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位班主任老师在给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语中写道:“你认真刻苦,乐于助人,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如能在今后的交往中,把握原则,你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该同学的下列日常行为,你认为需要改正的是( )
①为了有好的人脉,从不指出朋友的缺点和问题
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
③作为学科代表,偷偷帮没做完作业的好朋友隐瞒不报
④身兼数职,把每一件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强国复兴有我”。这堂课程,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通向未来、通向强国复兴的大门。强国复兴有我!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和承诺。该材料启示我们( )
①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②理想如人生航标,指引人生方向
③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暇、美丽可爱的愿望
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相比小学,中学可以用“三多一少”来概括:课程多,书本多,老师多,老师“盯得少”。“三多”说明中学阶段所学知识量增加了,知识难度加大了;“一少”说明初中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那样管得那么细了。面对这些不同,我们应该( )
①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②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能力
③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④在交流切磋中完成任务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朋友对“我”的影响中,可取的是( )
A.小文喜欢博览群书,我也爱上了阅读
B.小鹏经常抄作业,我也和他一起抄
C.小李不喜欢上数学课,我也开始讨厌了
D.小川和别人闹矛盾,我和他一起去教训那个人
5、生命好像一场旅行。在这场旅行中,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看到沿途的风景,看到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这启迪我们( )
A.学习是缔结友谊的捷径
B.学习点亮生命
C.学习是初中阶段的任务
D.学习是父母的殷切期望
6、“白发校长”张鹏程长期扎根乡村教育,他出资助学,改善办学环境;他以校为家,当老师也当“家长”,教给学生知识,还与留守儿童谈心辅导,帮孩子们走出心理阴影。年仅40岁的他,已两鬓斑白,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不少,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校长爷爷”。张鹏程老师( )
①是新时代教师的楷模与典范②践行了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
③用行动证明当老师就能赢得社会尊重④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进入中学后,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①沉迷学习,封闭自我 ②坚持不懈,超越自我
③善于合作,包容他人 ④积极上进,敢于表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校发出“征友启事”。在这则征友启事中,他提出择友的标准是“有志于爱国工作”“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这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应当建立在( )
A.提高学习成绩、互帮互谅
B.不怕牺牲、不怕困难
C.真诚平等、门当户对
D.志同道合、志趣相投
9、《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的故事。花木兰要替父从军,只能女扮男装,说明了在社会生活中( )
①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②男生比女生要更加能干,女生不应该去从军打仗
③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可能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
④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某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生命可以永恒吗”主题班会讨论。同学们发表了下列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生命来之不易,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
②生命有时尽,我们要及时行乐
③生命有接续,我们延续的只是身体的生命
④生命是不可逆的,我们要懂得珍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小强发现好朋友小明心事重重,午饭也吃得不多。小强想问个究竟,他支吾了半天不肯说,继续追问,小明就说:“你让我安静一会儿,好吗?”小强应该( )
A.问个明白,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B.不再与小明来往,结束这段缺乏坦诚的友谊
C.暂时不问,呵护友谊要把握好彼此的分寸
D.问个明白,呵护友谊需要主动关怀对方
12、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对此正确的回答是( )
①死亡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无奈和脆弱
②死亡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
③死亡让我们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所以我们要尽情享乐
④死亡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腹有诗书气自华”提示我们青春之美在于( )
A.大方的仪表之美
B.靓丽的容颜之美
C.强健的形体之美
D.品德文化修养美
14、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下列做法有利于丰富生命的是( )
A.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流
B.没有生活的目标,整天无所事事
C.敞开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社会、自然建立联系
D.面对挫折,一蹶不振
15、小宇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爸爸说我长大了,勇于承担责任了;老师赞我长见识了,但是学习还 要再努力一点;同学说我更开朗,但是也要注意与朋友的相处方式。面对这些评价,小宇应该( )
①听取他人合理的意见,改正不足②保持清醒,不必在意他人评价
③重视他人的态度与 评价④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冷。12月的一天突然大降温,妈妈让小健穿上厚外套;小强不愿意,说今天有体育课,教室里面人多也不会很冷;妈妈坚持让小强穿,说了很多道理和办法;小强不想听也不想穿,两个人争吵了一会儿,都很不开心。面对这样的冲突,我们的正确选择是( )
①理解妈妈的初心是担心我的身体健康,这是伟大的母爱
②明确告诉妈妈,希望尊重自己的意愿,不喜欢那种强迫性的爱
③坚持己见,必须要争个输赢,让她哑口无言
④寻找机会与妈妈友好交流,彼此理解尊重,让爱变得温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年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自掏腰包助力乡村振兴的杨宁、带着钢钉完美一跃拿下冬奥金牌的徐梦桃、通过创业让残疾人也能发光的陆鸿……他们用平凡的坚守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用榜样与人性的力量传播正能量。这些人物的事迹让我们明白( )
①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③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都相同 ④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找生命的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青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为了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 )
A.不负时代期望,为精彩的明天做好准备
B.早日投入工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C.丰富知识储备,把学习作为唯一的任务
D.编织人生梦想,沉迷幻想未来美好生活
19、近年来随着寻根热的兴起与家族文化观念的重新复兴,收藏旧家谱,修纂新家谱又蔚然成风,这是非常可喜的社会现象。正如修谱人所云:“谱之修也,前业有益于宗祖,后更有益于子孙,所系询亟重也。”“收藏旧家谱,修篆新家谱”从侧面反映了( )
①我们可以改变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②生命可以永恒,我们的生命只是身体的生命
