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夏,多地因持续降雨发生洪涝灾害,导致农作物死亡。主要原因是洪涝( )
A.抑制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B.抑制了农作物根的呼吸作用
C.破坏了农作物的蒸腾作用
D.造成了农作物缺乏营养物质
2、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说明影响生物生长主要对应的非生物因素是( )
A.空气
B.温度
C.光照
D.水分
3、植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列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B.与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C.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4、“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下列哪种组合表示肺处于吸气状态(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5、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草履虫
B.衣藻
C.金鱼藻
D.变形虫
6、种子中哪一结构是新植物的幼体( )
A.种皮
B.胚乳
C.胚
D.子叶
7、体检或生病就医时,常常要抽血化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脉血流速度快,选择动脉抽血更容易
B.静脉管壁薄,选择静脉抽血利于针刺入
C.毛细血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也可以利于刺入针
D.因为血管里面都流动着血液,所以三种血管都可以进行抽血化验
8、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那么血液属于什么组织?(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9、某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要求选手说出“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根为假根的植物”的诗词。下列叙述中哪句诗词的选手说法是正确的?(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对酒溪晚霞,家人采蕨还
10、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学校的全体师生
B.校园的全部教学楼
C.校园中的花草树木
D.我们的校园
11、小晗观察到烤过的面包片不容易发霉这一现象,她猜测水分会影响霉菌的生活,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
12、橘子是大家最熟悉的水果之一,而苏州东山蜜橘更以皮红瓤黄、汁多味美、酸甜适宜而闻名于世。橘子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 )
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③机械组织④营养组织
A.①④③
B.①④②
C.③④①
D.④②③
13、下图A.B.C.D分别为显微镜下看到的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图像,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的细胞图像是( )
A.
B.
C.
D.
14、生物兴趣小组用鼠妇进行探究实验的方案如下表所示,这是为了探究( )
鼠妇放在纸盒的位置 | 鼠妇数量(只)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左半侧 | 20 | 阴暗 | 28 | 干燥 |
右半侧 | 20 | 阴暗 | 28 | 湿润 |
A.鼠妇数量对其分布的影响
B.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C.温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D.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1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B.包括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能够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D.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6、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其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7、叶片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
A.保卫细胞
B.表皮细胞
C.栅栏组织细胞
D.海绵组织细胞
18、在移栽较大的绿化植物过程中,常常会给树木进行“输液(打吊针)”。“输液”时针头应 插入树木的( )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19、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的主要是哪个部位(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20、小王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通过目镜没有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以下操作不起作用的是( )
A.转动反光镜
B.转动遮光器
C.转动转换器
D.移动玻片标本
21、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成分是_____,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生存的成分是____,把有机物归还无机环境的成分是_____。
22、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作____,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作_____。
23、免疫的主要功能有三点:①抵抗________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持人体健康。②及时清除体内________的、________的或损伤的细胞。③随时识别和________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这方面功能异常时有可能会发生肿瘤。
24、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有些人会做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比如下面几种行为:
(1)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2)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3)稻、麦收割后,秸秆就地焚烧
(4)因为麻雀吃粮食,所以要消灭麻雀这些行为会造成哪些后果呢?请简单说明,并针对每一种行为提出自己的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从一个细胞到“小帅哥”,让我们看到生命发生的奇妙变化。
(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_________的细胞,这个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在_______结合形成的。
(2)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肚子的______里。
(3)出生后我吃着妈妈的乳汁成长,母乳中富含______是生长发育和细胞更新的主要物质。
(4)青春期的我开始长胡子,这和性器官中的_______分泌的雄性激素密切相关。
26、患感冒时可能会引发中耳炎。病菌进入中耳的通道是_____________。
27、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____先一分为二,随后____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______。
28、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生态系统。
29、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
30、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统称为生物多样性。
31、友情联盟:请将下列疾病与病因进行连接起来,并将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
3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______)
33、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毫升唾液 | A | 2毫升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
34、观察下图,回答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问题:
(1)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选用一个较大光圈并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_____的视野为止。
(2)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先将盖玻片的一侧_____,然后慢慢盖上。
(3)图中A~D为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要使图A变成图B,载玻片应向_____方移动,要使视野从C(模糊物像)变为D(清晰物像),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填序号)。
(4)上述操作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物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40×物镜后,污物仍不动;由此可推断污物在_____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