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孙权令诸葛瑾入川讨伐荆州未果,鲁肃为孙权所迫,设鸿门宴邀请刘备过江,欲逼还荆州。刘备单刀赴会,以其非凡的胆识,挫败了这一谋划。
B.《水浒传》中写李逵回家探母的路上,忽遇一自称为黑旋风的强盗。李逵定睛一看,只见那人面黑如炭,如烟熏火燎一般,手持两柄大斧,倒也威风凛凛。李逵大怒,“眼见得是冒俺之名,坏俺的名声了”,便一斧杀了他。
C.《西游记》中孙悟空不满弼马温这个不入流的官职,于是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旗帜,后来再入天宫又偷吃了仙桃,扰乱了蟠桃会,吃光了太上老君的金丹。
D.《红楼梦》中,黛玉接过宝玉递来的扇子,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当黛玉说“乏了,明儿再撕”时,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未来,我们还将从“双脚丈量”到“扶摇直上九万里”,去拥抱星辰宇宙!
①让出行体验更方便、快捷、舒适、温暖,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仅“说走就走”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话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重承诺
③而且“走得舒适优雅惬意”,真正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长,我们不仅有意愿更有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
⑤而“美好出行”作为“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也应是话中之意
A.④①③⑤② B.②④①③⑤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企盼(qǐ) 笑涡(wō) 磅礴(páng) 众目睽睽(guí)
B.冠冕(guàn) 洗涤(dí) 记载(zǎi) 殚精竭虑(dān)
C.追溯(sù) 瞥见(piē) 燎原(liáo) 自吹自擂(léi)
D.聪颖(yǐng) 驰骋(chéng) 缅怀(miǎn) 喟然长叹(ku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 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C.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即将各奔东西,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的欢声笑语都那么令我耿耿于怀。
B.我国传统工笔画崇尚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如唐代盛行的花鸟画,需将禽鸟活跃之态、野芳吐艳之姿描绘得栩栩如生,方为佳作。
C.5月23日,越剧《红楼梦》在昆明剧院开演,艺术家们高超的技艺令台下戏迷时笑时泪,不能自已。
D.季羡林老先生在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等领域著作等身,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饮茶之时有儿童在旁哭闹,或粗蠢妇人在旁大声说话,或自命不凡者在旁高谈国是,十分败兴,也正如在雨天或阴天去采茶一般糟糕。
②德昆西说的话很对,他说:“茶永远是聪明的人们的饮料。”但中国人更进一步,视它为风雅隐士的珍品。
③照道家的说法,露水实在是天地在夜间和融后的精英。
④因为必须天气清明的清早,当山上的空气极为清新,露水的芬芳尚留于叶上时,所采的茶叶方称上品。
⑤茶之为物,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人生的世界。
⑥一个人在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方真能领略到茶的滋味。因为茶须静品,而酒须热闹。
A.②⑤①④③⑥ B.⑥⑤①④③② C.②⑥⑤①③④ D.⑥①④③⑤②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千年书院经时间打磨,其永恒的智慧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我们应 , , , , 。
①让书院在新时代中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
②守住书院根脉
③古为今用,去芜存菁
④呵护书院历史
⑤激活书院文化
A.①④⑤②③
B.②①④⑤③
C.②④⑤③①
D.①③④⑤②
8、菱溪石记
[宋]欧阳修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①时贵将,与杨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悴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注释)①伪吴:唐末杨行密在淮南一带称王,刘金为其大将,后世称其政权为“伪吴”。
菱溪大石(节选)
[宋]欧阳修
新霜夜落秋水浅,有石露出寒溪垠。
苔昏土蚀禽鸟啄,出没溪水秋复春。
溪边老翁生长见,疑我来视何殷勤。
爱之远徙向幽谷,曳以三犊载两轮。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溪旁人见其可怪(责怪) B.而乃能知爱赏奇异(可爱)
C.予感夫人物之废兴(废弃) D.况欲长有此石乎(长久)
【2】文中圆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
B.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
C.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
D.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
(2)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4】《菱溪大石》前四句对大石的描写,流露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5】欧阳修告诫好奇之士“何必取而去也哉”,为什么自己又“曳以三犊载两轮”呢?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9、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①月,闺中②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③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④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⑤,双照⑥泪痕干?
