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四大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有“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
B.《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等,它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记述了梁山好汉们由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过程,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D.《西游记》是我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它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描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作者是清代的吴承恩。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伤(zhōng)朴刀(pō)勾当(gòu)
B.颠倒(dǎo)豢养(huàn)聒噪( guō)
C.腌臜(ā)恐吓(xià)绰号(chuò)
D.间或( jiàn)飞窜( chuàn)喷薄(b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市不断加快医改攻坚步伐。逐渐向实现“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就近就医”的目标迈进,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与日俱增。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写完这首诗后,麻扶摇有一种不言而喻的满足感。
C.正是无数的革命先辈前仆后继,勇毅前行,才成就了如今河清海晏、国富民强的繁华盛世。
D.旅游带给青年的不仅是感官上的愉悦,更凝练着成长阅历和时代印记。因此,要让旅游情怀与青年精神相得益彰,在旅游中感怀祖国、感恩人民、增强自信。
4、下列句子顺序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哀叹国家的元气伤尽,哀叹将士们的流血牺牲,却不提自己的功劳。
②打下南京,南京城城墙修复以后,这本是历史上惯常有的记功好机会,很多人建一个碑,把功劳传之后世。
③有了功劳自得自夸,原本是人之常情。
④但是曾国藩没有这样,他为石碑写了16个字,“穷天下力,复此金汤,苦哉将士,来者勿忘”。
⑤大功不居至高境界,把功劳看成小菜一碟,要多么大的心胸气度,要多么高的人格境界。
A.⑤③④②① B.②④①⑤③ C.③②④①⑤ D.②③⑤④①
5、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chǎng),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选自王禹偁①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注)①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北宋诗人、散文家。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
【1】下列各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岳潜形/潜移默化 往来而不绝/诗韵清绝
B. 长烟一空/目空一切 颓然乎其间/然则何时而乐
C. 满目萧然/草木萧疏 负者歌于途/负荆请罪
D. 杂然而前陈/陈词滥调 波澜不惊/惊心动魄
【2】翻译下列句子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甲乙丙三段文字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或人生态度?
6、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做题。
所谓英雄,不过是平凡人在危难面前选择英勇。生活中,英雄无处不在,只待你去发现。
某校拟开展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任务一:下面是小娜搜集的几则新闻标题,请你认真阅读,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情景再现,以(医者〉致敬抗疫英雄!(2020年07月18日新浪网)
②致敬英雄城市,中超揭幕战武汉卓尔队登场(2020年07月22日长江网)
③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致敬人民心中的英雄(2020年07月22日南通网)
④(皖江战洪记)致敬平凡英雄(2020年7月22日澎湃新闻)
(2)任务二:下面是小娜整理的某学校中学生对英雄人物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请你概括主要信息。
(3)学校将组织一场“致敬英雄”的主题演讲比赛。下面是比赛开场白。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必定崇尚英雄,致敬英雄!我们致敬,有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之志——为人民幸福燃尽自己的杨善洲、沈浩……我们致敬,有着“祖国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的家国情怀——守护疆土的海空卫士王伟、“蓝色国土”的守护神王继才夫妇……
英雄,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担当、一份责任和使命!致敬英雄,向英雄致敬!
请你根据开场白的提示,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你的演讲稿写一段精彩的结尾:
8、根据上下文提示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①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美好理想的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
②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完完全全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③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④也许你会反驳我说: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⑥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耶稣是基督教徒公认的救世主,可是连他也说:"一个人得到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自我,又有何益?"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永远牢记。
【1】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通篇用“你”“你们”这一称呼,这样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才能成为自己”,这是一个难题,作者认为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聪明的你,能从下面名言警句中,选择其中两条,并结合选文,谈谈你将怎样成为你自己吗?
