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中的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小鱼→大鱼,如果该池塘被农药DDT污染后,此食物链中生物体内积累的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
A.大鱼、藻类
B.小鱼、水蚤
C.水蚤、小鱼
D.小鱼、藻类
2、下列食品中,食用部位属于植物茎的是( )
A.苹果
B.藕
C.白菜
D.葡萄
3、与熊猫体细胞相比,桂花树叶肉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叶绿体
B.液泡
C.线粒体
D.细胞壁
4、下列各种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树上飘落的枯叶
B.空中飞翔的小鸟
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边跑边叫的机器狗
5、用下列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组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大的一组是( )
A.20×、40×
B.10×、40×
C.15×、10×
D.5×、10×
6、我们⽣活中做面包用的面粉和炒菜用的花生油,分别来自种子的哪一结构( )
A.小⻨种子的子叶,花生种子的子叶
B.小⻨种子的子叶,花生种子的胚乳
C.小⻨种子的胚乳,花生种子的子叶
D.小⻨种子的胚乳,花生种子的胚乳
7、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8、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
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
9、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A.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系统→器官→组织→人体
D.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10、能成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的是( )
A.蕨类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苔藓植物
11、在图示实验装置中,为“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应选择
A.甲与乙对照
B.甲与丙对照
C.乙与丙对照
D.丙与甲对照
12、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 )
A.和原来细胞一样
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
C.比原来细胞少一倍
D.差不多
1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太亮,正确的操作是( )
A.用小光圈、凹面镜
B.用大光圈、凹面镜
C.用大光圈、平面镜
D.用小光圈、平面镜
14、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下列生态作用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 )
A.涵养水源
B.防风固沙
C.净化空气
D.蓄洪抗旱
15、如图,制作临时装片时,以下染色步骤操作正确的是( )
A.染液滴在①处,吸水纸从③处吸引
B.染液滴在②处,吸水纸从③处吸引
C.染液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
D.染液滴在③处,将装片左右轻晃动
16、下列关于消化与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B.小肠中含多种消化酶是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特征
C.胆囊分泌的胆汁是可以乳化脂肪
D.蛋白质的初步消化是在胃中进行的
17、小明同学想观察七星瓢虫足部的结构特点,应该选用的最合适的观察方法是( )
A.肉眼直接观察
B.放大镜观察
C.低倍显微镜观察
D.高倍显微镜观察
18、某学生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组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细胞数最多( )
A.
B.
C.
D.
19、为了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合理可行的是( )
A.
B.
C.
D.
20、如图是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及比例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比例比氧气比例高
B.呼出的气体更容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吸入的气体中氧气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
D.吸入的气体中氧气比例比二氧化碳比例高
21、被子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最主要部位是它的____________区。
22、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3、我国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在直接或间接地破坏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
24、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临时________进行观察.
25、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生物进化论的生物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
26、血细胞
血细胞 | 血细胞结构特点 | 数量(个∕立方毫米) | 主要功能 |
红细胞 | _____ | _____ | _____ |
白细胞 | _____ | _____ | _____ |
血小板 | _____ | _____ | _____ |
27、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_,这个特点有利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28、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9、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蚯蚓能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使土壤疏松的同时,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种现象表明蚯蚓既能_______环境,也能_______环境。
31、将动物与其呼吸部位连接起来。
32、人体的代谢废物主要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______
33、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层“平衡膳食宝塔”,下表将宝塔中各层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分析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 食物分类 | 每日建议摄取量/g |
第五层 | 油脂类 | 小于25 |
第四层 | 豆、奶类 | 100~150 |
第三层 | 鱼、肉、蛋类 | 125~200 |
第二层 | 蔬菜、水果类 | 400~500 |
第一层 | 谷类 | 450~750 |
(1)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较多的蛋白质,应该多吃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食物,原因是__。
(2)平时膳食中食用最多的是第一层食物,它能为人体提供的最主要能源物质是__。该类物质最终在__中被消化成__,然后被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吸收。
(3)小华同学午餐食谱是米饭、鱼、猪肉、豆腐,从均衡膳食的角度看,还应该补充“平衡膳食宝塔”中第__层的食物。
(4)营养学家指出,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比为__。
A.3∶3∶4 B.3∶4∶3 C.4∶3∶3 D.4∶4∶2
34、下图是几种鸟的足,根据图分析它们的食性。
(1)图________是丹顶鹤的足,适于在沼泽地或浅水滩中行走;图_____是鹰的足,适于捕捉小动物;图_____是啄木鸟的足,属于在树上攀援;图_____是鸵鸟的足,适于奔走;图______是野鸭的足,适于游泳。
(2)现在生存的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