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
A.高尚——卑鄙 烦恼——开心 阻止——允许 稚拙——老练
B.迅速——猛烈 掩盖——暴露 温柔——变态 轻柔——粗重
C.密切——疏远 可爱——可憎 皎洁——昏暗 付出——索取
D.费解——易懂 新鲜——陈旧 丰富——单调 幸福——痛苦
2、对于“童话”表述错误的是( )
A.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想象、夸张来塑造人物形象。
B.童话一般分为拟人化童话、超人化童话、现实化童话、知识童话等。
C.童话的魅力来自于它的想象、幻想、夸张的艺术手法,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
D.童话一般是用神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内容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反映生活的文体。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B.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对联或诗句与括号中内容不能对应的一项是
A.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B.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司马迁)
C.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D. 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张溥)
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说、说道) 保民而王(安、安抚)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啬)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痛惜、哀怜)
C.明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情况)
D.天下之欲疾君者(憎恨)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聪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风俗一般未被认为是什么重要的课题。我们觉得只有我们大脑内部的活动情况才值得研究,至于风俗呢,只是些司空见惯的行为而已。事实上,情况正好相反。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风俗是由许多细节性的习惯行为组成,它比任何一个养成的行为都更加引人注目,不管个人行为多么异常。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次要侧面。最重要的是,风俗在实践中和信仰上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极其丰富多彩的形式。
没有一个人是用纯洁而无偏见的眼光看待世界。人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受特定风俗习惯、制度和思想方式剪辑过的世界。甚至在哲学领域的探索中,人们也无法超越此定型的框框。人们关于真与伪的概念依然和特定的传统风俗有关。约翰·杜威曾经非常严肃地指出:风俗在形成个人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和一个人对传统风俗的影响相比,就好像他本国语言的总词汇量和自己咿呀学语时他家庭所接纳的他的词汇量之比。当一个人认真地研究自发形成的社会秩序时,杜威的比喻就是他实事求是观察得来的形象化的说法。个人的生活史首先是适应他的社团世代相传形成的生活方式和准则。从他呱呱坠地的时刻起,他所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开始塑造他的经历和行为规范。到会说话时,他就是传统文化塑造的一个小孩子;等他长大了,能做各种事了,他的社团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他的社团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他的社团不能做的事就是他不能做的事。每一个和他诞生在同一个社团中的孩子和他一样具有相同的风俗;而在地球的另一边,诞生在另一个社团的孩子,就鲜有与他相同的风俗。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比得上风俗的作用问题更要求我们对它理解。直到我们理解了风俗的规律性和多样性,我们才能明白人类生活中主要的复杂现象。
我们首先需要达到这样一种成熟的程度:不用自己的信仰去反对我们邻居的迷信。必须认识到,这些建立在相同前提基础上的风俗,必须放在一起加以考虑,我们自己的风俗和其他民族的风俗都在其中。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原文有删节)
材料二:
以人对自然的关系来说,农业经济条件下的人跟游牧生活或海洋文明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是很不相像的。大海和草原气候多变,自然条件特别酷烈,人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下去,不得不集中精力,随时准备应付大自然的挑战,于是人和自然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的状态。另一方面,漂洋过海和逐水草居,使人的生活长年在流动之中,需要人们不断去冒险开拓,加以航海与放牧之际必然要碰到新的社会群体,进而从事贸易或军事行动,更需要高度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世界的信念和习惯。
这一切习性都是农业自然经济下的人所欠缺的。对于农业生产来讲,自然界尽管有种种突变,但季节的更迭基本上是稳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规律也是固定不移的,因而人和自然的关系通常处在协调、融合的状态,并不需要激化矛盾,走向对抗。与此同时,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农业收成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仰赖大自然的恩赐,“靠天吃饭”乃至接受“天命”,便成了在古代中国人中间流行的信条,所以“天人调和”的境界,实际上是以“人”从属于“天”为其本质特征的。一边是与自然相对抗的人,一边是力求顺应自然的人,这就是我们祖先不同于其他一些民族的固有根性之一。
陈伯海《中国文化之路》
【1】下列对材料中“风俗”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风俗虽然只是些司空见惯的行为,但是和我们大脑内部的活动情况一样,都是值得研究的。传统风俗是由许多细节性的习惯行为组成,它比任何一个养成的行为都更加引人注目。
B.约翰·杜威曾经非常严肃地指出:风俗在形成个人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和一个人对传统风俗的影响相比,就好像他本国语言的总词汇量和自己咿呀学语时所接纳的词汇量之比。
C.每一个和他诞生在同一个社团中的孩子和他一样具有相同的风俗;而在地球的另一边,诞生在另一个社团的孩子,就没有与他相同的风俗。
