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焦炙(zhì) 俯瞰(kàn) 络绎不绝(yì)
B. 隧道(suì) 拾阶(shí) 皑皑白雪(ǎi)
C. 妩媚(méi) 巉峻(chán) 纷至沓来(tà)
D. 穹顶(qióng) 颠簸(bǒ) 瞬息万变(shuì)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沸腾(fèi) 优雅(yǎ) 掠过(lüě)
B. 敦煌(dūn) 翘首(qiào) 慷慨(kǎi)
C. 屏息(bǐng) 绷直(bēng) 衬着(chèn)
D. 悄然(qiǎo) 刹那(shà) 瞬间(shùn)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B.李丽的这篇作文构思新颖,语言流畅,在全校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C.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4、下列关于《平凡的世界》的人物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少安自强不息,立志改变乡村贫困的面貌,在妻子贺秀莲的支持下,二人开办砖窑,一路顺风顺水,成了村上的“冒尖户”。
B.田润叶与李向前青梅竹马,婚姻幸福。李向前车祸致残后意志消沉,是田润叶用自己的行动去怜爱、支持,帮助李向前走出困境。
C.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恋爱,纯真甜美。一场洪水残忍地终结了这段感情,历经痛苦的孙少平最终选择回到煤矿,在平凡的世界中继续生活。
D.“偷手帕”事件败露后,郝红梅与顾养民分道扬镳,郝红梅和高中同学金波偶遇,金波不顾家庭反对与郝红梅结婚。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折戟沉沙铁未销”一句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淡。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不平淡”之处。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6、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2)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___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5)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春”字的古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1】《红星照耀中国》是________国的记者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______》。
【2】书中写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请你根据下面材料,写出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
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
B.他上街不带警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碗“雪花”面
①那天,是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雪下得不大,但天气却极寒,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我掐着父亲快下班的点儿,煮上了面条。
②门外街上修鞋的瘦大叔又来出摊了,我从厨房找了一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面条,还在上面放了几块咸菜,端到了瘦大叔面前说:“今天太冷了,请您吃碗热面条暖和暖和。”瘦大叔放下手中的活计,客气地说:“不用不用。”但我哪里容得他拒绝,直接将热面条放在他的三轮车上,边往回走边说:“吃吧,吃完了我再给您盛,家里还有呢。”
③不一会,父亲骑车回来了,听我说了这事,忙折回去,请瘦大叔来家里吃,说外面天冷。瘦大叔笑着说:“没事的,我天天在外面吃饭习惯了。我昨天收的鞋子多,没修完,带回家修了,答应人家今天还来这里出摊,让人家来这里取鞋,中午下班时间来取鞋子的人多,我不能离开鞋摊。”
④父亲见他这么说,便不再继续邀请,转身回家,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自己则盛了一碗面条,盛了一盘菜,他要到外面和瘦大叔一起吃饭去。父亲这是犯了哪门子邪,这么冷的天,要和瘦大叔在街上吃饭?只见父亲把一瓶酒装口袋里,又揣了两个酒盅,一手端面一手端菜,大步走出了屋门,走进漫天飞雪里。我只好赶紧搬着小桌子紧随其后。
⑤瘦大叔见父亲非要和他喝两盅,也不好再拒绝。那天父亲和瘦大叔一边吃面条一边碰杯喝酒,雪花飘落在他俩身上、脸上、饭碗里、酒盅里,两人依然吃得开心,喝得尽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是多年不见的旧友呢。
⑥晚上父亲下班后,我又问起父亲中午在外面与瘦大叔喝酒吃饭的事儿,父亲打开了话匣子,说了一段往事……
⑦父亲年轻时推着小车去二百里远的外县买石灰,走时奶奶给父亲准备了两顿饭的干粮和水,等买上石灰,往回赶时,却发现干粮袋和水壶都忘在了石灰厂,已经走出五里路,推着车子回去取是不现实了。半路父亲又饿又渴,便敲开一户人家找水喝,男主人出来,听说父亲将干粮和水都弄丢了,忙邀父亲去家里一起吃饭。父亲落座,女主人给父亲盛了一碗手擀面,又递给父亲一个菜窝窝。说是面,其实里面没有多少面,面汤稀得能照出人影来。菜窝窝也是野菜多,玉米面少。女主人说,面有点少了,很是过意不去。
⑧父亲说,那顿饭虽然吃得不好,但受到了客人的待遇,若人家递给父亲一个菜窝窝让他站在外面吃,父亲便有种乞讨的感觉。这让父亲很感动。这么多年一直没忘记。
⑨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了,他是把瘦大叔当亲人当朋友,陪他风雪中吃一碗面是情义。后来,父亲和瘦大叔成了朋友。事情过去多年了,瘦大叔每次来我家,总会提及那年冬天他和父亲雪地里喝酒吃面的场景,那碗面让他吃得热气腾腾,寒意全无。
⑩父亲说得对,一碗“雪花”面,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03-24,作者马海霞,有改动)
【1】本文围绕一碗“面”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我”给修鞋的瘦大叔送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回忆年轻时的吃面经历
【2】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
(1)事情过去多年了,瘦大叔每次来我家,总会提及那年冬天他和父亲雪地里喝酒吃面的场景(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只见父亲把一瓶酒装口袋里,又揣了两个酒盅,一手端面一手端菜,大步走出了屋门。(从人物描写角度)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5】结合全文,分析第⑩段的作用。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超燃”“燃爆了”“燃文”“燃创意”……不知不觉间,“燃” 成为流行词。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
请以“找到自己的燃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内容不空洞,有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学校和师生姓名,并用规范汉字书写。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