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深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诗文填空与理解。

    (1)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为:________。孰为汝多知乎?为:_________。知:__________

  • 2、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面的句子。

    (1)岁月悠悠,唯有你____________如旧。

    (2)爷爷今年八十岁了,他____________能爬上五指山顶峰。

    (3)这事发生得太____________了,所以大家都很难接受。

    (4)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下午____________下起了大雨。

    (5)____________这件事情很难,但是我不会退缩。

  •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的词语。

    1.马宝玉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______:“同志们!用石头砸! ”

    2.毛泽东主席庄严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______:“多好啊!”

  • 4、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静静liú tǎnɡ_____的小河,虽没有海水的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_______,江水的奔腾páo xiào_____,却自有一种安宁沉静的气质。

    (2)夜深了,客车xī miè_____了车内的灯,缓缓向山上驶去。小张看着路旁的悬崖,不禁zhòu qǐ_____了眉头,他的心中充满了yōu lǜ_____,他喃喃自语道:“希望不要发生zāo ɡāo_______的事。”

  • 5、古诗词填空。

    1.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3.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4.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

    6.青鸟不传云外信,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小院的夏天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

    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

    窗上的牵牛花爬上瓦檐,

    太阳透过青叶在我的桌上洒下绿光。

    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歌唱,

    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1】从这首小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我们感受到作者把动植物当作了人来写。

    【2】这首诗应该用(  )的语调和语速朗诵。

    A.激昂、快速

    B.悲伤、缓慢

    C.可怜、缓慢

    D.愉悦、中速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诗通过蜜蜂、牵牛花、阳光、葡萄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

    C.“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和“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两句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的。

    D.作者由窗外写到窗内,读起来很有层次感。

  • 7、先补充,再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不怕远征难,

    逶迤腾细浪, 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 桥横铁索寒。

    更喜 千里雪, 过后尽开颜。

    【1】补充诗句。

    【2】首联两句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________的英雄气概,“______”一词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颔联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蔑视一切困难的豪迈气概;颈联既写了红军巧渡______后的喜悦,又写了飞夺______的惊心动魄,表现了战斗的惊险激烈和红军的神勇无敌;尾联描述了____,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_____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3】本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____,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_________精神。

  • 8、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这首诗的时间是________,诗人告诉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的诗句让我们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写出朱熹的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多年来,人们总是讴歌松柏,称道杨柳,也有人颂扬木棉……可从来没有人赞美过臭椿树。

    松柏常青,不畏严寒,那是傲霜斗雪的勇士,杨柳青绿如烟,袅娜多姿,不时激起人们的诗情画意;木棉那火红的花朵,象征着革命的热情和希望,不愧为南疆的英雄……这些树,受到人们的称颂,原是合乎情理的。

    至于臭椿树,它皮粗色黑,谈不上雅观;枝干扭曲,不能作栋梁之材;叶有臭气,不堪入鼻。真可说是外貌丑,材质差,气味恶,有谁去喜欢它呢!

    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臭椿树自有许多长处。

    首先,它成长快,一年小,二年大,三年过后树冠就可以荫庇行人和耕畜。其次,椿树的树叶是椿蚕的饲料。尽管人们厌恶椿叶的臭气,臭椿树还是默默地养育着那些蚕儿。再次,臭椿树对于人几乎一无所求。随便一粒种子,不管风把它刮到什么地方,只要有一点合适的土壤,它都会自己发芽,成长。它从不会让虫蚁蛀蚀,无须人们的特殊关心和照料。长成后,它悄然把自己的子孙交给风儿带往异域他乡,安家落户。

    臭椿树就是这样,虽然其貌不扬,其味不香,但是它仍在悄悄地、不声不响地造福于人类。

    松柏理应讴歌,杨柳值得称道,木棉应受颂扬……而我内心深处,却总想着要赞美臭椿树,歌颂它那无愧于自己的生命,尽管受到冷遇,却仍然默默地做出贡献的崇高品格。

    1把文章中赞美一词的近义词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章拟一个确切的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话,从而明确文章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

    文章用的是借物喻____的写作方法。借赞美臭椿树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扬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10、阅读下文,完成第习题。

    外婆的蚕宝宝

    ①那年的夏天,囡囡4岁。妈妈要回城里,只好把囡囡托给外婆。

    ②囡囡不肯午睡。外婆坐在床边,一边给囡囡打扇子,一边轻声唱扇子歌:“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囡囡睡着了。

    ③外婆养蚕,囡囡帮忙喂桑叶。外婆说,新蚕很娇气,只吃芽尖的第二片叶子。以后,新蚕长大了,可以吃第三片,第四片……等吃到最后一片叶子,就可以吐丝了。

    ④囡囡早上醒来时,外婆已经采完桑叶回家了。

    ⑤蚕宝宝吃饱了就睡觉,头眠,二眠,三眠,每睡完一觉就胖一圈。三眠之后就是老蚕。老蚕吃起桑叶来,沙沙沙,像下雨一样。这是养蚕人最辛苦的时候。外婆每天夜里要起来好几次。

