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1986年某省企业的变化情况,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业化
B.三大改造
C.对外开放
D.国有企业的改革
2、1980年与1975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天草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农村土地改革完成
D. 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3、1950年6月,刘少奇指出:“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 。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因此,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三大改造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5、新中国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洋舰队 B.南洋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6、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各界开展各种主题纪念活动庆祝自治区成立75周年。内蒙古自治区的设置与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这项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7、20多年前,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以下关于澳门回归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澳门回归的时间是1999年
B.澳门成为了继香港后的又一个特别行政区
C.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第一次的成功实践
D.澳门回归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的重要表现
8、王勇的祖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表决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9、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位老战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潜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老战士所说的这种“精神”是
①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0、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得以真正实现最完美的证明。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以下哪一幅图片与之相关链接?
A.
B.
C.
D.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12、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人民公社化时期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13、老师布置了一道历史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小明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D.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4、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深圳时说:“我来到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三个阶段,与下表第一阶段相关联的表现是( )
阶段 | 特征 | 表现 |
第一阶段(1978——2000年) | 让世界进入中国 |
|
第二阶段(2001——2012年) | 中国开始走向世界 | 加入WTO |
第三阶段(2013——至今) | 中国开始改变世界 |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组建亚投行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
C.“两弹一星”研制成功
D.中国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15、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香港、澳门分别被哪两个国家侵占
A.西班牙、葡萄牙
B.英国、法国
C.英国、葡萄牙
D.英国、西班牙
16、他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他”是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彭德怀
17、为了解决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与分歧,加强团结与合作,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该方针是
A.平等互利 B.互不侵犯 C.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
18、2019年3月22日,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举办2019哈佛大学中国校友公共政策论坛暨CCG圆桌研讨会。美国前财政部长、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发表演讲中指出:“中国无疑是21世纪上半叶的历史书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经历了从贫穷到迅速发展,从完全封闭到现在拥有世界上大多数互联网用户,这种变化和过程使得工业革命的规模都稍逊一筹。”材料中的“这种变化”应始于
A. 中共八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八大
1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不包括
A.互不干涉内政
B.平等互惠
C.和平共处
D.缔结同盟
20、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所谓“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 设立经济特区
B. 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2、国家对农业、_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4、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在________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________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2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7、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
28、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
(1)“________”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
(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9、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1)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
(2)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
30、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共十二大: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_____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_____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
②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进一步_____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_____。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_____、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中共十四大:____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_____理论武装全党。
(7)中共十五大: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31、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2、探索中有失误,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哪个重要油田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石油工中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33、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有什么意义?
(2)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请分别写出港、澳回归的具体时间?
(3)“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确立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新时期,结合新情况,江泽民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又提出了怎样的指导思想?请写出为祖国统一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民间团体?
(4)现在还有少部分人实行“藏独”、“台独”,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材料三:2020年5月29日在《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座谈会上栗战书发表讲话,引发海峡两岸广泛关注和热议。栗战书在讲话中重申:“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但凡有一线和平解决的可能,我们都将付出百倍努力。”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决心和诚意。
(1)材料一中的图是香港和澳门的区旗,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什么机构对之进行管辖?是谁创造性地提出这一伟大构想并实践?
(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3)结合材料三指出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海峡两岸能够统一的条件有哪些?作为青少年,我们能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做些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