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德宏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充满着他对往事的温馨回忆与对时弊的理性批判。

    B.《三国演义》中“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的关羽,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忠义精神的代表人物。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蒹葭》和《关雎》就选自其中。

    D.英国大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和“星期五”在海上诸岛的经历,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怪异的世界。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活动课上,大家各得其所:男生都涌进了足球场、篮球场,女生则选择了她们喜欢的羽毛球。

    B.登上神童山,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C.他志存高远,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从不见异思迁,真令我佩服。

    D.众目睽睽之下,第18届亚运会开幕式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

  • 3、下列图书中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说是(     

    A.《朝花夕拾》

    B.《简·爱》

    C.《骆驼祥子》

    D.《红星照耀中国》

  •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山坡羊”都是词牌名。

    B. 剧本是供戏剧演出创造用的文字依据。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何冀平的话剧《天下第一楼》因其人物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被称为“京味话剧”。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鱼我所欲也》《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战国策》。

    D. 我们学过不少的鲁迅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选自《且介亭杂文》;《故乡》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朝花夕拾》;《孔乙己》是一篇小说,选自《呐喊》。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

    (2)故不为苟得

    (3)为身死而不受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乙)

    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亲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

    【注释】①千总:清朝武官名称。②衅(xìn):此指战祸。③尼:阻止。④趣(cù):同“促”,催促。⑤勖(xù):勉励。⑥置:停。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东炮台陷

    (2)笑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钱 奋 勇 督 战 喋 血 数 小 时 左 臂 中 三 弹 曾 不 少 却

    【5】结合两篇选文,谈谈你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煤的对话

    ——AY.R.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吗?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一九三七年春

    (注释)①A:法语词汇,致、给的意思。②Y.R.:又然。即李又然,散文作家,艾青之友。

    1诗歌采用了怎样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形式有什么好处?

    2这首诗作于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请结合时代背景和煤的特点,简单分析一下这煤和我们的民族有什么共同之处。

    3有人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时说:“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语文是什么?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它左边的言字旁是舌头吐出来的话,右上角的表示交流之意的本义是花纹,后来本义消失了,用来表示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采等意思。由此,语文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化我们只要广泛阅读,主动思考,勤于动笔,乐于交流,才能学好语文,增长智慧

    (1)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你的修改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根据这段文字内容写出的一副对联,如果从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选取一个四字词语补充到上联的空缺处,你认为最恰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

    上联:

    下联: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

    (2)__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现代文阅读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人民日报 》2016 年5 月16 日第5 版)

    【1】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文中第两段作者的主要观点。

    【2】段中划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漫话风筝

    ①清代高鼎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纸鸢”即风筝。风筝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据说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子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di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许是中国最早的风筝。晚唐风筝用丝条或竹笛做成响器,随风而鸣,因而得名“风筝”。

    ②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到了唐代,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玩具。宋代风筝品种增加,性能提高,在民间浸染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广泛流行。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六名儿童在放风筝。清朝诗人郑板桥在《怀濰县》诗中也有这样的描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③我国民间风筝的制作者大多是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农民和手工艺人,由于受地域文化、经济、风俗等因素影响,风筝制作者祖传世袭,相互观摩,有集体创作的性质,大江南北形成了众多的流派。他们按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审美习惯制作风筝,寄托人生乐趣和理想。我国民间风筝造型、用料、色彩、风格充满着浓厚乡土气息,主题鲜明,配合传统节令,装饰性非常突出。这些风筝风格粗犷,淳朴,一般就地取材,篾扎纸糊即成。

    ④据传,放风筝最早是为图吉利,人们将风筝放得高高的,等快钻进云彩里的时候,就一刀将风筝线剪断,那风筝就看不见了,于是高喊“晦气没了”、“晦气走了”以图吉利。后来放风筝逐步成为人们的一项休闲活动,放飞的时间也不局限于清明时节了。于是,仰望天空,你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⑤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先是日本和朝鲜等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綢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元代在中国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现在,风筝已成为我国对外联系、发展经济的重要纽带。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di____

    2作者介绍了有关风筝的多方面内容,可见标题中“漫话”一词的意思是______

    3第②段介绍了中国风筝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该段引用郑板桥的诗句,目的在于______

    4下列从文中筛选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由哲学家墨子制造并据其响声而命名。

    B.民间风筝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因为其制作者是当地的农民。

    C.为了图取吉利,现代的人们在清明节及其它任何时候都放风筝。

    D.中国风筝先后被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原因是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

