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自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烙印》《死水》。

    B.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

    C.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

    D.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2、选出对《望岳》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结尾一句写作者登临泰山极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决心实现自己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雄心壮志。

    B.诗中“钟”字为“聚焦”之意,借大自然对泰山偏爱有加表现作者喜爱之情;“割”字写泰山高耸入云、矗立挺拔的气势,表达诗人赞美之意。

    C.“荡胸生曾云”写作者志随山高,“决眦”写作者细望之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由远而近,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足见杜诗之匠心。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呕心沥血、再接再厉、登堂入室、如坐春风、卓尔不群,从感情色彩来说,以上词语都是属于褒义词。

    B.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旅游地理文学作品,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哪吒闹海、八仙过海等神话故事均出自《山海经》。

    C.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上巳节、青年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腊八节等都是传统节日。

    D. 在古代,“垂髫”是指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及笄”指女子十五岁,“束发”指男子二十岁,“耳顺”指六十岁。

  • 4、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衣。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写的是《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瀑布。

    B.《三国演义》中,玄德曰:“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曹操多谋,汝不合拆断桥梁,彼必追至矣。”这两句话中的“吾弟”“汝”均指刘备的义弟关羽。

    C.“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便有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说得是《水浒传》中的人物高俅。

    D.《红楼梦》中,宝玉用《西厢记》中的词句与黛玉相戏。黛玉听了,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

  • 5、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B.普希金,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C.《乐府诗集》是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D.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陋室铭》《太极图说》等。

  • 6、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辽宁舰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百年航母梦想初步实现,但该舰要真正形成战斗力依然

    任重道远

    B. 收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如释重负,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C.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让人流连忘返

    D. 这次青少年宫的国学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   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   在京剧五彩的脸谱中,   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   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

    C.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转转不   已:停止。

    B. 谈笑有鸿儒   鸿:大。

    C. 亭亭净   植:耸立的样子。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知晓事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何陋有   (《陋室铭》)

    B. 地中   (《河中石兽》)

    C. 一老河兵闻(《河中石兽》)

    D. 康肃笑而遣(《卖油翁》)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_______《陋室铭》)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5)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赵师秀《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小苏在某次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有点飘飘然。同桌小明引用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醒他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迷醉。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站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说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用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2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3选文中画线句子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展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我一走进卧室去,他从那圆转椅上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梅雨季,很少有睛天,一天的上午刚一放睛,我高兴极了,就到鲁迅先生家去了,跑上楼还喘着,鲁迅先生说:“来啦!”我说:“来啦!”

    我喘着连茶也喝不下。

    鲁迅先生就问我:

    “有什么事吗?”

    我说:“天睛啦,太阳出来啦。”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了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的原稿,在拉都路一家炸油条的那里用着包油条,我得到了一张,是译《死魂灵》的原稿,写信告诉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不以为稀奇。许先生倒很生气。

    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着,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

    “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完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籐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晴,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笫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么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象夜里那样高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附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他常常把要寄出的书,从许先生手里拿来自己包。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先生还要亲自动手。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儿或偏点儿,而后拿起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就是包这书的纸都不是新的,都是从街上买东西回来留下来的。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随手把小细绳卷了一个圈。若小细绳上有一个疙瘩,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准备着随时用随时方便。

    (作者:萧红。有删节)

    1本文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琐事?分别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请逐条概括。

    2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给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批注。

    (1)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2)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3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请从下面叶圣陶先生关于写作的观点中任选两个,并结合本文内容,替萧红回应这位友人。

    ①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②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特别重视“简洁”。

    ③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任选一题作文

    (1)留在我记忆中的芬芳

    要求:①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我终于找回了_________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