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雅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青,取之于蓝   ②虽有搞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善假于物也   ⑥輮以为轮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⑧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①④⑤/②⑦/③⑧/⑥ B.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C.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D.①⑤/②⑦/③④/⑥⑧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水浒传》作为中国的古典名著之一,无论从读者还是评者的角度说它是“奇书”“才子书”都不过誉,

    ①趋类于清末“谴责小说”或《儒林外史》等

    ②对宗法社会和正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③但若从其文本内涵和精神趋向角度分析,我觉得它更近乎一本反讽小说

    ④而且这“讽刺”是保持距离的侧面的“冷”讽刺,即“反讽”

    ⑤只不过后者是本位讽刺,而《水浒传》是反讽

    ⑥它通过对“造反”和“招安”的种种离奇描写,以及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雕塑式刻画

    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①⑤⑥②④

    C.⑤①③②④⑥

    D.⑤⑥③①④②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手(guàn)   一piē)   奄一息(yān)   少安毋躁

    B.享(xīn)   推yǎn)   机而动()   运筹帷幄

    C.头(sǔn)   害(qiān)   咄逼人(duō)   阿谀奉承

    D.漠(shuò)   进(bié)   繁文节() 视如蔽屣

  • 4、下列交际用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王岩立志成为一名作家,时常请朋友阅读他的文章,还总是谦虚地说:“由于本人水平较低,作品中肯定有不少缺点,请您斧正。”

    B. 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陪你走了一段远路,尽了些绵薄之力罢了,这点小事,又何足挂齿。

    B.放心,此事包在兄弟我身上,等到你结婚那一天,花车、酒店等事情的安排,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C.到了离别的时刻,张悦拿着李楠送他的照片说:“老同学,你送我的这张照片见证了咱俩的友情,我一定惠存。”

    D.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毫无疑问,家长 QQ 群、微信群等的流行和普及,已经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方式。从布置作业到家长给孩子请假、学校组织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再到家长就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在“家长群”里来完成,随时随地,省时省力。这种学校和家长、老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全新的交流和沟通平台的出现,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

    (摘编自苑广阔《别让家长群成为家长的负担》)

    材料二

    提心吊胆地每日看群,导致身心疲惫,这样的家长群“病”了。作为家校联系和沟通的平台,微信群的存在本身并没错,错在使用微信群的人。家长群变成“助教群”“攀比群”“马屁群”“广告群”,是家校关系异化的一个缩影,而其背后则是社会对教育的深深焦虑。

    指望家长们在群里坦然相对、理性互动,恐怕不切实际。无论是升学挑战带来的恐慌,还是教育“抢跑”引发的课外培训热,抑或充满着“名利秀”“关系秀”的家委会竞选,无一不在非常直观地说明教育在一个家庭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每一种现象都能看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情绪是实实在在、根深蒂固的。

    因此,规范家长群、构建良性的家校关系,主动权和主导权应掌握在校方手中,老师应尽到更大责任,起到更大作用。

    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很多老师把家长当成了“编外老师”,将本属于校方的责任转嫁给家长,而疲于应付的家长却敢怒不敢言。长此以往,家校双方责任错位、角色迷失,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属品,正常的家校关系被异化了。在某些学校,除了检查作业外,班级大小事务都有家长的身影,甚至家长会替老师监考、值班等。若有家长提意见,动辄会被扣上“不配合老师”,甚至“不配当爸妈”的帽子。若再有“戏精家长”故意搅事,问题就会变得更严重。

    (摘编自陈广江《家长群变“马屁群”,教育焦虑何以化解》)

    材料三

    家长群异化,没有相应的规则予以规范是一大原因。家长群基本都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组建。但作为群主,老师往往并没有和家长事先约定家长群的规则。对一些家长来说,他们并不知道在家长群里什么该发,什么不能发。忙着在群里秒赞老师等各种以期望孩子能得到老师更多关注的举动,无形之中都在增加其他家长的焦虑情绪,而且容易“传染”。就像赛跑一样,一旦有人抢跑,其他家长愿意不愿意都得跟着,而且愈演愈烈,家长群异化是迟早的事情。

    (摘编自宋广玉《给“家长群”立规矩才能防异化》)

    材料四

    家长群异化有多种成因。一方面,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一些追求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学校,在校内实行减负政策,却将负担转嫁给了家庭学习和校外学习,借家长群让家庭教育过度扛起学校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不少家长过度关心学校教育,赋予家长群家校沟通以外的功能,既恨不得掌握孩子在校的每一分钟,又希望群里的一言一行都能换来孩子受到老师的重视,功利心严重,浮夸成风,群也就逐渐异化。

    家长群成“负担群”,将正常的教学关系蜕化成利益交换关系,扭曲了家校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极端功利化的典型折射。对于老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污染,破坏教育公平,败坏社会风气,更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些学校明确不鼓励班级建家长群,就是为了防止异化成各种夸张表演的“戏台”。这是驱邪扶正之举,也是教育工作者履行义务教育主体责任、回归学校教育本位的表现。

    (摘编自王丽美《家长群变“负担群”扭曲家校关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长 QQ 群、微信群等的流行和普及,为家校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方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B.家长群有着很多功能和作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客观上促进了学校和家长、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

    C.部分学校明确提出不鼓励班级建家长群,目的就是防止家长群的异化,影响教育工作者履行义务教育主体责任。

    D.如果学校老师能为家长群设立规则,规定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家长们就能坦然相对、理性互动,家长群也就不会异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有家长在家长群中炫耀孩子的成绩时,容易引发其他家长的焦虑情绪,这说明了教育在一个家庭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B.家长群异化主要在于学校和家长两方面,学校让家庭教育过度扛起学校教育的责任,家长赋予家长群家校沟通以外的功能。

    C.作为家校联系和沟通平台的微信群主要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组建,为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学校应该掌握主导权,老师也应负担主要责任。

    D.家长群成“负担群”,既给老师、家长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又扭曲了正常的教学关系,也会破坏教育公平,败坏社会风气。

    3综合四则材料,简要概括怎样才能构建良性的家校关系,使家长群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1)在《离骚》中,表达屈原向往美德,纵死不悔的诗句:____ ______。”

    (2)《氓》中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女主人公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情景。

    (3)《采薇》中战士因思念家乡心中煎熬的句子是____我行不来。”

    (4)《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之时。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檐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

    B.颔联为全篇的主旨,“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近。

    C.“事定犹须待阖棺”可见是诗人对暂时的挫折并不介意。

    D.颈联宕开一笔,写北伐无望,故都难以重返,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和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2】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茫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选自《庄子·说剑》,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

    B.请治剑服     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日夜相击于前     则移其民于河东

    B.好之不厌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吾尝终日而思矣

    D.太子乃与见王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3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   )

    ①庄子当能

    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

    ③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⑤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⑥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庄子所说的他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行走千里也不会受人阻留,可知庄子实际上是个具有高超剑术的人。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本文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净无为的思想。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3)夫子休,就舍待命。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北京市文科状元熊轩昂,父母都是外交官,家庭条件优越。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状元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议,更有不少人发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感慨。

    就在同一年,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的庞众望成为沧州市理科状元,他的家庭也极为不普通,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需要家人照料;全家五口人的生活仅靠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来维持。庞众望在日记中写到:“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寒门能出贵子”。

    那么寒门是否能出贵子呢,对此你有何感想?请根据以上材料,以“寒门能出贵子”或“寒门难出贵子”为题,选择一个适当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