,只有_______和________的体温不随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他们属于恒温动物。
22、根据不同形态,细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螺旋菌。
23、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可以利用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以及土壤中的无机盐等制造______,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______和______。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4、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脑和脊髓,它们都由_____和_____构成.在大脑皮质中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_____.
25、不同的种子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种子的结构中都有 和 。 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主要的部分。
26、青蛙的发育类型__________,其发育过程经过了受精卵→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蛙。
2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珍希生物进行________ 保护,将珍稀物种迁移到濒危物种繁育中心属于_________保护.
28、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是细菌病毒.也叫____。
29、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 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 ___、_疾病,这些疾病也常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___”。
30、证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_______,它是地层里古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31、将下列食物与其相应的保鲜方法连接起来,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A.咸鱼 a.罐藏法
B.袋装肉肠 b.巴斯德消毒法
C.肉类罐头 c.腌制法
D.袋装牛奶 d.真空包装法
E.冰箱中的食品 e.冷藏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一个完整的鸡蛋就是一个鸡的卵细胞。( )
33、甲和乙图分别是动物行为和哺乳动物牙齿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猎豹狩猎技巧需在其独立生活前跟随母豹学习,按行为获得途径看,甲图猎豹精湛的狩猎技巧的获得属于______行为。羚羊挣扎逃跑,从行为方式上划分属于______行为。
(2)猎豹的牙齿结构如图乙中______所示,②的作用是______。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动物的摄食能力,还增强了对食物的______能力。
34、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下图用数字标出了菜豆种子的主要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写出图中各结构名称:②______、⑤_______。
(2)种子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是[ ]______。
(3)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______。
(4)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将来发育成植物体的是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