    ⑥快到端午了,老蚕不再进食,身体变得透明。外婆说,囡囡你看,蚕宝宝肚子鼓鼓的,都是要吐的丝。

    ⑦卖茧子那天,外婆天不亮就起床,去镇上的茧站。中午,外婆回来了,笑眯眯的。囡囡____过去,在外婆的布口袋里乱掏。掏出一盒彩色蜡笔,一个好看的本子,还有一件花衣裳。

    ⑧梅雨天到了,外婆在灶前烧饭。囡囡在门里望着廊下的泥地,水花溅起,远处的稻田被雨水冲刷得一片幽绿。仿佛连日脚都变慢了。

    ⑨外婆病倒了。囡囡跑去外婆床边。外婆摸着囡囡的头说;“外婆死了,囡囡就看不到外婆了。”囡囡睁大眼睛:“什么是死呀?”

    ⑩外婆笑了:“人死了,就像蚕宝宝吐完了丝,躲在茧子里面,蚕宝宝咬啊咬,等咬开茧一个口,蚕宝宝就飞走了。人也会飞走的。”

    “外婆不要飞走。”

    “乖囡。外婆会在天上看囡囡。”

    囡囡每天早上跑去看外婆:“外婆外婆,你死了没有呀?”外婆摇摇头:“还没有呢。”满脸的褶子堆出一个笑脸,“外婆舍不得离开囡囡呀。”

    外婆一天天瘦下去。到后来,外婆说不出话,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囡囡。六月天,外婆身上盖着被子,像一条老蚕

    那天家里来了好多人,有人一进门就放声大哭。囡囡想找外婆,怎么都挤不进去,急得团团转。这时,囡囡被一双手抱了起来,回头一看,妈妈满脸的泪水:“囡囡,妈妈没有妈妈了。”

    外婆埋在村后的桑树林里。囡囡每天早上醒来,自己穿好衣服,梳好辫子,登登登跑到桑树林,看外婆有没有飞走。囡囡绕着坟转了两圈,地上没有洞。外婆还在,囡囡放心了。

    一个礼拜过去了。两个礼拜过去了。囡囡天天来。“外婆,你怎么还没有飞走呀。我知道你舍不得我,我也……我也舍不得你呀。”囡囡的眼泪掉下来。

    妈妈要带囡囡去城里。囡囡跑去桑树林:“外婆,我要走啦,这下你可以放心地飞啦。”囡囡跪在外婆坟前,咚咚咚磕了三个头。“你在天上能看见囡囡吗?囡囡戴两个蝴蝶结。”

    囡囡在家里睡午觉。她朝右侧卧,右手轻拍着自己的左肋,唱道:“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囡囡唱不下去了。“外婆你看见了吗?囡囡很乖……囡囡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囡囡好想你。”

    囡囡有了新发现。原来侧卧的时候,左眼流出的泪,会流到右眼里的。

    【1】第⑦段空格处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扑

    B.跑

    C.跳

    D.迎

    【2】第段画线句外在形象上写出了外婆____的样子,同时也赞美了外婆____的精神。

    【3】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外婆

    囡囡

    外婆抚育囡囡,养育蚕宝宝

    (1)____

    (2)____

    囡囡天天看望外婆,怕外婆飞走

    外婆去世了,像蚕吐完丝飞走了

    (3)____

    【4】对第段划线句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达了囡囡对外婆的真挚怀念。

    B.表现了囡囡对外婆的强烈感情。

    C.突显了外婆在囡囡心中的地位。

    D.增强了外婆对囡囡的深刻影响。

    【5】读了文章,可以看出囡囡是一个__________的孩子。

  • 11、阅读

    月光下的母亲

    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

    ②陈老师不可能不同意。因为现在已是下午5点,我在县中学寄宿,我家离学校有30多里。这个时候来请假,看来我母亲一定病得很重。

    ③我不是个好学生,我撒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是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天天吃咸菜,顿顿吃腌萝卜,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了。我们学校是放大假,每个月只有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寄宿。上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又为我做了一碗鸡蛋手擀面,母亲小心地端着这碗手擀面送到我桌上,慈祥地摸着我的头说:“慢慢吃,不着急。我孩儿上学辛苦了,等下次回家妈妈还给你做!”

