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肺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结构特点的是( )
A.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与气管相通
B.肺泡总面积约有100平方米
C.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肺泡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
2、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正确途径是( )
A.输尿管→尿道→膀胱→体外
B.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
C.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D.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3、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患者的食欲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
4、如图一是一株烟草植物示意图,图二是①结构中一个细胞的放大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①、③、④所示结构是构成植物体的器官,②是贯穿植物全身的输导组织,它具有输导功能
B.吸烟有害健康,原因是烟草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这种物质主要存在图二示细胞中的C
C.组成④所示结构的细胞中,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图二中A所示结构为细胞核,它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5、我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
A.要与他们亲密接触,共同生活
B.他们得的是传染病,应该让他们与世隔离
C.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说话,要远离他们
D.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6、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
A.心室和心房间
B.心室和动脉间
C.动脉内
D.静脉内
7、肺炎病人上肢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药物要到达患处,至少需要几次经过心脏( )
A.1
B.2
C.3
D.4
8、在晴天环境下,研究人员对栽种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二氧化碳含量的测算。如图所示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测定统计。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0时到6时,只进行呼吸作用
B.6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当
C.18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累积得最多
D.植物一天24小时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9、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10、鸡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完全消化后的产物是
A.葡萄糖
B.二氧化碳和水
C.氨基酸
D.麦芽糖
11、小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图 中在调节细准焦螺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视野变化是( )
A.a→c
B.b→d
C.c→d
D.b→a
12、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其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④的壁最厚,与之相连的①是主动脉
B.①②③④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C.③和④之间的瓣膜始终向④开
D.⑥收缩时,血液流向②肺动脉
13、在木本植物的树干上环割一周,深度至形成层,剥去圈内树皮,过一段时间可见到环割上端出现瘤状物,这种现象说明( )
A.韧皮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B.木质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C.韧皮部输送水和无机盐受阻
D.木质部输送水和无机盐受阻
14、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C.水和无机盐
D.光和叶绿体
15、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养料和废物位于(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
16、小明同学测量不同植被环境下的空气湿度,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 裸地 | 草坪 | 灌木丛 |
早晨 | 57.5 | 72.5 | 90.6 |
中午 | 40.0 | 61.1 | 73.1 |
晚上 | 46.1 | 67.4 | 85.3 |
A.表中数据表明,中午时的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B.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C.表中数据表明,草坪也有提高空气湿度的作用
D.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段,早晨的空气湿度最大
17、小滨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
18、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随地吐痰的危害主要是( )
A.痰中有黏液
B.痰中有尘土
C.这种行为不文明
D.痰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
19、下列关于孔雀和孔雀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它们都有细胞膜用于控制物质的进出
C.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D.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20、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21、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 ____。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3、人的口腔中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___
24、心脏内瓣膜的功能是什么?______
25、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_____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_____的种类要齐全.
26、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它能分泌_______,促进_______的消化。
27、胎儿发育的场所是___________,胎儿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与其母亲进行物质交换。
28、耳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外耳由______和______组成,有______和______声波的作用;中耳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咽鼓管连接______和______,鼓膜和听小骨都有______和______声波的作用;内耳中的______里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
29、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30、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________,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
31、请用直线将泌尿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其功能联系起来。
32、每日摄取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是30%、40%、30%。(____)
33、实验探究题,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 馒头形态 | 加入的物质 | 温度环境 | 实验现象 |
1 | 碎屑 |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2 | 碎屑 |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3 | 小块 |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 37℃;10分钟 |
|
4 | 碎屑 | ;2滴碘液 | 0℃;10分钟 |
|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__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分解为______。
(2)分析1~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号试管。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与其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实验结论是温度对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有影响。
34、下图是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C和B、D之间有______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D为___________,它的壁在心脏四个腔中是最厚的。
(3)当膈肌收缩,肺内气压______(增大/减小)时,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就会慢慢鼓起,此时血液由①→②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到达F时,血液变为含氧丰富的________血,流回心脏。
(4)血液流经组织周围毛细血管时,经过④过程,进入人体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___________结构中被利用,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