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楚雄州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B.这次我在考试中取得了一点成绩,完全是老师帮助的结果。

    C.由于及时赶来的120医护人员的救护下,那位老人最终脱离了危险。  

    D.这支唱不完的歌声,一直在人们的耳际回响。

     

  •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自敦煌研究院建院以来,一批批学者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今年国庆前夕,樊锦诗为工作30年以上的敦煌人颁发奖章。她那一头白发,写照着岁月的流逝,见证着一代代传承。

    B.为适应混合式“金课”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需要团队合作和智力培训,教学需要更详细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设计。转变教师教学观是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关键。

    C.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扰科研诚信案件的调查处理,不得推诿包庇。科研诚信案件被调查人和证人等应积极配合调查,如实说明问题,提供相关证据,不得隐匿、销毁证据材料。

    D.随着消费升级,文具产品仅仅提供实用功能,已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这倒逼文具行业创新升级,向颜值,甚至是文化等方向去拓展。

  •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有一种爱,它不张扬;有一种爱,它不善表达;有一种爱,它不能轻易被人读懂。

    (2)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旅途中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3)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团结一心,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战胜。

    (4)海笑了,海羞了,朝着沙滩探出冰凉而又晶润的手。

    A.排比   比喻   夸张   拟人

    B.拟人   排比   比喻   夸张

    C.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D.排比   夸张   比喻   拟人

  • 4、下面名著片段中的“她”是(     

    她今天也异样……擦了粉,脸上比平日白了许多;脸上白了些,就掩去好多她的凶气。嘴唇上的确是抹着点胭脂,使(地)也带出些媚气;(他)看到这里,觉得非常的奇怪,心中更加慌乱,因为平日没拿她当过女人看待,骤然看到这红唇,心中忽然感到点不好意思。她上身穿着件浅绿的绸子小夹袄,下面一条青洋绉肥腿的单裤……

    A.《西游记》中的罗刹女

    B.《水浒传》中的扈三娘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达雅

    D.《骆驼祥子》中的虎妞

  •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鞋(zān)       宿(sù)             (kuò)             然入梦(hān)

    B.持(jīn)       约(qì)             (wù)             重负(jūn)

    C.赤(luǒ)       贱(bìng)       (jiàn)             五脏六(fǔ)

    D.俯(kàn)       午(shǎng)       (shè)             忧心忡(zhǒng)

  •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西北边塞满目萧条,一片苍凉的迥异于中原的秋景;下片以抒情为主,主要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C.本词意境悲凉壮阔。边声、号角声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雄浑险峻、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画面,创设出悲凉壮阔的意境。

    D.“酒”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在“浊酒一杯家万里”借“酒”表达出了归乡、报国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苏轼同样在“酒酣胸胆尚开张”借“酒”来展示壮志难酬的情怀。

  • 7、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网友发布犯罪嫌疑人照片,到公安机关介入调查,直至案情水落石出,整个过程不过几个小时。

    B. 进入春季,扬州瘦西湖景区,花草丛生,人们畅游其间,心旷神怡

    C. 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D. 你要有真才实学才行,否则你再怎么自吹自擂也是没有用的。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三)文言文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于畎亩之间   发:

    (2)行乱其所为 拂:

    (3)于虑 衡:

    (4)人恒,然后能改 过:

    (5)衡于虑,而后作: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阐述了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人才观。

    4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习题。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综合性学习。

    我县求是中学初二年级(1)班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走进阜宁面塑艺术馆,与面塑大师面对面交流,现场观看大师制作面塑,跟大师学做面塑,切身感受面塑的艺术魅力。

    (1)活动前,班主任李老师因事忙,让班长艾富宁代他走一趟,请张信澜先生在本周星期六上午八点于面塑艺术馆报告厅给全班同学做一个有关面塑知识的讲座,并现场展示面塑制作。假如你是艾富宁同学,见到张先生,该怎么说呢?

    (2)活动中,班级张同学搜集到下面两则有关面塑的材料,请你根据材料,说一说面塑具有哪些的特点。

    材料一面塑也叫“捏面人”,人们在面粉和糯米粉中加进各种颜料进行充分混合,用灵巧的双手,捏出各种古今人物、飞禽走兽、花草鱼虫,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面塑用料价廉,工具也极其简单,刮片、剪刀、梳子、切刀,仅几样小件,主要依靠面塑艺人搓、揉、拉、捏等各种细致精巧的手工,创造出形态各异、色彩鲜明、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

    材料二面塑早在汉朝就有了,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来推断,距今至少已有1340多年了。

    (3)我县的公兴面塑已经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准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要撰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报告》,你认为报告中应该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按要求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 ,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 强欲登高去,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月思长安故园》)

