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红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该小说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包括出版《挺进报》、组织罢工和罢课、粉碎反动派炸毁城市的阴谋等。
B.书中塑造的江姐既有作为妻子的丰富感情,又有作为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是无产阶级真善美的化身。
C.书中故事扣人心弦,齐晓轩领导的“绝食斗争”是狱中斗争的高潮。
D.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如成岗被注入“诚实剂”时的思绪,充分展示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世界。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恨之人骨的。
B. 每一朵盛开的花如同船舱鼓鼓的,是忍俊不禁咧开了嘴笑着的胖娃娃。:
C. 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D. 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B.《金色花》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泰戈尔,他的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园丁集》《飞鸟集》。
C.《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D.“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老子、庄子等都是对古代先哲的尊称。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作家。
B.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本册所学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其中。
C. 《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 《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消耗(hào) 附和(fǔ) 拼凑(còu) 大相径庭(jìng)
B.钦差(qīn) 狭隘(ài) 惩诫(jiè) 骇人听闻(hài)
C.纯粹(cuì) 怂恿(sǒng) 羞却(qiè) 人迹罕至(hǎn)
D.气概(gài) 庇护(bì) 畏惧(jù) 不求甚解(shèn)
6、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B.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益的梨花林里漫步。
C.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D.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看着她那滑稽的模样,大家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B.自从他在那儿讲故事起,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和花枝招展的小姑娘都被吸引了过去。
C.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工作。
D.在众目睽睽下,一向害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於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於汝,而忘之耶?”
(苏轼《黠鼠赋》)
(注)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嗲嗲(jiāo)聱(ā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意将隧入(______) (2)其一犬坐于前(______)
(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______) (4)使童子烛之(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
B.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不啮而啮
D.其一犬坐于前/屠乃奔倚其下
【3】翻译下列句子。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2)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4】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甲乙两文故事情节加以分析。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唯闻女叹息。(北朝民歌《木兰诗》)
(2)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节选自朱自清《春》)
(二)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节选自刘湛秋《雨的四季》)
(三)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节选自冰心《荷叶·母亲》)
(四)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1】请分别概括四个文段中雨的特点。
文段 | 雨的特点 |
(一) | ① |
(二) | ② |
(三) | ③ |
(四) | ④ |
【2】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2)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3】从修辞的角度,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2)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4】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格中(二)(三)文段中因雨而蕴含的情感。
文段 | 蕴含的情感 |
(一) | 对安静而和平的春雨农耕夜的喜爱 |
(二) | ① |
(三) | ② |
(四) | 对祥子在暴雨袭击中艰难讨生的深切同情 |
【5】下列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特点。
B.文段(二)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侧面烘托出春雨的特点。
C.文段(三)反复写雨势之大,属于环境描写,渲染烘托出母爱的主题。
D.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所写“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之景,完全切合文段(四)所描绘的雨景。
11、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后面小题
歪儿
冯骥才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不单需要快速、机敏,还带着挺刺激的冒险滋味。它的玩法又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可是就在他四处去捉那些藏身的孩子时,冷不防从什么地方会蹿出一人,“啪”地将罐儿叮里当唧踢得老远,倒霉,又得重新开始……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
③歪儿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担;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像是父子俩。他母亲是苏州人,四十岁才生下这个有点畸形的儿子,取名叫“弯儿”。我们天天都能听到她用苏州腔呼唤儿子的声音,却把“弯儿”错听成“歪儿”。也许这“歪儿”更像他的模样。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要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是就为我发明的,我的个子比同龄的孩子高一头,腿也几乎长一截,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谁也甭想逃脱我的追逐。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⑤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快快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操着纯粹的苏州腔朝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⑥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⑦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而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1】文章记叙了一个因游戏而发生的风波,随着事件的发展,“我”对歪儿的感情(或态度)发生了变化,请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 | “我”的感情(或态度) |
(1) | 戏弄嘲笑 |
歪儿挨骂 | (2) |
(3) | 深深内疚 |
歪儿回到我们中间 | (4) |
【2】第④段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我”踢罐电报时的表现,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3】请赏析第③段中的划线句子。
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你对全文的结尾句“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的理解。
【5】结合本文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对“朋友相处之道”的看法。
[链接材料]
“喂,等等我。”我哑着嗓子说。
“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他们中的一个说道,其他的则哄堂大笑。
“但是我不能……我……”这句话刺激了他们,他们开始嘲笑我,发出嘘声,然后继续向上爬,这样他们就可以从崖顶绕道回家。……
“全看你自己了。”杰里看起来很担心,但最后还是和其他孩子一起了。……
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暮色中……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
(摘自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12、作文(1)题目:你是我的偶像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