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雄安新区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B.“离骚”者,犹离忧也

    C.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D.厚币委质事楚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3、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秋天的一项是(     

    A.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B.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生代代无穷已 穷已:穷尽,终了

    B. 但见长江送流水 但见:只见,仅见

    C. 此时相望不相闻 相闻:互相传颂

    D. 不知乘月几人归 乘月:趁着月光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冬夜,屋子里暖融融的,这时却来了一个乞丐,乞求到屋里避寒,全家人对他的不情之请都面面相觑,可是母亲慨然应允。

    ②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有纷争消耗,外有强敌觊觎,不绝如缕,危在旦夕,国内外的不少观察家对中国没有一点信心。

    ③某中学“寒门子弟”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在2017年的高考中被清华大学优先录取,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拍手称快

    ④司马谈尝论诸子百家,认为诸子百家学说虽然不同,但天下百虑一致,殊途同归,其所谓“一致”“同归”是指治国安邦。

    ⑤长大后,我们仍然会常常自以为是卖弄着我们的小聪明,在我们的生活圈子里左右逢源,以便顺利实现自己的小欲望。

    ⑥这个小村经过精准扶贫以后,一间间东倒西歪的危房不见了。一片片刺目熏鼻的垃圾不见了,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曾庆存:“我还没有登顶”

    邱晨辉

    即便是站在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85岁高龄的曾庆存,还是那个在科学高峰面前保持谦卑、依旧不愿停下探索脚步的“攀登者”。

    1月10日,当这位满头银丝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时,他和黄旭华,以及此前的屠呦呦、袁隆平、于敏等科学家一起,进入到我国科技领域终身荣誉行列。

    那一刻,第一次听说曾庆存的人,被这个名字背后一连串的科技成果、诸多头衔以及传奇经历所惊叹——曾庆存首创了“半隐式差分法”,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这一工作成为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里程碑。他的一些原创性成果还被国际学者评价为“气象学理论化极重要的篇章”“构筑气象力学必不可少的学术基础”,他本人也被国际气象学界公认为“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享誉全球的大气科学家”。

    他的学术生涯也颇为传奇:1978年,43岁的曾庆存还是中国科学院一名助理研究员,但转眼就被破格提升为研究员。两年后,45岁的他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曾庆存亲手书写长达80万字的《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30万字的《大气红外遥感原理》等大部头,让他“著作等身”;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五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及一项世界气象组织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等奖项,则让他“荣誉等身”。

    如今,再到他摘下这一次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有人说,“曾先生可算是登顶了吧!”曾庆存却不止一次地说,还没有登顶,还没有登顶。

    对于这样的说法,和曾庆存共事多年的同事、学生一点也不意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思雄说,“曾先生对于科学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到现在,他那句‘饿着肚子推公式,越推越新鲜’都让身边的人记忆犹新。”

    曾庆存是广东农家穷孩子出身。按照他的描述:小时候家贫如洗,拍壁无尘。双亲带着他和哥哥曾庆丰——后来成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力耕垅亩,每日往返于田间和学堂。小学三年级期末,老师给曾庆存写下了“天资聪颖,少年老成”的评语。小学没毕业,弟兄俩便参加了百里挑一的“跳考”,直接进入中学读书。

    后来,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当该系安排一部分学生主修气象学专业时,他当即服从安排。“那一年,一场晚霜把河南40%的小麦冻死了,我挨过饿,深有体会。如果能提前预判天气,还会这样吗?”

    从此,他走上大气科学的研究之路。

    说起天气预报,人类最初是“凭经验”,比如古人看云识天——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到了20世纪,科学家发明和应用了气象仪器来测量大气状态,气象学由此进入“科学时代”。后来,有科学家提出数值天气预报模型。

    这是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其中最难的,就是原始方程的算法。拿计算方面来说,原始方程包含需要计算的大气物理变量很多,例如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等,在当时的计算条件下,要想“追上天气变化的速度”将其计算出来,实现真正的“预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曾庆存苦读冥思,反复试验,几经失败,终于从分析大气运动规律的本质入手,想出了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不同过程的方法,一试成功。他提出的,正是著名的“半隐式差分法”。

    那时,这个年仅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想到,他做出的这个成果,后来会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产物——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随即用于天气预报,至今仍在沿用。

    此后,曾庆存全身心投入到科研高峰的攀登之旅:踏足全新的气象卫星领域,提出“最佳信息层”和反演方法,提出人工调控自然环境的理论方法、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控调度实用研究……

    (《中国青年报》2020.1.10有删改)

    1下列对曾庆存人生经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庆存小学没毕业就“跳考”,直接进入中学读书。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服从安排主修气象学专业。

    B.曾庆存20多岁就首创了“半隐式差分法”,成功实现了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该成果至今仍被沿用。

    C.曾庆存43岁时还是中国科学院的助理研究员,但两年后,他便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科学院学部委员。

    D.曾庆存先生在85岁高龄时,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进入到我国科技领域终身荣誉行列。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列举了曾庆存先生的科技成果、诸多头衔,并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其传奇经历,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厚重。

    B.人类最初是“凭经验”来预报天气,进而依靠气象仪器来测量大气状态,后来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天气预报。

    C.曾庆存一开始提出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型并不被看好,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但他在几经失败后终于成功。

    D.曾庆存先生著作等身,荣誉等身,是享誉全球的大气科学家,但却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一直努力攀登。

