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是“⊥”形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6cm时,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D.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3、下列对中华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花明月暗笼轻雾——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秋阴不散霜飞晚——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4、同学们在课下实践中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孔,让太阳垂直照射到“△”孔上,观察地面上光斑的形状是( )
A.△
B.▽
C.○
D.无法判定
5、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在AB段温度升高,开始熔化
B.海波在BC段温度不变,没有吸热
C.海波的凝固点是48℃
D.8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6、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拍出了物理书的照片如图甲所示,现要拍出如图乙所示的照片,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照相机靠近物理书,镜头向后调节
B.照相机远离物理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远离物理书,镜头向前调节
D.照相机靠近物理书,镜头向前调节
7、一支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一半蜡烛与原来的一支蜡烛相比较( )
A.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8、小明在马路边上拍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是大卡车
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以大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9、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B.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向平面镜时,镜中的像会变大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B.人从小到大身高发生变化
C.翱翔太空的“神舟”飞船
D.“复兴号”列车在铁轨上高速行驶
1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速度表示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
12、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密度关系为
B.b的密度是c的二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也减半
D.若a的体积增大到,它的质量变为2. 1kg
13、一个能容纳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容纳得下1kg的(食用油<
煤油<
白酒<
水<
盐水)( )
A.白酒
B.食用油
C.盐水
D.煤油
14、如图,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棒球馆顶部采用新型材料——PTFE膜覆盖,能极大程度减轻场馆顶部质量的同时又能保证自然采光,且能承受高温,不易变形。说明这种新型材料( )
A.密度大
B.透光性差
C.韧性差
D.耐高温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桔子的质量约为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16、下列图像能描述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1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18、甲、乙两实心正方体物块,甲、乙体积之比是8∶1,甲、乙质量之比是4∶1,则甲、乙密度之比是( )
A.1∶2
B.8∶1
C.2∶1
D.1∶4
1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在相同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甲中酒精消失了,乙中剩余较多水。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B.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C.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以上结论都能得出
20、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为50kg
B.人体正常体温为39℃
C.普通成人的步行速度为5m/s
D.教室里课桌的高度为80cm
21、下图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的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根据听声音可以判断墙体是否存在“空心”现象
B.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来保存蔬菜
C.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D.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利用光的反射
22、山西风能资源丰富,全省各地广泛分布着风力发电站。如图所示,这是山顶上的风力发电机,它的叶片转动起来能够扫过几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为了让风更易带动起扇叶,制成叶片的材料应该具有( )
A.较大的质量
B.较小的密度
C.较低的熔点
D.较高的硬度
23、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某中学生从一楼慢走到五楼所用时间约为8s
B.课桌高度约为80dm
C.普通人的身高约为2.0m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24、如图所示,气温较高时,从冰箱里拿出的苹果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是( )
A.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苹果内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
C.苹果内部的水渗出皮外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5、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之间向下吹气,两张纸片会向中间靠拢,这是由于纸片之间的空气流速 _____,导致纸片之间的空气压强 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先发生了___________现象,再发生___________现象;深秋的早晨,在草叶上会看到大量的霜,霜是由水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三空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7、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 ___________,水的温度是 ___________。
28、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 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m/s).
29、请你为下列的长度填上适当的单位:地球的半径为6.4×103 ;人正常步行时,一步长约0.6 ;学生课桌的长度是60.0 .
30、我国地震台探测到朝鲜境内发生了一次强度约为5级的地震,证实朝鲜进行了核试验,核爆炸产生的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这种波对人体有杀伤力,这说明它具有_____。
3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其中“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受到 _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一物体在月球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将24kg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质量是 _____kg,重力是 _____N。(g取10N/kg)
3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___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总是选取一个物体做标准,这个标准的物体叫作参照物,小美与爸妈自驾出游,汽车行驶中小美与妈妈并肩地坐在后座,以妈妈为参照物,小美是___________的,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美是___________的,以爸爸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__________的。
33、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节目《逗趣》中的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_______来解释;在生活中,常常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______和______来解释。
34、图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由于水银柱较细难以读数,体温计做成外有凸起的弧形玻璃面,横截面如图乙所示,要看清体温计中液柱的位置应沿______(选填“A”“B”或“C”)方向观察,这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此空选填“放大”或“缩小”)像的原理。
35、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用平面镜而用透明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还便于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_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了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镜前的物体放在_____(填“同一”或“不同”)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在玻璃板的_____(填“前”或“后”)侧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通过观察,在光屏上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如图乙所示倾斜放在白纸上,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填“A1”、“A2”或“A3”)。
36、体重为550N的小亮,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为450N的木箱从水平地面匀速提高1.5m,所用的拉力为250 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这个过程中:
(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2)动滑轮的重力;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若绕滑轮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求小亮利用这个滑轮组工作时能提起的最大物重。
37、质量为232 g的铜铝合金球,其中含铝 54 g,铜的密度为8.9 g/cm3,铝的密度为 2.7 g/cm3,求合金球的密度。
38、将一个质量为8.9kg的铜质零件,改用铝来制作,质量是多少kg?(ρ铜=8.9×103kg/m3,ρ铝=2.7×103kg/m3)
39、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的虚像
40、如图所示是左边的弹性片将重为0.05N的硬纸片弹走的情景。请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画出此时硬纸片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A'B' 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位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