    5如果把下列文字插到上文中,你觉得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

    山东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箏节的固定举办地。自一九八四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箏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世界许多地方也都有自己的风筝节。毎年的三月,泰国旅游部门都要在首都曼谷市中心的王家田广场举行盛大的风筝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风筝把曼谷的天空点缀得缤纷绚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曼谷市民和外国游客。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吹笛子的老人

    (1)“老婆在去年死了,留下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为了卖一支笛子,卖笛子的老人对着陌生的我描述家里的窘况。虽然喜欢印度笛子音乐,但老人用竹子做的笛子相当粗糙,让人实在没有购买的欲望。或许是一开始没有拒绝,他继续缠着我不放。

    (2)“这是很好的笛子,你在印度其他地方,绝对找不到这种真正的笛子。家里最小的孩子正在发烧,没钱医治快要死了,拜托买一支,我算你便宜一点。”

    (3)明明知道是谎话,但我看着他说:“是不是连房租也缴不起,被房东赶出来了?”

    (4)“天啊!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真的是流浪在街头。求您做做好事,买一支吧!”

    (5)“当然,一个礼拜里你一支也没有卖出去吧?”

    (6)“对啊,即使知道是好笛子,但除了你以外,又有谁会买呢?”

    (7)老人说完以后,为讨我的欢喜,马上拿起笛子吹奏起来。不知是否因长期卖笛子的关系,他吹笛子的技艺甚为精湛。悠扬凄凉的笛声,在恒河边落日的映照之下,竟教人有些感动。

    (8)在这之前,我到印度旅行时都会买几支笛子,别看卖笛子的人信手拈来吹得很容易,买回家以后,可能是技术太差,怎么吹都吹不出声音来。有了前车之鉴,我不想再买一支多余的笛子,便决定施舍给老人十卢比。然而从口袋里掏钱时,却跑出一百卢比的纸币,就在我犹豫瞬间,那纸币已经到了老人手中。老人拿到钱以后,马上合掌跪地磕头:“感谢您!神一定会记得您,您的恩惠终生难忘!”

    (9)想要拿回钱,已经太迟了,白白损失一百卢比,虽然不是滋味,但也只好勉强露出慈悲的笑容。老人意外地获得一笔钱财,跟在我后面表示道谢,我挥挥手合掌向他示意快走。

    (10)回到寄宿的旅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早早就上床睡觉了。天亮之前,耳边忽然传来一阵笛子的声音。

    (11)那是从窗外传来的笛声,揉揉惺忪的双眼,我打开窗户往外看,阳台下老人正吹奏着笛子。老人一看到我就举手招呼,接着马上演奏像是印度人习惯在早晨听的传统音乐。昨天才给了他一百卢比,没想到今天一大早又跑来要钱,我不禁有些生气,立刻把窗户关上。

    (12)老人得寸进尺的举动,让我一下子睡意全消。关上窗户后,优美的笛声仍然继续不断。我慢慢地穿好衣服,想着如何回应以免再受到纠缠。老人看到我走出来,对着我合掌道早安。我表情严肃的说:“老先生,你说说看,昨天不是才给你钱,怎么可以又跑来要呢?我根本不想买笛子,快离开这里吧!”

    (13)“我不是那个意思。”老人说。“请听我说。得到你的帮助实在无以回报,我决定只要你在这里,每天早上我都要来为你吹奏笛子。”

    (14)听到老人诚恳的回答,我才发觉错怪了他。老人没有撒谎,也不是来讨钱的,他只是想要表达心里的感谢而已。

    (15)老人没有食言,自那以后一连五天,他早上都来到我在恒河江边的住处,吹奏着优美的笛声。而我每天清晨在笛声中醒来,打开窗户,看着灿烂的旭日自恒河升起。因为老人的音乐,让我迎接充满活力的一天。

    (16)微不足道的一百卢比,却让我得到了最好的礼物,老人教导我,即使受到别人一点小恩惠,也要懂得回报,生活虽然清苦,却能拥有富足的心灵。

    (17)由于老人的心意,我能自豪地说,有谁比我经历过更多彩多姿的印度旅行呢?据我所知,即使是元首访问印度,也没有像我这样在清晨享受到笛声晨叩的礼遇吧!

    1阅读作品,根据小说的情节,完成下面的表格。

    2请说说第(7)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3本文运用怎样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诚实的以卖笛为生的印度老人形象?请说说它的作用。

    4作者说“我得到了最好的礼物”,请说说“最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观点要明确;③要具有典型的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