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说到汉字的起源,我们会想起结绳的故事。 据说现代也还有结绳纪事的民族。
①中国上古所谓结绳,不知能像“基波”那样复杂否;
②这故事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
③秘鲁所用的绳,
④有各种不同的高度与厚度。
⑤众绳错综变化,
⑥所打的绳结,
⑦有各种不同的颜色;
⑧可以代表思想。
⑨不能说是古人捏造出来的故事。
⑩据说秘鲁古代也有类似的办法,叫做“基波”(quippos),
⑪但至少结绳的事是有的,
A.②⑨⑪⑩①③⑧⑦⑤⑥④
B.②⑩③⑦⑥④⑤⑧①⑪⑨
C.⑨②⑩③⑤⑥⑦④⑧①⑪
D.⑨⑩①②⑪③④⑤⑦⑥⑧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再回头看去,这些自在无羁的温情的文字,看着看着就让人心里生出煦煦如拂的感觉,如坐春风。
②为了完成教育学会的换届工作,大家坚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做了大量具体而微的准备工作,确保了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③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难以预料,用安之若素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往往会享有一片安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④消费者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仍是服装的标识鱼龙混杂,如将化纤衣物标注成纯棉的,羊绒等实际成分与标签不符等。
⑤今天,市政府召开关于建设文明城市的座谈会,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就相关事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精练的笔触,惟妙惟肖地把一般人容易忽视或遗忘的自然景色图画般地再现出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A. ①⑤⑥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④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读书多,见识广,讲起道理来滔滔不绝,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个大能人,但是也有人认为他如果为人、做事能够踏实点就更好了。
②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但相关史书并没有留下有关他的详细记载,人们只能从前人的闲言碎语中了解他。
③这个人学术研究的能力差,攀龙附凤的本领却很大,一天到晚只想着如何升官而不努力工作。这样的人,能得到重用吗?
④尽管谈判非常顺利,但我们还得小心谨慎,避免节外生枝,因为和我们谈判的那个人是非常难缠的,信用似乎并不好。
⑤一个夹在数个大国之间的弹丸小国,却能够左支右绌,如鱼得水,这得益于该国领导集团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智慧。
⑥随着国学热的渐趋升温,各种国学读物大量涌现,令人自顾不暇。这股热潮如果能够持续下去,必将提升人们的国学素养。
A.②③⑤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①③④
4、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可得闻与 ④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⑤入则无法家拂士 ⑥非恶其声而然也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若火之始然
A.①②⑤⑥⑦⑧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⑦⑧ D.②③④⑤⑦⑧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fúyǐ) 薄言(báo) 掇拾(duō) 辍学(chuò)
B.捋袖子(luō) 袺之(jié) 襭之(xié) 采撷(xié)
C.阴霪(yín) 场圃(pǔ) 村酤(gǔ) 牛牯(gǔ)
D.炊饼(chuī) 了事(liǎo) 闭廪(lín) 凛冽(lǐn)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思危:皓首穷经情满腔
1935年,成思危出生于北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两岁的成思危随全家到达香港。面对破碎的山河,父亲成舍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之余经常咏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对幼年的成思危言传身教。
聪颖好学的少年成思危从小饱读诗书。鲁迅、巴金、茅盾等著名进步作家的经典著作更是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里觉慧的形象成为少年成思危的榜样和心中的偶像。他曾写下“不羡纨绔逐声色,敢凭愚顽补苍天”的诗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广州解放后,满怀报国理想的成思危毅然决然地抛弃优越的家庭生活1951年7月的一天,成思危带着简单的行装,跨过罗湖桥,回到了内地。
成思危到广州以后,进了叶剑英当校长的南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省总工会,后又在民船业工作一年。船民们生活环境的恶劣深深震撼着成思危年轻的心。他深切感到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于饱受战争创伤的祖国是多么重要。结束在民船业的工作后,成思危被选送到华南工学院学习,后又转到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化工研究院工作。1960 年,年仅 25 岁的成思危就担任了研究室的副主任,主持研究工作。当时,广泛应用于核能、火箭、冶金、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化学元素硼和硼化物被西方国家列入对新中国的禁运名单。刚刚进入科技领域的成思危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潜心于对这一新领域的探索之中。他担任过专题组组长等职务,翻译了大量有关资料和论著。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的硼砂产量已达数万吨,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可以大量出口。除了进行硼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思危还主持全国磷资源开发系统研究等科研项目,还指导了汽车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他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文革”期间,由于有海外关系,成思危被免掉了研究室主任的职务,从事一般科研工作,还当了几个月的锅炉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不愿浪费宝贵的时间。这期间,他继续攻读数学、化学、锅炉学等书籍,自学了法、德、日3门外语,还巩固和温习了英语和俄语。
“文革”结束后,1981年,成思危做出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又一个重大抉择,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研究院学习管理学。这一年他46岁。一些好朋友劝他:资本主义的管理玩意学了也没用,不如趁着在化工界已有的名气去海外镀个金。成思危却认为,中国的科技固然落后,但管理更加落后,没有好的管理,再好的科技人员也发挥不了作用。所以他毅然决然选择了管理学。
