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榆林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9年3月28日,西藏各族群众在布达拉宫广场庆祝民主改革六十周年。当日,西藏各地群众以不同方式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下列关于西藏解放的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以和平方式解放西藏

    C.阿沛阿旺晋美为西藏代表团成员 D.人民解放军向西藏进军

  • 2、民族区城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此政策下,民族自治区享有

    A.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B.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的权利

    C.外交权利 D.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权利

  • 3、针对台湾蔡英文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我国人民空军出动“战神”轰-6K等多架战机绕岛飞行,用战机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这表明我国(       

    A.放弃了“和平统一”的手段

    B.放弃“一国两制”政策

    C.维护“一个中国”的坚定决心

    D.确立武力收复台湾政策

  • 4、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电信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 5、张大爷家住成都近郊,以务农为生。下图是他家1978年—1988年10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 6、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全党指导思想的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大

  • 7、下列关于2019年的周年大事,说法错误的是

    A.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B.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

    C.是中美正式建交40周年

    D.是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 8、下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   

    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垮台

  • 9、2017年8月7日上午,中央代表团向内蒙古赠送了习近平题词贺匾等纪念品。贺匾端庄大气,习近平“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题词以及蒙古语译文,位于贺匾正中。中国梦是

    A. 国家独立

    B. 人民富足

    C.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国际地位崇高

  • 10、2019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__”正式交接入列。这是我国军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A.辽宁舰 B.长城舰 C.黄海舰 D.威海舰

  • 11、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只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建成的

    A. 安庆长江大桥

    B. 南京长江大桥

    C. 武汉长江大桥

    D. 九江长江大桥

  • 12、“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们之间的通信主要靠信件传递。那时一封信要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到达。21世纪的中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与千里之外的亲友联系,方便快捷。”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A.五六十年代信件传递速度慢

    B.通信方式的变迁

    C.手机和互联网的使用

    D.交通方式的变迁

  • 13、新中国成立初期,冷战的阴云笼罩全球,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与军事封锁。为大力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实力,当时我国政府

    A.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4、方寸之间见历史。如图的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 15、自17世纪始,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渐增多,农业收成锐减。与此同期,中原气候与北方农牧带的降水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四起。这段资料表明,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是(     

    A.政治腐败

    B.天灾不断

    C.土地兼并

    D.法纪松弛

  • 16、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涵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信息,按年龄大小给甲、乙、丙、丁四个人物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丁>甲>丙>乙 D. 乙>丁>丙>甲

  • 17、与下列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A.发展了国民经济 B.巩固了新生政权 C.提高了国际地位 D.实现了祖国统一

  • 18、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是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 杨振宁

    D. 袁隆平

  • 19、2014 11 1 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 将每年的 12 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 20、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是由于

    A.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B.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C. 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D. 中共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内容:鲜明的主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22、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粹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 23、_______年,_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解放。

  • 2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分别是在________年和________年。

  • 25、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____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

  • 26、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 27、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28、_______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 ________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 2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 30、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奉行的外交理念——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问答题

    (1)什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3)请你列举出我国建立的5个自治区。

    (4)请你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 3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四次调整的内容。简析1950年和1978年进行的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举出在这次战争中涌现的两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3)我们中学生要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4)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对彭德怀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949年10月1日)

    材料二:“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历史有其规律和逻辑。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各国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前进。

    ——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

    材料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四:中国外交活动大事年表

    时间

    大事

    1991年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10年

    中国成功承办上海世界博览会

    2019年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1)材料一中的公告体现了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非双方“相似的遭遇和共同的使命”分别指的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中非双方为了实现上述使命付诸了怎样的努力?在这次行动中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布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从我国在新时期参与国际事务的表现,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