    (3) 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慨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她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文段二 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

    (1)文段一中的“他”是________,“她”是________

    (2)文段二中的祥子萎靡不振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两点)?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八千里的暖

    马海霞

    ①他和她是中学同学,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到祖国的最北疆,她则在家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那时,南方的冬天还不像现在这么冷,她从小没见过雪花,他来信说,他那里冬天都是千里冰封的景象。她问他,冷不冷,是不是冬天得穿棉衣棉裤,外面还要罩个皮袍子,戴三大扇的狗皮帽子,然后狗拉雪撬,他们坐在雪橇上巡逻……

    ②他回信说,不是的,没那么冷,感觉这里的冬天比南方还好过些,屋子里暖和,白天太阳好时,一点儿也感觉不到冷。

    ③她才不信呢,第二年的冬天,学校放假后,她打算去东北看他。临走时,奶奶给她做了厚厚的棉衣棉裤,母亲给她买了件加长及踝的羽绒服,口罩、围巾、皮手套都准备妥当后,她坐上了北上的火车。

    ④刚下车,她就看到了他。“怎么穿这么少?”她心疼地问他。“你是不是把家里的衣服都穿上了?包裹得像个粽子。”听他这样说完,她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下车的旅客,还真没人比自己穿得多。

    ⑤“真该相信你的话,东北冬天里的冷只是个传说罢了。”

    ⑥“也不是,是爱的温度太高了,我们感觉不到严寒。”他拉着她的手,幸福地说。

    ⑦从那以后,每年寒假她都会去东北看他,希望给他带去爱的温暖。后来,他们结婚了,依然是两地分居。她怀孕那年的寒假,她没有去他那里过年,他打电话说,等她生孩子时,他一定回来。可就在孩子出生前一个月,他在一次救火行动中不幸牺牲了。家人对她隐瞒了真相,骗她说他所在的部队接到了出国维和的任务,一年后任务结束再回来探亲。

    ⑧次年冬天,她和公婆还有一岁的儿子一起来到他牺牲的地方,她说他独自长眠在雪山下太冷了,她要去看他,陪他说说话……

    ⑨以前他在世时,他们也是一年见一次,每年冬天都是他俩最期盼的日子,现在他不在了,每年寒假她还会领着儿子去看他。到他的连队,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她和儿子每次到他墓前祭奠,都不会流泪,她要让他看到她的笑容,让他放心。

    ⑩她告诉他,等儿子长大了,让他考军校,毕业了还来老爸的连队参军。等她退休后,她也会来这里,到那时他们一家人就团聚了。

    这些年,身边的朋友、亲人,连公婆都劝她再找一个人嫁了,她说,她觉得他从未离开过,她和他以前靠信件交流,后来用电话、网络联系,现在他们的交流方式只是退回到写信的年代,她每天晚上忙完了家务都习惯铺开信纸,写几句心里话,说说儿子,谈谈工作,絮叨一下家庭琐事……一周寄出一封信。她也会经常收到连队战士寄来的贺卡、照片和信件,每年冬天一到,战士们就盼着她和孩子到部队去过年。她的那些信件连队战士都给她留着,等她年底去看他时,她再在他的墓前读给他听……

    有一种温暖,时空隔不断。

    (选自《昆山日报》2021年8月2日)

    【1】文章标题的中心语是“暖”,请你分析修饰语“八千里”的好处。(阅读全文后作答)

    【2】根据下面的提示,以“她”为陈述对象,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丈夫牺牲时)她怀孕生子→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划线句的作用。

    【4】阅读全文,概括小说的主题。

  • 14、范进中举(节选)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母亲自和媳妇在厨下造饭。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胡屠户又道:“亲家母也来这里坐着吃饭。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说罢,婆媳两个都来坐着吃了饭。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

    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没有银子用?他家里的银子,说起来比皇帝家还多些哩!他家就是我卖肉的主顾,一年就是无事,肉也要四五千斤,银子何足为奇!”又转回头来望着女儿,说道:“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今日果不其然!如今拿了银子家去骂死这砍头短命的奴才!”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1请阅读文段,从胡屠户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中的两件事。

    (1)________   (2)________

    2请看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胡屠户极力夸赞的张府老爷是举人出身,拥万贯家私,作者安排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3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用简练的语言写下你的批注。

    (1)吃到日西时分,胡屠户吃的醺醺的。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2)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你的批注: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人都渴望幸福,人人都可以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重在发现,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要求: (1)真情实感。(2)诗歌除外,文体自选。(3) 不抄袭、套作。(4)文中不出现所在学校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