    3曾庆存先生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乘坐辇车来到秦国的宫人,当初的身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情感表达千回百转,其中巧借“问君”引出旅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出师表》中谈到,若能用好先帝选拔的人才,勤向他们咨询并落实,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虽然生活简朴,却没有产生艳羡他人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庄子《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总书记在《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中讲到,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

    (2)苏轼《赤壁赋》中客人演奏箫乐非常悲哀,他发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难以解决,希望像明月一样永恒,但事实是“_______________”,因此只好“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从视觉上点明了琅琊山草木茂盛之美,“_______________”则从听觉上引出酿酒之泉。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如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指的是“_____”,“退亦忧”指的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自己年少时和男主人公相处时的时光,颇有点“青梅竹马”意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记》中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阿房宫赋》里,杜牧写下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好反映了这个史实。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指出自己求学时并不羡慕一起学习的富家子弟衣着华贵、食物新鲜肥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杜甫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注】①鳣,即鳣鲔:zhān wěi一种鯉鱼;发发:b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并见《毛诗》。②杜酒,即杜康酒;张梨,见《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之子”即这人、这位先生,诗歌开篇便道“之子时相见”,可见诗人与“张氏”已经很相熟了。

    B. 池中鲤鱼很多,游来游去;鹿吃着青草,呦呦鸣叫-----颔联化用诗句虚写张氏居所景象,寓情于景。

    C. “杜酒”一联,几乎口语体,偏又用典故来贴切宾主的姓,含蓄蕴藉,又不失风趣、轻灵。

    D. 酒本是我们杜家的,却要劳您来劝我;梨本是你们张府上的,自然在园中边摘边吃,极言主人的情重。

    E. 本诗虽是一首应酬之作,却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情味与风趣。诗歌直说与用典双管齐下,密合无间。

    2后人评鉴此诗时,认为最后一句“归醉每无愁”应改为“归醉每应愁”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钱 勰 传

    勰字穆父,彦远之子也。生五岁,日诵千言。十三岁,制举之业成。熙宁三年试应,既中秘阁选,廷对入等矣,会王安石恶孔文仲策,迁怒罢其科,遂不得第。以荫尉氏县,授流内铨主簿。判铨陈襄尝登进班簿,神宗称之。襄曰:“此非臣所能,主薄钱勰为之耳。”明日召对,将任以清要官。命权盐铁判官,历提点京西、河北、京东刑狱。

    奉使吊高丽,外意颇谓欲结之以北伐。勰入请使指,帝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乃求吕端故事以行,凡馈饩非故所有者皆弗纳。紫燕岛,王遣二吏追饷金银器四千两。勰曰:“在馆时既辞之矣,今何为者?”吏泣曰:“王有命,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竟却之。还,拜中书舍人。

    元祐初,迁给事中,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导人诉牒至七百。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其人谰曰:“无有。”勰曰:“汝前诉云云,吾识以某字。”启缄示之,信然,上下皆惊咤。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谒吏干请,亦械治之。积为众所憾,出知越州,徙瀛州。召拜工部、户部侍郎,进尚书,加龙图阁直学士,复知开封,临事益精。苏轼乘其据案时遗之诗,勰操笔立就以报。轼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

    哲宗莅政,翰林缺学士,章惇三荐林希,帝以命勰,仍兼侍读。以尝行惇谪词,惧而求去。帝曰:“岂非‘鞅鞅非少主之臣,硁硁无大臣之节’者乎?朕固知之,毋庸避也。”尝侍经幄,帝留与之语曰:“台臣论徐邸事,其辞及郑、雍,小人离间骨肉如此。若雍有请,当付卿以美诏慰安之。”既而雍章至,勰答诏云:“弗容群枉,规欲动摇,朕察其厚诬,力加明辨,夫何异趣,乃尔乞身。”帝见之,谓能道所欲言者。惇因是极意排诋,讽全台攻之,言不已。罢知池州,卒于官,年六十四。

    (选自《宋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荫尉氏县        知:主持

    B. 紫燕岛     次:驻扎

    C. 王有命,归则死     徒:徒步

    D. 一人又至,呼之曰     诘:责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勰字穆父,彦远子也    判铨陈襄尝登进班簿,神宗称

    B. 外意颇谓欲结之北伐    老吏畏其敏,欲困

    C. 主薄钱勰之耳     积众所憾,出知越州

    D. 此非臣能     帝见之,谓能道欲言者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钱勰任流内铨主簿期间,虽然官职卑微,但能力很强,业绩突出,引起了宋神宗的注意。宋神宗召见了他,当面表示要授予他品级较高的官职。

    B. 钱勰出使高丽,高丽国王多次送重金给他,但均被钱勰拒绝。在回国的路上,高丽国王又派使者飞奔而至,一定要送给钱勰四千两金银,钱勰坚决不受。

    C. 钱勰出任开封知府,开封府老吏便给他来了个下马威,找人告状,诉状多达七百份。钱勰随来随审,剖决如流,无人能浑水摸鱼,众人都很敬佩他。

    D. 宋哲宗继位后,钱勰出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他言辞间对章惇很是不敬。章惇嫉恨,背地里发动御史们不断弹劾他,钱勰因此罢官,贬至池州。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乃求吕端故事以行,凡馈饩非故所有者皆弗纳。

    (2) 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谒吏干请,亦械治之。

    (3) 苏轼乘其据案时遗之诗,勰操笔立就以报。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发展成长的最有力原则在于人的选择。

    ——艾略特

    人们常常以为拒绝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卫,殊不知它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毕淑敏

    越是主动的选择,对选择者来说就越不容易,因为他要为这选择的后果负全部的责任。

    ——王晓明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