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 1964年10月16日
B. 1946年10月16日
C. 1961年10月16日
D. 1916年10月26日
2、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不包括
A.深圳
B.上海
C.厦门
D.汕头
3、“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首创于2012年,以高中生为主体,其核心是通过模拟人民政协的提案形成过程,同时模拟和体验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议事规则,以了解和体会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民参加的普选过程
C.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D.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运作方式和决策过程
4、与“祖国大陆获得统一”“阿沛•阿旺晋美”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川藏公路通车
C.西藏和平解放 D.青藏铁路通车
5、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A.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B.率领“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C.率领“联合国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D.派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
6、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国家赢得独立,人民当家做主
C. 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 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7、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就图》,中国科技研究在改革开放前注重国防建设,改革开放后注重国计民生。对这两个时期的科技成就的相似之处判断正确的是()
改革开放前 | 改革开放后 |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83年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
1967年首颗氢弹试验成功 |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
1970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
①都促进了国家现代化的建设
②都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③都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④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9、下列不属于中共八大内容的是
A.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B.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C.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D.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基础上召开的
10、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事件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1980年,我国首先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B.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12、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年—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 )
A.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C.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D.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13、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是
A.广东和海南
B.广东和福建
C.福建和海南
D.福建和上海
14、“危难时刻,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该句中的“他”是
A. 朱德
B. 彭德怀
C. 叶挺
D. 刘伯承
15、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16、在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马克思列宁主义
17、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雷锋
18、“两个凡是”方针引发了思想理论界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
A.改革开放问题
B.真理标准问题
C.姓“社”姓“资”问题
D.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19、今天,我们又一次在莫斯科大剧院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两国建交70周年。”这是习近平在2019年6月5日访问下列哪一个国家时发表的讲话
A. 俄罗斯
B. 美国
C. 日本
D. 英国
20、毛泽东的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的“天翻地覆”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解放南京
21、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_。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____________(制度)。
22、1956年,________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1947年,根据党中央________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4、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_________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举措及成效:
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________社会。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________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上:国家重视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重要表现: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5、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衣:
(1)买衣服要凭____,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2)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成为人们____、____的方式。
食:
(1)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
(2)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____、____,____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深入人心。
住:
(1)住房比较____,室内设施简单。
(2)人均住房面积扩大,____和___明显改善。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 。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 。
(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他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他是 。
27、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技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具体指“________”。
28、______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_____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9、________ 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人物。
(1)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的人是______。
(2)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3)我国第一个完成太空行走任务的航天员是______。
(4)1955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的国际知名火箭专家是______。
3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2、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与基础。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为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正确导航。中共八大确定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在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探索过程中,我们有过失误与挫折。请举2例史实予以说明。
(3)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代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人是谁?你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
3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回答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为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2)1953年,党和政府制定了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请任意举出一例“一五”计划期间的大事说明我国的建设成就。
(3)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严重失误,请至少列举两例。
(4)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