D.不用自己的信仰去反对我们邻居的迷信。因为这些建立在相同前提基础上的风俗,必须放在一起加以考虑,我们自己的风俗和其他民族的风俗都在其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个人的生活史首先是适应他的社团世代相传形成的生活方式和准则,而人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受特定风俗习惯、制度和思想方式剪辑过的世界。
B.大海和草原气候多变,自然条件特别酷烈,使人和自然常处于相峙、对抗的状态。而漂洋过海和逐水草居的生活方式对人们形成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世界的信念和习惯有重要影响。
C.对于农业生产来讲,季节的更迭基本上是稳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规律也是固定不移的,所以接受“天命”,便成了古代中国人中间流行的信条。
D.游牧生活或海洋文明环境孕育了与自然相对抗的人;而农业自然经济孕育了力求顺应自然的人,这就是我们祖先不同于其他一些民族的固有根性之一。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不同的文化。
7、在下面的空白处补写出相应的名篇名句。
(1)杜鹃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常常借杜鹃抒发情感。《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抒发诗人孤独寂寞之感;《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感叹蜀道凄凉。
(2)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为学必须专心致志;用反面事例“_______,_______”说明学习不能心浮气躁。
(3)韩愈在《师说》中写了世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的不同态度:对其子“______________”,对自身“______________。”
8、对下面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捋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A.“常插梅花醉”一句,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
B.“赢得满衣清泪”一句,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
C.“故应难看梅花”一句,则写了词人晚年难以见到梅花。
D.该词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9、 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所重。尚①太祖姊建安长公主。祥年十一而孤,居丧合礼。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虽在戎旅,常博延儒士,教以书传。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年十七,解褐②奉朝请,加威烈将军。祥少有胆气,志在立功。寻擢补都督,恒在帐下。从平侯莫陈悦,又迎魏孝武。以前后功,封抚夷县伯。仍从击潼关,获东魏将薛长孺。又攻回洛城,拔之。还,拜左右直长,进爵为公。
十四年,除都督、荆州刺史,进爵博陵郡公。先是,祥尝行荆州事,虽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于是命所在收葬之,即日澍雨。是岁,大有年。州境先多古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③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绤④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十六年,拜大将军。太祖以泾、渭溉灌之处,渠堰废毁,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东注于洛。功用既毕,民获其利。
周孝闵帝践祚,进位柱国,迁大司马。时晋公护执政,祥与护中表,少相亲爱,军国之事,护皆与祥参谋。
武成初,吐谷浑侵凉州,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祥乃遣其军司檄吐谷浑,遂与吐谷浑广定王、钟留王等战,破之。因拔其洮阳、洪和二城,以其地为洮州。抚安西土,振旅而还。进封凉国公。保定二年薨,年四十八。谥曰景。
(选自《周书·贺兰祥传》,有删改)
(注)①尚:指娶公主为妻。②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③詧(chá):人名。④絺绤(chī xì):葛布的统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 款:款待
C.是岁,大有年 年:收成
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总:统领
【2】以下六句话,全都属于贺兰祥惠民业绩的一组是( )
①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 ②亲巡境内,观政得失
③乃谓守令曰:“此岂仁者之为政耶!” ④命所在收葬之
⑤难违其意,取而付诸所司 ⑥修造富平堰,开渠引水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兰祥出身贵族,年少丧父,守孝符合礼仪;在舅舅家长大,很受太祖钟爱,虽然在军旅中,却不断多方聘请儒生教自己学习典籍。
B.贺兰祥少时就有胆略勇气,志在建立功业,从十七岁开始担任官职,后来在对东魏和吐谷浑的战斗中,都获得胜利,官爵得到晋升。
C.贺兰祥的母亲是周太祖的姐姐,他虽然是太祖的近亲,但是品性清正俭素;他的节俭作风也受到邻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督的钦敬。
D.贺兰祥一直受到太祖的信赖,多次被委以重任;周孝闵帝即位之后,执掌朝政的晋公护对他也非常倚重,军国大事都与他商议谋划。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2)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偶像,这些偶像展现着时代的精神风貌,闪烁着时代的精神光芒。
20世纪60年代,英雄辈出的激情岁月,标志偶像:雷锋、保尔•柯察金……
20世纪70年代,精神解放后的多重选择,标志偶像:陈景润、邓丽君……
20世纪80年代,顽强拼搏的业界精英,标志偶像:张海迪、中国女排……
20世纪90年代,流行时代的文化符号,标志偶像:刘慧芳、罗大佑、周星驰……
2020年初,国家经历了“新冠肺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考验,大灾面前,一批又一批的白衣战士、科研人员、警察、教师……冲在最前沿,李兰娟院士说:“我们国家应该给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让青少年认为只有在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明星才是偶像,他们的偶像应该是为国家奉献的工作者”。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你认为应追求怎样的青春偶像?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在校团委举行的演讲会上进行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