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保山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始(zhào)  不修边副 育(yùn) 默(jiān)

    B. (xī)   销声匿迹 蛮(hèng)  爱(zhì)

    C. 部(tún) 海枯石烂 劣(zúo) 徨(páng)

    D. (aǐ)   强词夺理 皱(zhě) 猎(shòu)

  • 2、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全用名词写景,画出一幅秋意盎然的秋景图。“枯”“老”“昏”“瘦”等字眼描绘出人所处之景,表达词人漂泊异乡时的羁旅之思。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船上所见之景色。“阔”传神地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江水几乎与岸平的恢宏阔大的景象。“悬”字写出了船帆悬空的态势。

    D.“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屋内谈笑风生。

  • 3、下列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通过这部个人传记,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朝花夕拾》共10篇文章,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C.《朝花夕拾》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风气。

    D.《朝花夕拾》这部作品,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着议论。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荣成国际渔民节”的成功举办,使荣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B.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必须提高认真读书的习惯.

    C. 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D. 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翻箱倒柜   司空见贯   念念叨叨

    B.心平气和   万象更新   焉知非福

    C.重见天日   头晕木眩   奄奄待毙

    D.流水潺潺   永不休止   专心志致

  •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孟子•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

    ②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

    ③《诗经•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

    ④朋友的重要、至要、必要,在古人看来,是“友也者,友其德也”的。

    ⑤也就是说,交友要有选择,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⑥所以,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

    A.④②③①⑤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⑥⑤ D.①②③⑤④⑥

  •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游人们来到黄山,自然要浮想联翩,寻根问底,神游天外了。

    B. 诈骗分子推陈出新,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

    C. 《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牌

    D. 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若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麻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②箭:小竹。③麻:同“休”,休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民其上______

    ②有泉幽幽______

    牙差互______

    ④心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甲乙两文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別简要概括。

    4两文都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作,共同的写作手法是什么?都表达了什么情感?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新闻播报

    我国日益重视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为深入贯彻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经中央批准,中央文明委2016年开展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2016年9月,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明委和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根据评选标准,共评选出了302户全国文明家庭。

    (材料二)

    抽样调查

    育才中学对我县农村抽样调查。共调查86人(每人代表1户)的“家风家教”情况显示如下:

    (材料三)

    专家讲坛

    家风也叫门风,是调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良好的家风是社会美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家风的形成主要依托家教,也就是通过家庭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对晚辈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引领和教化作用。以家风淳民风,形成一种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家风对人的影响离不开鼓励、规劝或提醒,但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亲情教育,“三分靠说,七分靠做”。生活在一个家风纯正、相亲相敬的环境里,耳濡目染中自然会增强价值认同,实现道德传承。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对子女要求非常严厉,除了言教外,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地去做。他用餐时总不会在盘子里留下一粒饭菜,用铅笔直到手实在握不住了才换掉,家里的水池旁贴着“节约用水”的纸条……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塑造了子女们勤俭、自律等良好的品质。

    1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家风家教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提取3条有意义的信息。

    3结合三则材料,谈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家风家教?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词默写。

    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正是江南好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____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⑦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⑧李益多愁,登上受降城,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不禁吟诵出了“___________。”陡然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号啕痛哭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1《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_________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示_________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2结合原著分析周进和范进两人的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外公的雪夜归途

    马海霞

    ①外公眼神儿不好,戴了一副“酒瓶底儿”眼镜,但世界于他而言,仍是朦胧一片。

    ②在我上小学时,外公在外县小学教书。交通不发达,他要步行10里路赶到火车站,坐火车到县城,再从县城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外公长期在外工作,每月只能回一趟家,每次都是长途跋涉,深夜到家。看到外公辛苦辗转,我时常记挂着他路上的安危。每每在外公远赴外县小学教书时,我都盼望着他能够早日回家,期盼着他给我讲述外面的见闻。

    ③有一年冬天,下了特别大的雪。外婆算着日子,外公该回家了,因为第二天是外曾祖母的生日,外公肯定赶回来,还要给外曾祖母买一斤牛肉,包饺子吃。这在那个年代可是大餐,只有外曾祖母生日,外公才舍得花钱。我也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外公。外曾祖母却说,外公不会回家,让外婆闩门睡觉。我望向窗外的大雪,想起眼神不好的外公,心中百感交集。

    ④【甲】那一夜我和外婆和衣而睡,耳朵一直搜寻着门外的动静,不知何时入了眠……

    ⑤第二天,我心神不宁地找到外曾祖母,询问她是否提前知道外公彻夜未归的消息。外曾祖母对我说:“我说他不会回来,你们现在信了吧。”外曾祖母见我仍旧疑惑,她洋溢着笑容解释道:“我的儿子我了解,雪天路滑,你外公视力又不好,赶夜路回家,肯定害怕我担心牵挂,真正的让人放心,是不要让别人惦记自己,真正的孝顺是他平安,我心安。”