人生最为重要的事是发现自己。 ——【挪威】南森
B.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意】但丁
C.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英】普德曼
D.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英】培根
我选(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又选(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敬业与乐业》选段
(1)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2)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1】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1)的论点是“乐业的重要性”,告诉什么是乐业,怎样乐业,从而支持全文的中心论点。
B.选段(2)起总结全文,指出敬业乐业意义的作用,敬业是责任心,乐业是趣味,通俗易懂。
C.作者在第八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D.选段(1)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之外,还运用了比喻论证
【2】以下名言,不能够证明选段(1)论点的是( )
A.昨天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而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耶曼逊
B.干一行,爱一行
C.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
D.前车后车,殷鉴不远,自古为政要清廉
【3】小明是某公司的程序员,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但是有时候加班通宵达旦。为此,小明总是觉得工作好辛苦,想放弃不做了。作为小明朋友的你,请你用所学过的《敬业与乐业》的相关知识来劝导他。
11、阅读《深海压力那么大,深海鱼为什么没被压死?》,完成下面小题。
①前些天,一个大新闻几乎刷屏了朋友圈: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10909米,是我国载人深潜器新的深度纪录!
②随着深潜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才逐渐发现,茫茫深海之中并非一片死寂,无数生物在这一片漆黑之处繁衍生息。
③其中,生活在海面下大约8000米处的马里亚纳狮子鱼,是目前人们发现的“最深的深海鱼”。作为对比,人类潜水的深度一般都在10-20米以内,最极限的深度也不过三百来米。要知道,在水下8000米处,静水压大约是800个大气压左右,差不多相当于一头成年公牛站在你的指甲盖上。要是没有深潜器,人类是绝无可能到达这么深的海中的。
④那么,深海鱼类是如何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的呢?难道是因为它们心态好吗?
⑤抗压,从鱼鳔的断舍离开始。大家在游泳的时候可能有这样一种体验:当你潜入游泳池底的时候,会觉得耳膜有一种压迫感,甚至是有轻微的疼痛。这是因为耳膜外部的水压明显大于内部的气压,导致耳膜受到一个向内的压力。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水深的增加,水压会远远大于大气压,导致周围的水会开始向内挤压充气的物体。
⑥而大部分的硬骨鱼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充气的物体,因为它们体内有一个充气的鱼鳔。对于生活在浅海的硬骨鱼类来说,鱼鳔是它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可以帮助鱼类调整浮力,从而实现上浮或者下潜。但是对于深海鱼来说,充满气的鱼鳔无异于一个脆弱的气球,外部巨大的水压会毫无保留地挤压、蹂躏这个气球,直到它炸成碎片为止。因此,很多深海鱼在进化的过程中“舍弃”了鱼鳔这个“危险”的结构,转而依靠某些脂类来提供浮力。
⑦相比于浅海中的鱼,深海鱼的骨骼和肌肉含量都比较少,而脂质和胶质则相对较多。此外,深海鱼骨骼中软骨的比例也远高于浅海鱼。对于深海鱼来说,这都是为了适应深海生活所作出的必要的“妥协”。所谓“过刚则易折”,相比于骨骼和肌肉,脂质和胶质能更好地帮助鱼类对抗巨大的压力。
⑧同时这样的身体结构还有另外一个好处,较低比例的骨骼和肌肉能降低深海鱼的能量消耗,而高比例的脂质则同时能够储存更多的能量,这对于身处营养贫瘠、氧气稀薄的深海的鱼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⑨现在一些人总是觉得周围的环境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选择佛系生活甚至自暴自弃。但是你们想一想,深海的鱼类面临着这么大的压力都没有放弃,改变自己,也要适应环境,成为环境的主人,你还有什么理由放弃!赶快行动起来改变自己,战胜压力吧!
(2020年12月11日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有删改)
【1】进化后的深海鱼,其身体结构有哪两项好处?
【2】第③段划线句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说说第⑨段中的“佛系生活”的含义。古今中外,像深海鱼类这样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获得成功的名人不胜枚举,请你列举一个这样的事例。
含义:
举例:
12、时事评论。
2018年11月2日,“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48岁女乘客刘某因错过目的地站要求停车,司机以该处无公交车站拒绝。该乘客与司机发生激烈争吵、互殴。司机急打方向,车辆失控后坠入长江。全车15条生命一瞬间被长江水吞噬!此事一出,全国哗然。
重庆公交车坠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在留言区评论,观点明确,言之有理,100字左右。
留言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