③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④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如图是遗忘曲线图。大致的意思是:遗忘在学习之后就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它告诉我们( )
A.要提高自学能力
B.课后要及时复习
C.上课要认真听讲
D.学习应周密计划
21、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1)中学生活提供了____的多种机会。
①____,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②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____。
③丰富多彩的____,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④各种各样的____,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2)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____。
(3)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____重新塑造一个“我”:
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
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____。
③越来越有____,敢于表达自我。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22、晶晶和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一家三代和和睦睦、快快乐乐的生活,晶晶的家庭结构属于
A.主干家庭 B.复杂家庭
C.核心家庭 D.大家族
23、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的道路,通过发展促进和平,打造人类________。
24、完成下列小题。
(1)基础知识填空。
①当演讲比赛很紧张时,通过深呼吸来调控自己情绪。这是通过________法来调控情绪的。
②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庄严肃穆,这是_________感。
③____________要求我们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当我们承担角色、接受任务时,可以体验到_________。
⑤__________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⑥保护未成年人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_________。
(2)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偶有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民法典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解决“英雄流血又流泪”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____________。
25、友谊是天地间最宝贵的东西。它有欢笑,也会有泪水;有苦涩,更有甜蜜。友谊需要用真情去浇灌,也需要用智慧去维护,面对下列情境,你会怎么做?理由是什么?
情境一:好朋友张宁的爸妈离婚了,他情绪特别低落。
(1)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运动会上,我和好朋友琳琳都希望为各自班级争得短跑冠军,结果琳琳夺冠。我以0.1秒屈居亚军。
(1)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好朋友陈壮要我帮他修理修理班里那个他看不顺眼的人。
(1)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对应的答案区域内
(1)努力A、人生的航标
(2)志向B、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3)初中阶段的学习C、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4)终身学习D、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5)学习E、点亮生命
(6)他人评价F、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1) (2) (3) (4) (5) (6)
27、我们应学会既得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又不伤害对方,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
28、小平把自己内心的小秘密告诉了小美,并再三嘱咐她不要告诉别人,可是没过几天,小平发现班里好几个同学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小平非常生小美的气,明明和丽丽给小平出了主意,明明说:小平应该找小美痛骂她。
丽丽说:可以给自己写一封信,倾诉自己的愤怒感受,请你辨析她们的观点。
29、【面对疫情传递美好】
材料一 2022年春季,沈阳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疫情让许多人宅在家里,生活空间受到了局限,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也被打破。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市政府对一些小区采取了封控措施。这期间,有一些市民产生了焦虑感等负面情感。
(1)有的同学认为,负面情感体验让人不舒服、不愉快,应拒绝负面情感。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辨析。
材料二 针对居家防控疫情,“学习强国”等平台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电视剧作品,这些经典视频唤醒观众与往昔岁月的情感联系,为共克时艰的我们在内心夯实价值坐标、倾注抗挫力量、输入精神养分。
(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媒体在向民众传递正能量方面发挥了哪些积极的作用?
(3)除了通过观看视频,你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30、2020年10月17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给孩子们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以下亮点:一是关爱呵护“留守儿童”,细化监护人监护职责。二是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加强监管防止沉迷。三是不做“沉默的羔羊”,强化各方报告义务。四是强化学校“防线”,向性侵和欺凌说“不”。
这次修订再次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不同的同学对此有不同的理解。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男生和女生的不同观点进行评价。
31、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口有一副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2014年4月9日,胡锦涛同志参观岳麓书院。当他走到书院大门,即被这副楹联吸引,他对同行的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说,在中国历史上,湖南涌现了一大批名人将士和伟人,“湖南当之无愧这副对联”。
中国史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湖南人之所以这么牛,是因为许多湖南人懂军事、会谋略、敢为人先担当责任,湖南人爱学习,会学习,并能做到学以致用。2022年湖南人在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共有159人,在全国各省名列第四,北上广深这样一线大城市都屈居于湖南省之后。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学习新天地》有关知识,简要谈谈做为湖南人的你是如何体味学习和学会学习的?
32、请运用道德部分知识,结合漫画“家人之间”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家人之间”中前两幅图表达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也请你来回忆一下家人做过的让你惊喜或感动的事。
(2)针对第三幅图的现象,请谈谈你会怎么处理?
33、假若在学校老师冤枉了你,你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方法向老师“申冤”?
34、材料 “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完婚,妈妈就享福了: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您享福啊!”央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看后让我们动容。尽孝在当下,从现在起,我们就要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1)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2)生活中,我们如何用行动孝亲敬长?
35、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他一直想着回国报效祖国,实现科技强国梦。他常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为梦想,他披荆斩棘,奋力前行。面对困难,他鼓励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梦想?
(2)少年有梦,我们怎样把理想变为现实呢?
(3)请你搜集一条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