注释:①天宝十五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便于八月离家北上延州,意欲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诗人望月思亲,写下了这首诗。②闺中:指诗人的妻子。③解:懂得。④清辉:月光。⑤虚幌:透明的窗帷。⑥双照:共照两人。
【1】请对“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进行赏析。
【2】“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10、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②由乡村教师梁俊及其学生们吟唱了这首诗,感动了许多人。③这首诗歌________动人,__________人们从中看到了曾经弱小却不停奋斗的自己。④虽生而若苔,却能不懈努力,绽放自己的风采。⑤这是梁老师及其学生们的经历,也是所有人的经历。
(1)第②句中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
(2)请在第③句横线上填写一对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
(3)第⑤句画线部分表意过于绝对,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___________。
1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④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⑧苏轼《水调歌头》中表现地位、业绩超出常人时寂寞孤独的心声的句子是:________。
(2)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后四句。
12、阅读名著《水浒传》两个选段,探究其语言上的特色。
【片段一】
吃到酣里,也有唱的,也有说的,也有拍手的,也有笑的。正在那里喧哄,只听得门外老鸦哇哇地叫。
【片段二】
(背景:武松被发配孟州,在牢房不肯贿赂差拨。)差拨首:“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事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
特色: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的雨
侯志明
①对我这样一个在荒漠草原出生并长大的人来说,A 。
②成都的雨完全不同于家乡的雨。除夏季的极端天气外,多数时候是润物无声的小雨。
③在我的家乡,年降雨量在一百三十毫米左右,雨是相对稀缺的资源。【甲】一滴雨下来,无论是经过树梢还是穿过空气,都会在泥土中滴出小小的坑,大如纽扣,小似黄豆。即使滴在石头上,也要带上泥土的印迹。或许这是雨的踪迹吧,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次我们下得不少呢!”
④成都的雨不是这样的。成都一年的雨量,几乎是我家乡的十倍。雨中没有尘土,每一滴雨落到地上,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
⑤家乡的雨总是和冷空气裹在一起,下着下着,雨就变成了冰雹;也总是和风裹在一起,所谓风雨交加,形容家乡的雨很是贴切。成都偶尔也会有疾风暴雨,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⑥家乡的雨,经常雷声大雨点小。有时候浓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要下雨,却只滴了几滴,就随风而去,无影无踪。如果说家乡的雨是急就的,那成都的雨就是充分酝酿的。先把云彩一块一块地铺开,一层一层地摞起,再慢慢地下。或许正是因为准备充分,所以雨一下就是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
⑦在成都的雨中漫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你会看到挂在尖尖青草上的雨滴,那样晶莹剔透;【乙】你会看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落在花上的雨滴,几乎都是一串而不是一滴。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
⑧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来就没有要停的意思。成都的市民早已熟悉成都的雨的习性,经常不等雨停就走出家门。他们会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漫步,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品茶、打望、摆龙门阵。成都的雨温柔绵软,即使冬天也没有多少冷意。细雨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也不像往常那么夺目耀眼,紧张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
⑨细雨中,成都的乡村也会展示出油画般的美景。农家人站立在雨中,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点缀在花草中。这让人不禁想到王建的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
⑩如果没有在成都雨中漫步的经历,那么是无论如何都读不懂成都的这种诗意与情调的。这种诗意与情调,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
⑪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若问为什么?答,这里既宜居又宜业,既有很多好吃的又有很多好玩的。而我却以为这样的答案不够完整,至少还得加上一句:成都有诗意有情调。当然,包括这雨中的诗意与情调。
⑫B 。
【1】阅读第⑦~⑨段,分别概括能体现成都“诗意与情调”的几个画面。
【2】请从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甲】一滴雨下来,无论是经过树梢还是穿过空气,都会在泥土中滴出小小的坑,大如纽扣,小似黄豆。即使滴在石头上,也要带上泥土的印迹。
【乙】你会看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落在花上的雨滴,几乎都是一串而不是一滴。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
【3】请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A、B两处,并说明理由。
①成都的雨是别致的。
②成都的雨是恰到好处的,让整座城市浸染在诗画里,令人陶醉。
A处应填__________ ;B处应填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从中分别读出了什么情味。
【甲】农家人站立在雨中,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点缀在花草中。这让人不禁想到王建的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
——《成都的雨》
【乙】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昆明的雨》
14、阅读《匠心之道守破离》,完成第下面小题。
匠心之道守破离
刘根生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草婴和贺友直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生动的诠释。善于“守破离”,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甲】,这种坚定的气质和不懈的追求,成就了工匠的辉煌。
④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乙】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 【丙】。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选自2016年7月2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日新者必日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③—⑤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3】阅读文章,联系实际,谈谈“匠心”给你带来的启示。
15、按要求作文
请以《那天,阳光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3)书写工整,标点规范。(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