    ⑥外曾祖母一语打开了我的心结。我想也许是母子连心,外曾祖母才能如此坦然地看待外公彻夜未归这件事。此时我顿觉对外公了解甚少,心中充满羞愧,也是从这一刻懂得了,使长辈安心才是子女的至孝。

    ⑦一周后,外公回来了,给外曾祖母买了牛肉,补过了生日。外曾祖母问他,下雪天在学校咋过的。外公说,和学校男老师一起围着炉火吃烫豆腐,还用干牛粪烤了红薯吃,吃完饭躺在炕上看书。

    ⑧外曾祖母对外婆说:“你看看,他在外过得比家里自在。”

    ⑨从那以后,一有雪天,我和外婆便安心睡觉去了,再也不用等外公,因为我们知道外公不会在风雪夜赶路。

    ⑩后来,不做风雪夜归人成了家风。虽然外公家的孩子视力都一等一的好,但外婆说了,有了孩子才知道外曾祖母的心,雪天路滑走夜路,为娘的真是担心得要命。

    记得我上中学时的一个雪天,外婆的邻居铁柱半夜突发急病,吓得铁柱爹赶紧求助外公。外公二话没说,让舅舅发动拖拉机,几个人把铁柱抬上了车,外公也跟去了医院。等医生诊断完,铁柱住了院,外公嘱咐舅舅待在医院帮着照看铁柱,他回家报平安。

    那时候,通讯条件差,有事远靠邮差,近靠传话。【乙】那一夜,外公一路“出溜”着回了家,外婆一直敞着大门。外公披着一身“雪”衣进的屋,进屋没来得及掸落身上的雪,便差外婆去告诉铁柱娘,铁柱没事,医生让住院观察几天。

    我问外婆,外公咋成了风雪夜归人了?外婆说,他回来了,家里人才能放心呀,要知道你舅舅雪夜开拖拉机送人,我一直揪着心,怕路上出问题,更别说铁柱娘牵挂生病的儿子了,肯定如坐针毡。

    又是一年大雪夜,外公仍旧在外工作没有回家,我们一家围着火炉,和乐地谈论着外公那些雪夜往事。回忆起外公归与不归的往事,如旧时炉火,温暖着光阴,如一盏灯塔指引着后辈,使后辈薪火相传。

    (取材自马海霞同名文章)

    【1】文章写外公雪夜归途的故事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上小学时,我因外公________时常担忧他;一年冬天,外公深夜未归,我心神不宁,通过与外曾祖母的谈话,我顿悟了________;上中学时,外公破例成为雪夜归人,回家报平安是为了________

    【2】文中描写生动传神,词语使用精当恰切,请从文章【甲】【乙】两处画线句任选一处,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描写或用词的妙处。

    【3】本文围绕外公未归与归家叙事成文。请你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以及文章相关内容,谈一谈你对外公“归”与“不归”的理解。

  • 14、(1)阅读《水浒传》片段,回答问题。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上文中描写的是哪位好汉?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请写出关于他的一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那三藏合掌低头,孙大圣佯佯不睬,少沙僧转背回身。你看那猪八戒,眼不转睛,淫心紊乱,色胆纵横,扭捏出悄语,低声道:“有劳仙子下降。娘,请姐姐们去耶。”那三个女子,转入屏风,将一对纱灯留下。妇人道:“四位长老,可肯留心,着那个配我小女么?”悟净道:“我们已商议了,着那个姓猪的招赘门下。”八戒道:“兄弟,不要栽我,还从众计较。”行者道:“还计较甚么?你已是在后门首说合的停停当当,‘娘’都叫了,又有甚么计较?师父做个男亲家,这婆儿做个女亲家,等老孙做个保亲,沙僧做个媒人。也不必看通书,今朝是个天恩上吉日,你来拜了师父,进去做了女婿罢。”八戒道:“弄不成!弄不成!那里好干这个勾当!”

    以上文字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从选文画线处看,反映了猪八戒和其他师徒三人哪两种不同的心态?猪八戒入赘为婿,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风送暖,染一季芳菲,用心聆听初春的声音,是美好的;悠悠竹林,听雨落竹尖,静静享受林间的幽静,是美好的;冬日午后,品一杯香茗,哼唱一曲岁月的老歌,是美好的;身陷困境,无所畏惧,迎难而上,品尝战胜挫折的喜悦,是美好的。那些美好,在我们的成长路上,一路相随……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那些美好,一路相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