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实行供给侧改革,必须对赋闲的人员进行转岗新技能培训。
B. 在校庆会议上,老校长神采奕奕,没有一点60多岁人的颓唐之气。
C. 看着眼前张张笑脸和一枚枚奖章,她不禁触目伤怀,喜极而悲。
D. 重阳节,走路蹒跚的爷爷,坚持户外活动1小时。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羁绊(jì) 缄默(jiān) 龟裂(jūn) 翕忽(xī)
B.幽悄(qiǎo) 闭塞(sāi) 怡然(yǐ) 篆章(zhuàn)
C.翩然(piān) 狩猎(shòu) 戛然(gā) 窈窕(yǎo)
D.斡旋(wò) 褶皱(zhě) 俨然(yǎn) 寤寐(wù)
3、以下是小明阅读经典作品的感受,请你从中帮他找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通过阅读明清小说,让我感受到了经典作品的价值。
B.经典作品宣扬和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C.《三国演义》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礼贤下士的君主——刘备;《西游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武功高强、嫉恶如仇的大师兄——孙悟空;《红楼梦》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大智若愚的农妇——刘姥姥……
D.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
4、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研究学术不可缺少, 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 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 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因为 所以 不仅 而且
B.不仅 而且 或者 或者
C.不是 而是 不论 还
D.不但 而且 不论 还
5、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为了更精准地理解这首诗,同学们准备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拍摄小视频,并设计了镜头脚本,请你根据提示,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镜头脚本设计(部分) | ||||
作者 | 景别 | 摄法 | 整体画面 | 预期拍摄效果 |
王勃 | 远景 | 将从高处俯拍和远景拍摄相结合 | 长安城(送别之地)被辽阔的三秦之地辅卫着,然后将镜头引向杜少府即将赴任的风烟迷蒙的蜀州。 | ____________ |
【2】有同学认为从该诗颈联和尾联传达出的情感来看,诗人的情绪急转直下,所以在朗诵时应该用缓慢、低沉的语调读出伤感之情,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
6、默写。
(1)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2)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5)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6)《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气氛凝重而战斗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要避开喧嚣,不必归隐山林,精神超脱,也能进入幽避旷远之境,就像陶渊明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春望》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花鸟之物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时伤世的情感。
7、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一边和A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文章中的A指的是________。在作者与他的接触中,作者认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①地球上有很多水,从外太空看,就好像是一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②我们先说一下水的形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合成一个水分子,而氧原子和氢原子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都有水,甚至星际尘埃物质也有水分子。所以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可能是气态的。
③当然,在最初的时候,地球上的水并没有现在多,那么,这些水主要来自哪里呢?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发布报告,宣布在小行星带靠近木星轨道的位置发现了彗星族群,他们推测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水的来源。
④小行星带在开始形成的时候,在距离太阳2.7天文单位的地区,形成了一条温度低于水的凝结点线——雪线,在这条线之外形成的星子能够累积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并凝结成冰。在小行星带生成的彗星都在这条线之外。这些彗星受到外围木星强大力场的影响,开始在太阳系游荡,一旦来到地球轨道附近就会被地球捕获,彗星彗尾上的水蒸气也会一并被捕获,这样就带来了大量的水。由此,这些彗星就成为影响地球水形成的主要因素了。
⑤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首先提出这种观点的科学家托维利,他认为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原子核,这些原子核与地球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这种通过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以雨、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成为了地球上水的来源之一。据估计,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几乎产生1.5吨这种“宇宙水”,在地球45亿年的历史中,形成了67.5亿吨。然而与现今地球表面的水贮量1.3860×1010亿吨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
⑥我们了解了这些水从哪来的,那么为何这些水到了地球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呢?其关键在于星球表面的温度。在地球上,温度通常在0到100摄氏度之间。有的星球如金星,表面温度达到400多摄氏度,远远超过了水的沸点,所以没有液态水;有的星球如火星,表面温度达到了零下四五十摄氏度,低于水的冰点,即使有水也都冰冻了,所以也不会有很多液态水。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1】第④段中加点词语“这条线”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3】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地球上水的来源。
【4】以下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地球在形成之初,其本身乃至外围都有水的存在,不过是气态的。
B. 在宇宙中地球像一个水球,但并不是唯一有液态水的星球。
C. 在地球大气的高层,每年产生1.5吨太阳风形成的“宇宙水”。
D. 彗星将星际尘埃中的水分子凝结成冰,成为地球水的主要来源。
9、请以“我的读书方法”为题目,写一篇说明文,将你常用的读书方法介绍给大家。不少于500字。要求说明内容层次清晰,有一定的说明顺序,至少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