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政治史就是一部君主专制强化史。下列加强君主专制措施开始于明朝的是( )
①郡县制度 ②科举制度 ③行省制度 ④厂卫特务制度 ⑤废除丞相制度 ⑥八股取士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2、下列地图所示现象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
C.完成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D.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3、下列关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阿保机——辽
B.元昊——西夏
C.阿骨打——金
D.赵构——北宋
4、学习历史要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下图反映了( )
A.欧美许多街道用唐朝命名
B.西方国家模仿唐朝能力很强
C.唐朝和欧美国家开始交往
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5、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秦朝
A.加强文化控制 B.分封,行郡县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6、“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
A.是一个不平等的盟约
B.促进宋辽和平与交流
C.加重北宋人民的负担
D.宋朝以屈辱换取苟安
7、促使原始人过着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火的使用
B.农业生产的发展
C.能建造房屋
D.自然环境的恶劣
8、“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下列各项与他相关的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开凿运河
D.建立行省
9、著名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开凿于
A.三国时期
B.十六国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东晋
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牧野之战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黄巾起义
11、“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上述材料叙述了“百家争鸣”
A.发生的历史背景
B.进行的历史过程
C.杰出的代表人物
D.产生的历史影响
12、在下面的示意图中,与②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夏朝建立
B.夏桀即位
C.商朝建立
D.商朝灭亡
13、以下未生活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14、宋初大将曹瀚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 )
A.宋朝的精兵简政
B.科举考试的实行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1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实现富国强兵 B.促进生产力发展
C.加强王室的实力 D.缓和社会矛盾
16、唐朝灭亡后,各藩镇纷纷自立称帝,建立政权,形成分裂割据的局面。该局面被称为( )
A.辽宋对峙
B.五胡十六国
C.魏晋南北朝
D.五代十国
17、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
A.商朝 B.春秋 C.秦朝 D.战国
18、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种,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 )
A.核桃
B.小麦
C.石榴
D.葡萄
19、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南下灭陈,统一全国
B.取道水路,巡游南方
C.南水北调,发展农业
D.加强交通,巩固统治
20、2004年4月4日,海内外炎黄子孙数万人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殿,祭拜(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1、秦朝的国家机构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________。
22、夏朝制定了我国最早的历法______ 。
23、我国古代历朝政府采取各种举措加强中央集权。
(1)宋朝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__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3)明朝废除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4)清朝雍正年间,设立__________,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4、( )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5、东汉张仲景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_______。
26、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
27、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灿烂辉煌。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图表。
表一:
领域 | 时代 | 人物 | 成就 |
造纸 | 西汉 |
| 发明造纸术 |
东汉 | ①________ | 改进造纸术 | |
医学 | 东汉 | 张仲景“医圣” | 《②________》 |
③________ | “麻沸散”、“五禽戏” | ||
史学 | 西汉 | 司马迁 | 《史记》历史地位:④________ |
表二:
领域 | 朝代 | 人物 | 主要成就 |
农学 | 北朝 | ①________ |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
数学 | 南朝 | ②________ |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
书法 | 曹魏 | 钟繇“书法名家” | 楷书《宣示表》 |
东晋 | 王羲之“书圣” | 行书《③________》 | |
雕塑 | 北朝 |
|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④________ |
28、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______________加以管理;清朝颁布禁海令,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9、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______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南朝时的_____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0、
上图是新型播种工具 是在 时期发明。
31、一组:人 物 思想言论
A、老 子 ( )实行法治
B、墨 子 ( )无为而治
C、孟 子 ( )仁政治国
D、庄 子 ( )兼爱非攻
E、韩 非 ( )事物都有对立面
二组:人 物 成 果
A、张 衡 ( )《伤寒杂病论》
B、张仲景 ( )地震仪
C、司马迁 ( )圆周率
D、祖冲之 ( )《史记》
E、贾思勰 ( )《齐民要术》
32、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请同学们列举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各两例?举出一位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3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
——摘自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三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
——摘自齐世荣《世界史》
(1)材料一中的图反映的是谁出行的路线?他及其弟子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说出宋朝政府海外贸易的政策和主要港口。宋朝在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
(3)依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从宋代开始对外交往在线路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