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厦门城市生态系统
B.中国南海海洋生态系统
C.清源山森林生态系统
D.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
2、安徽小吃毛豆腐是豆腐上长“毛”后制作完成的,判断该“毛”属于( )
A.病毒
B.酵母菌
C.霉菌
D.细菌
3、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草、植食性昆虫、食虫鸟、鹰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若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这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则与乙对应的生物是( )
A.草
B.植食性昆虫
C.食虫鸟
D.鹰
4、在寻找教室里的纸蝴蝶活动中,最不容易被找到的蝴蝶具有的特点是( )
A.颜色都是黑色
B.小蝴蝶
C.颜色和周围环境不一致
D.颜色和周围环境一致
5、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 )
A.
B.
C.
D.
6、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先用显微镜的15×物镜观察,然后换上45×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后者( )
A.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少
B.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
C.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多
D.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多
7、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B.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雪过后,有些植物会被冻死
8、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小麦种子装袋前晒干
B.农田水淹后及时排涝
C.将水果放进冰箱保存
D.向储存蔬菜的仓库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9、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往往要用树枝、竹竿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A.促进植物体的呼吸作用
B.利于浇水、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动
C.使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D.防止植物果实受到地面小动物的损害
10、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中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木本植物的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11、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A.④②①③⑤⑥
B.②④③①⑥⑤
C.⑥①④③②⑤
D.⑥⑤④③②①
12、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中,我们只选取一个环境变量,其目的是( )
A.变量少,便于讨论
B.变量少,实验就可以简化
C.形成对照,便于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D.因为实验条件不够
13、下面是某同学对神经系统的知识进行的总结,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脑干没有受到损伤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14、下图中的甲、乙、丙是某同学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的操作步骤,图丁是观察到的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只能通过部位①调节亮度
B.要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应选择图乙中的③
C.图丙显示的操作是滴加清水
D.图丁中的结构④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15、很多人不仅喜爱莲花的姿态优美,更推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性。关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染”是莲藕细胞和淤泥不进行物质交换
B.“出淤泥”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C.“不染”是细胞膜将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
D.“出淤泥”和“不染”都是受细胞核控制的
16、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与其目的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一致的是( )
选项 | 农业生产活动 | 目的 |
A | 早春播种后覆盖地膜 | 主要是为了保持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
B | 移栽瓜秧时根部带土 | 主要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
C | 给花卉合理施用化肥 | 主要是为了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有机物 |
D | 白天为温室大棚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主要是为了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 |
A.A
B.B
C.C
D.D
17、橘子是我们经常食用的水果,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橘子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
B.橘子中的“筋络”属于输导组织
C.橘子属于组织这一结构层次
D.橘子中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18、一枚小小的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木鱼.这都与细胞分裂密不可分。如图是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乙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B.两种细胞的分裂都是细胞质先分裂,细胞核后分裂
C.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D.动植物细胞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是不同的
19、如图是蒋敏同学设计的探究鼠妇分布的影响因素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分组 | 条件 | 装置示意图 |
甲 | 低温、湿土、阴暗 |
|
乙 | 室温、干土、阴暗 | |
丙 | 室温、湿土、明亮 | |
丁 | 室温、湿土、阴暗 |
A.该实验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湿度和光照
B.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D.若甲处的鼠妇数量总是比丙处多,说明鼠妇喜低温
20、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生物圈中的绝大多数生物提供氧气
B.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直接提供食物
C.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D.绿色植物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1、小红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三种方式处理:1.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2.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3.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然后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分别低价碘液。请回答:
1)以唾液为变量时, 和 是一组对照试验。
2)把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的目的是 .
3)滴加碘液后,没变蓝色的是 号试管,没变蓝色的原因是 .
22、植物散失水分以及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 构成。
23、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______ ,这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24、细胞分裂时,细胞核里的_____先通过复制,数目加倍,然后再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这种方式保持了分裂前后细胞里的_____稳定。
25、人出汗,呼气和排尿,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跑,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小麦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除了_____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
26、除________外,绝大多数生物是由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具有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多样性;生物也有共性:________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还表现出生长、繁殖、应激性等生命活动特征.
27、在__________内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28、含有DNA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
29、人体排出废物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
A. 排便 B. 呼吸 C. 排汗 D. 排尿
3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其通过反射弧完成,反射弧的结构模式: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传出神经 __________。
31、相关连线
32、“好雨知时节,当初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描写的生态因素是温度。( )
33、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1]___________是呼吸道的起点
(2)痰液形成的部位是[6]___________。
(3)图中⑤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共同经过的通道。
(4)[7]____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完成___________的场所。
34、如图是酵母菌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各部分名称②_______③_______⑤______
(2)酵母菌没有___,所以它只能依靠现有的营养物质生活。
(3)酵母菌具有和动物细胞不同的结构是______和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