    ④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任何一辆机动车的影子了,我只好徒步往家走。

    ⑤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走啊走,肚子饿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愈来愈快。

    ⑥走到村口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影正将一捆又一捆的谷子奋力地抽打在木桶上。

    ⑦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即便有也没人用得起。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手工脱粒。这种脱粒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要赶在入秋时将全部的谷予脱粒归仓,实在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但即便如此,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连夜赶着脱粒的。

    ⑧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中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⑨我加快脚步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那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

    ⑩我哭了。

    还能是谁呢?别人家都是夫妻两人一起赶工,爸爸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我哭了,嚎啕大哭。

    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儿供我上学 ……

    等我哭完,我没拿钥匙开门,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我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鸡蛋手擀面的事也被我全然抛到了脑后。

    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那我也决不回头。

    茫茫月光之下,乡村公路上寂静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心里却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我徒步30多里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

    陈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怎样了。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

    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止也止不住。

    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为什么哭,但似乎很快明白了什么。他终于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知道,我该收起自己的娇贵病,也该认真学习了。

    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饿,我径直向教室走去。

    我以前单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儿,那一晚,我知道还有人顶着月光干活儿。

    (作者是何君华,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请简洁地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写出了陈老师当时的内心活动。以下理解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陈老师看见我哭觉得奇怪。

    B.陈老师明白我哭的原因了。

    C.陈老师明白原因并安慰我。

    【3】品读下列句子,完成下列各题。

    (1)这篇小说一共有四处描写月光。请将第二处描写月光的相关语句抄写下来:__________

    (2)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我”真的生病了吗?)

    ______________

    (3)我以前单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儿,那一晚,我知道还有人顶着月光干活儿。(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文中的“我”应该留下来,到打谷场上帮母亲脱粒。读了这篇 小说,你的看法呢?为什么?请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胡喆、彭韵佳)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随着嫦娥五号返回器圆满完成月球“挖土”,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回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五号任务飞控现场旋即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大家纷纷欢呼、拥抱,互致祝贺。

    探月工程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历经23天,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

    “嫦娥五号任务既是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嫦娥五号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表示,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回”这一步的主任务,成功实现了月球表面采样返回。

    探月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自立项以来,国家航天局组织全国2000多家单位、数十万名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集智攻关,高质量高效益完成六次探测任务,实现“六战六捷”。

    揽月而归,踏梦而行。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材料二

    11月24日嫦娥五号顺利升空,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从2004年月球探测工程启动以来,嫦娥家族在长征系列火箭的托举下,让奔月神话一步步成为现实。

    有网友翻出15年前中国制定的探月计划。

    2004年2月,国防科学工业技术委员会领导对外宣称: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将分“绕”“落”“回”三步。

      3年内,一颗屬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

      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

      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材料三

    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城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探月工程任务指挥部并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致以(热烈 诚挚)的祝贺和(热烈 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标志 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 实现)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对你们的卓越功勋,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习近平强调,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希望你们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1】材料一是一则新闻,共有七个自然段。请你用“    ”画出中心段。

    【2】“嫦娥五号”的太空之旅经历了哪几个难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嫦娥五号”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回家。它带回来的“土特产”是______

    【4】请把材料三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画掉。

    【5】“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请结合材料内容写出“绕、落、回”具体指什么。

    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三是习近平向“探月工程”指挥部和参加嫦娥五号任务的全体同志发的贺电。贺电内容可分为两部分,请用简短语言分别进行概括。

    第一部分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

    【7】“嫦娥五号任务既是收官之作,更是奠基之作。”“收官”是围棋用语,表示到了最后阶段,已接近结束。“奠基”指奠定建筑物的基础。从三则材料中我知道了“嫦娥五号”是______的收官,又为______奠定了基础。

    【8】习近平强调的“探月精神”是指哪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了这几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免费而珍贵的礼物

    多克是一个信差,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使命就是给人们传递快乐。因此,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鼓励性的话。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留给他们一张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开”“别再烦恼”。//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克因为年龄太大而没有入伍,但他自告奋勇到野战医院做了一名志愿者,协助医院jiù sǐ fú shāng( )。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他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医院的人说他疯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wú shāng dà yǎ( ),不必擦掉。

    那句话一直没有人去管,一直留在了那面墙上。后来,不但伤员,就连护士、医生,甚至包括院长,都渐渐地记住了这句话。

    伤病员们为了不让这句话落空而坚强地活着,医生和护士为了这句话尽力给予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这个医院变成了一个坚强的医院,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盼望和坚毅的表情。//

    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也许只是一句普通的话语。而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对方一个免费却珍贵的礼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却往往zhòng rú qiān jūn( )。

    (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突发奇想:___________

    (2)微不足道:___________

    【2】读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词语。

    【3】文中“免费而珍贵的礼物”指的是_________这句话,是____送给______。他这个举动起到了这样的效果:___________

    【4】短文已经分成了三个部分,请写出第二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选一选。(填序号)

    (1)和“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

    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2】画横线的句子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3】读画横线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 16、 根据要求改句子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4)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修改病句)

    (5)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改为被动句)

     

  • 17、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补写句子,使其形成排比句式。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一切黑暗;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如果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通过上述措施,使全校学生深刻认识到此类事件所带来的后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 20、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你知道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题目:   ,有你真好

    要求:

    1.在空白处填上你看到题目后最先想到的人。

    2.想一想这个人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他(她)的哪一件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当时的情景怎样?

    3.   叙事要具体生动,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力求生动,标点力求规范,字迹力求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