刚到美国时,连股票都没有见过的他,上美国的资本市场课时,常常听得满头雾水。美国学生用两个小时看完的资料,他得抱着字典花几天功夫。虽然困难重重,成思危还是坚持着。留学第一年他就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并赢得美国经济研究及教育基金会奖学金。他用一年三个学季再加上两个假期,念完了六个学季的课。凭着一股韧劲和勇气,成思危两年后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当他把最后一学期的成绩单给他从台湾赶来已八十多岁高龄的老父亲看时,成绩单上是三个A一个A+。一生都不肯轻易表达情感的老父亲也喜不自禁:“没想到你50岁的人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
1984年成思危学成归国后,做了大量的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学术报告和讲座,向国人推介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年底,已近60岁的成思危准备退休去教书。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孙起孟动员无党无派的成思危加入民建。孙对陈说:“你在全国政协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但是这些建议最高层根本听不到,你想,一年中有多少政协委员在发言,领导不可能都看到都听到。但是,你如果作为一个党派发言,那就有机会把你的意见传达到最高层,你不是想报效祖国吗?这是最好的方式。”这一番话成功地打动了成思危,让他成为民建一员,后来又成为民建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这就是后来被认为引发了一场高科技产业新高潮的一号提案。成思危为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奔走呼号,尽心竭力。如今,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已拥有 360 家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超过1206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获得风投资本的国家。他本人也被媒体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对此,成思危表示过誉了,他只愿意说他是中国风险投资的积极推动者。
在自己的众多头衔里,成思危说只有学者是永远的。不改学者本色的成思危更寄望科技工作者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更多地从国家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去选择研究课题,成思危说:“不说空话、套话,更不能说大话、假话,一定要讲真话、实话。”
(摘编自龙巧玲、丁丹《成思危:皓首穷经情满腔》)
【相关链接】
①2011年,71岁的成思危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每天凌晨6时许起床,午夜方寝,节假日和晚间都在学习。“我从不懈怠,做了十年的副委员长,从未去北戴河度过一次假。”
②成思危对凤凰卫视的主持人吴小莉说:“我觉得我能扮演的角色,就是能够用我的知识,用我的思想,提出各种建议和意见,来促进国家的发展。”他还援引了孟德斯鸠说过的那句话:“如果我的思想能够影响到很多人的话,我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
③领导民建中央的 11 年中,成思危作出了许多决策。他说:“尽管这些决策还有一些不够完善之处,甚至可能影响到个别地方组织和某些同志的利益。但我敢向大家保证,这些决策都是出自公心,都是为了民建事业的大局而作出的。”
(以上均摘选自杨瑞春、张立《解读成思危政治人生:治学从政摸着良心过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成思危16岁时毅然抛弃家庭,从香港回到内地,这时的他就像巴金先生笔下的觉慧一样,热情冲动,为了理想义无反顾。
B. 民船业的一年工作让成思危上了最好的社会大学,使他在身心得到洗礼的同时,对祖国的发展命运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C. 46岁时,在化工业颇有建树的成思危到美国学习管理学,其中有兴趣变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出于对国家发展全局的考虑。
D. 成思危临退休时从学者步入政坛,担任民建中央主席,他发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希望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能够达至国家高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不羡纨绔逐声色,敢凭愚顽补苍天”的诗句展现了成思危心怀天下、立志济世的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B. 成思危是我国化工工业的科研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他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奖,为我国化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 文中不惜笔墨写吝于情感表达的成父对成思危管理学成绩的肯定,从侧面表现了成思危在美国学习时期的韧性和勇气。
D. 治学与从政在成思危的身上并不冲突,但是他显然更看重自己的学者身份,因此始终不改自己的学者本色与学人风骨。
E. 成思危的一生充满了选择和转折,在时代洪流和个人理想抱负的共同作用下,他最终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标题中“皓首穷经情满腔”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借用典故向晋武帝表达自己尽孝之后必将尽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告诉求教者自己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茂盛,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中,“美人”既是美好的形象,又是寄寓美好理想、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载体,频频出现在文人笔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蚯蚓因为用心专一而行动自由。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国家危在旦夕、个人命运坎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________,________?(《论语》)
(2)渔舟唱晚,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花自飘零水自流。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2)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
(5)________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6)关顾雎鸠,_______________。(《诗经 关雎》)
(7)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
