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孜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 115分)
  • 1、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 2、2006年河北灵寿农民王三妮自铸“告别田赋鼎”,铜鼎铭文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告别田赋鼎”的铸造(     

    A.标志着农业税的取消

    B.反映了粮食产量提高

    C.记述了田赋征收历史

    D.传颂了国家惠农政策

  • 3、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领主经济的破坏,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在商业上的表现是(     

    A.“工商食官”的建立

    B.自由工商业者的涌现

    C.重农抑商政策出台

    D.商人群体跻身社会上层

  • 4、习近平在评价近代某一会议时指出:“(该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下列对该会议描述正确的是(     

    A.标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B.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

    C.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进行了探索

    D.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 5、清朝统治者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康熙时朝廷在湖南苗族聚居区开始设立义学,到清末已经达到139所;在甘青川滇藏地区,清代共设义学和社学104所。这一做法(     

    A.扩大了政府选拔官员的途径

    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

    C.消除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D.增强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 6、东汉末年出现“天子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裂疆宇”的局面;东晋时期则是“主威不树,臣道专行,国典人殊,朝纲家异,编户之命,竭于豪门”这表明(     

    A.察举制被破坏殆尽

    B.士族豪强争相割据混战

    C.专制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D.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出现

  • 7、东晋时期,凉州僧人竺佛念翻译的《长阿含经》中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父母正令,不敢违背”这样的句子。但查阅《长阿含经》的巴利文原版,发现这些句子是译者自己添加的,这一现象说明(       

    A.传统的价值观逐渐变异

    B.佛教已融入中国文化

    C.佛教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D.三教合流的趋势出现

  • 8、西周时期,分封的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水平。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B.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管理

    C.促进了边远地区经济开发

    D.导致了王室附近地区衰落

  • 9、如图所示之物,是出土的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这是一个温酒用的器具。它提供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信息包括(     

    ①开始掌握冶铜技术

    ②大量使用青铜工具

    ③出现牛耕技术

    ④青铜器功能趋向生活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就提出:“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来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但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材料说明中国领导人(     

    A.认识到计划经济建立的重要性

    B.关注国民经济结构的协调优化

    C.政策制定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D.国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 11、据学者研究,西周自文王以下到幽王共12代13王,除孝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继位为王。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内外服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 12、“天王亲承帝命,永掌山河……;金陵定鼎,平成永固之基。京曰天京,一一悉准乎天命;国为天国,在悉简乎帝心。”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B.太平天国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

    D.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 13、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到黄河流域,建立自己的攻权。他们彼此征战,部族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许多中原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迁的浪潮。这一时期的北民南迁(       

    A.缓解了北方民族矛盾

    B.扩大了南方畜牧经济圈

    C.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

    D.改变了中国传统经济格局

  • 14、明朝中后期,西洋钟表随着天主教传入中国,到清朝前期,北京及东南沿海地区的许多城镇已经开始仿制,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制作钟表的于工业行业。到19世纪60年代后,仲表已经在广大的中下层社会逐渐普及。这反映出当时(     

    A.等级观念已经崩溃

    B.中西交流助推社会进步

    C.城乡生活普遍西化

    D.工业制造技术明显进步

  • 15、某学者曾说:“他(魏源)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的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这说明魏源的思想:①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②带有向西方学习的重要内容

    ③其政治思想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性④其思想不可能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 16、《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武事。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这一官制(     

    A.构成了贵族政治的内涵

    B.极大地削弱了相权

    C.利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D.造成官僚机构膨胀

  • 17、延安、井冈山、瑞金、遵义、西柏坡,被誉为我国革命的五大圣地。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重要会议(     

    A.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B.奠定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标志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 18、学者阎步克说:“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这说明孝文帝改革(     

    A.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

    B.导致门阀士族制度消亡

    C.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D.加剧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 19、16世纪,明朝政府允许部分徭役折征银两,后来规定一切赋税、徭役统一折银缴纳。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白银的大量流入

    B.商业资本的集聚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经济政策的转变

  • 20、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方式多样,下表列举了清朝部分边疆地区管理政策。据下表可知,清朝(     

    地区

    举措

    东南

    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北

    平定准噶尔叛乱,设立盟、旗进行统治,新疆设伊犁将军

    西南

    册封达赖和班禅;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治理;改土归流

    A.提倡民族自治

    B.采取灵活的民族政策

    C.重边疆轻海疆

    D.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

  • 21、近代小说家包天笑回忆说,年轻时有人给他看相,说他以后收入会以百万计。未曾想民国三十七、三十八年(1948、1949年)间,“我偶然写写小说、杂文,一摇笔稿费就是百万元,或不止百万元呢”。该话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当时作家经济地位提高

    B.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C.国统区的恶性通货膨胀

    D.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 22、开创武科举,专门为选拔军事将领和考察习武之人而设立的一门学科。此种科举方式给了习武之人一个入仕的机会的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宋太宗

  • 23、1948年11月毛泽东在《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中指出:“现在看来,只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这种形势的转变与下列哪一场战役直接相关(       

    A.沙家店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二、 (共1题,共 5分)
  • 24、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三、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 26、评价:这些措施________,但制度过于僵化

  • 27、万隆会议:1955年________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这是战后________中国提出“________”方针,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 28、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_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 29、为了________,洋务派创办了一批________________工业,如________________、天津机器局等

  • 30、理学比较注重_______,具有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在内的一套理论体系。

    ①它认为“___”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_______”。

    ②人生的目标,应当是“______________”,即通过_______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③理学还提出“______________”,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_______的认识。理学带有______________倾向。

  • 31、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________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 32、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19世纪前期,______________两位皇帝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

  • 33、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__________等运到非洲,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__________,形成了罪恶的__________

  • 34、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________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四、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的专题讨论,请你加人他们的活动。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

    共产党主张与活动

    国民党主张与活动

    国共关系

    结果

    1921年7月1927年7月

    A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合作

    发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8月1937年7月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长征;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寇出中国。

    国民党“围剿”红军;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国共对峙

    红军长征胜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

    1937年7月1945年8月

    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承担正面战场抗战任务;后期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B

    C

    1945年8月1949年10月前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政治进行解放战争。

    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

    战争状态

    D

     

     

     

    (2)根据上述探讨发现:

    A.导致国共关系不断变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B.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通过这一活动你有什么感想?

  • 36、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 37、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28年,才建立了新中国。请回答: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是哪次会议?

    (2)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 38、国际联盟宗旨:

  • 39、   史学界认为,16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子,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一系列斗争,在它的推动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进入崭新的时代。

    1)列举1618世纪欧美爆发“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三个典型事件。

    21689年,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限制国王的权力?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体制?

    3)“崭新时代”的含义是什么?

    4)从你所列举的典型事例中任选一个谈谈它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
三、填空题
四、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