(8)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______。(屈原《国殇》)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中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两句从时空角度着笔,将老病孤愁的情感融入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
(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__,____”两句给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青门饮·寄宠人
时彦
胡马嘶风,汉旗①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②,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醉里秋波,梦中朝雨③,都是醒时烦恼。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注]①汉旗:代指宋翱旗帜。②香鸭:鸭形香炉。③朝雨:出自宋五(高唐赋)中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马嘶风,汉旗①翻雪”写风雪交加,呼啸的北风声中,夹杂着胡马的长嘶,真是“胡马依北风”,使人意识到这里已离边境不远。
B.上片“星斗”之后句,星斗横斜、灯芯延烧、烛泪成冰等意象展现出空间的转换、时间的推进,衬托词人相思之苦。
C.下片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委婉曲折的笔触勾勒出那位“宠人”的形象。作者以“宠人”的各种表情和动态来直接表达不忍分离的心情。
D.全词上片笔法壮阔,笔力苍劲;下片则委婉细腻,情意缠绵。语言疏密有致,刚柔相间,表达情感深挚真切动人。
【2】古人写伤离的怀人之作,通常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哀婉之辞结束,但本词的写法却不同一般,请结合词作最后两句具体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守敬字若思,河北邢台人。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大父荣,通五经,精于算数、水利。时刘秉忠、张文谦、张易、王恂同学于州西紫金山,荣使守敬从秉忠学。
中统三年,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每奏一事世祖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授提举诸路河渠。
至元元年,从张文谦行省西夏。二年,授都水少监。守敬言:“金时,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卢沟一支东流,穿西山而出,是谓金口。其水自金口以东,燕京以北,灌田若干顷,其利不可胜计。兵兴以来,典守者惧有所失,因以大石塞之。今若按视故迹,使水得通流,上可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广京畿之漕。”又言:“当于金口西预开减水口,西南还大河,令其深广,以防涨水突入之患。”帝善之。十二年,丞相伯颜南征,议立水站,命守敬行视河北、山东可通舟者,为图奏之。
二十八年,有言滦河自永平挽舟逾山而上,可至开平;有言卢沟自麻峪可至寻麻林。朝廷遣守敬相视,滦河既不可行,卢沟舟亦不通,守敬因陈水利十有一事。帝览奏,喜曰:“当速行之。”于是复置都水监,俾守敬领之。帝命丞相以下皆亲操畚锸倡工,待守敬指授而后行事。
先是,通州至大都,陆运官粮,岁若干万石,方秋霖雨,驴畜死者不可胜计,至是皆罢之。三十年,帝还自上都,过积水潭,见舳舻敝水,大悦,名曰通惠河,赐守敬钞万二千五百贯,仍以旧职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事。守敬又言:于澄清闸稍东,引水与北坝河接,且立闸丽正门西,令舟楫得环城往来。志不就而罢。三十一年,拜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
大德二年,召守敬至上都,议开铁幡竿渠,守敬奏:“山水频年暴下,非大为渠堰,广五七十步不可。”执政吝于工费,以其言为过,缩其广三之一。明年大雨,山水注下,渠不能容,漂没人畜庐帐,几犯行殿。成宗谓宰臣曰:“郭太史神人也,惜其言不用耳。”七年,诏内外官年及七十,并听致仕,独守敬不许其请。自是翰林太史司天官不致仕,定著为令。延祐三年卒,年八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每奏一事/世祖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授提举诸路河渠
B.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每奏一事/世祖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授提举诸路河渠
C.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每奏一事/世祖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授提举诸路河渠
D.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每奏一事/世祖叹曰/任事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授提举诸路河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成年时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用来称平辈或尊辈。
B.奏,指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也指臣子上帝王的文书。
C.京畿,此词出现于东汉,指位于国之中央的都城,后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D.漕运,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是古代专门用来运送军粮的方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守敬自幼与众不同,家庭有学术氛围。郭守敬从小就跟一般孩子不同,不喜欢玩耍游戏;他的祖父熟悉五经,精通数学与水利。
B.郭守敬精研水利,提议很有见地。他多次向朝廷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如按照旧例拓宽河道,开挖分水渠以防涨水时洪水冲入京师。
C.郭守敬历经几朝,颇受皇帝赏识信任。郭守敬多次受到皇帝的夸奖;皇帝还下令官员们带头参加劳作,等待郭守敬的安排行事。
D.郭守敬深受朝廷倚重,无法退休。郭守敬曾任都水少监、昭文馆大学士等官职,还多次受派遣去地方视察;司天官不退休的规定也因他而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十年,帝还自上都,过积水潭,见舳舻敞水,大悦,名曰通惠河。
(2)明年大雨,山水注下,渠不能容,漂没人畜庐帐,几犯行殿。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几年,娱乐圈明星着实盘踞在公众的视线里,热度持续不降。歌手姚贝娜辞世、Angelababy的2亿婚礼、王宝强离婚事件、李云迪八卦恋情……孩子们追星,粉丝们偶像崇拜,媒体大肆炒作,连篇累牍地挖掘各种八卦消息。而遥感地理学家李小文、量子通信领导者潘建伟、药学家屠呦呦、基因修复者刘如谦、青藏高原守护人姚檀栋……他们或遨游太空,或潜行宇宙,或拯救生命、或守护冰川……这些我们又关注了多少呢?
有人说追捧明星是因为明星更接地气,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也有人说过于关注娱乐圈偏离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导向,应该把镜头的焦点放到那些真正为社会、为国家默默奉献、创造价值的人们身上。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