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内江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 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A.日本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 2、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苏轼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有错误的是:①书桌上有写好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条幅②墙上挂有《宋、金对峙形势图》③书柜中有印制的书籍《三国演义》一本④书桌上有几张纸币—交子(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3、英法美三国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分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其中旨在限制英王权利的是(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 4、下表反映的是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棉纺厂增长情况。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年份

    1802

    1809

    1830

    工厂数量

    52

    64

    99

     

     

    A. 珍妮机的发明

    B. 铁路交通的发展

    C. 蒸汽动力的推广

    D. 工人运动的兴起

  • 5、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纷纷更改国名。其中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1989年10月);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1989年12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改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年11月)……东欧“更名潮”说明:(  )

    A. 共产党失去政权   B. 两极格局结束

    C. 苏联解体   D. 社会制度的变化

     

  • 6、“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缔造了一种新的体制。在这个制度下,王位是被保留的……但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了。”“新的体制”是( )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制

    C.三权分立制

    D.君主立宪制

  • 7、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8、仔细观察表格,表中的第3项内容应是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

    俄国的改革

    2

    美国内战

    3

     

     

    A.早期殖民掠夺 B.马克思主义诞生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日本明治维新

  • 9、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10、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家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 (  )

    A. 斯大林模式下人民生活物资的匮乏   B. 伊万生活的窘迫

    C. 伊万老婆有强烈的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D. 余粮收集制严重地影响了百姓生活

     

  • 11、“成由俭、败由奢”,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莫不如此。历史上大力提倡节俭并开创唐朝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 12、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今安徽),江北则推山右(今山西)”之说。新安、山右在这一时期“称雄富室”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国家政策支持新安和山右的发展

    B.新安和山右的农业、手工业经济发达

    C.新安和山右出现了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

    D.新安和山右的人口增长迅速

  • 1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①指南针用于航海       ②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③开创了行省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⑧④

  • 1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此诗赞颂的是哪项伟大的工程

    A. 长城 B. 灵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 15、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A.高速度、低膨胀 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C.信息化和全球化 D.高速度、低失业率

  • 16、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该出现在哪两次列强侵华战争期间(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 17、“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中外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详细介绍。这部“百科全书”是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徐霞客游记》

    D. 《天工开物》

  • 18、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并成为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的是(     

    A.意大利

    B.德国

    C.西班牙

    D.日本

  • 19、下列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这张节目表应出自

    4:00   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   革命文艺

    5:30   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6: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   体育节目

    8:15   革命文艺

    8: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   国际时事

    11:30   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   对工人广播

    12:30   新闻

    13:00   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

    15:4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   红小兵节目

    16:20   红卫兵节目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20、小明正在学习“从欧共体到欧盟”“美国的新经济”“非军事化与日本的崛起”。据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B.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C.东西方冷战背景下的资本主义世界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是:___________,而让法国在世界近代史上称霸欧洲的人物是 _____________

     

  • 22、1848年《_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年3月,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__________

  • 23、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现状是“________”;世界格局朝着________方向(趋势)发展。

  • 24、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1)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   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2)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建立起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被誉为  

    (4)第三次科技革命以   的广泛应用为核心,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 25、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原因:

    (1)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人部分地区仍处于________________的殖民统治之下。除________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 26、巴黎人民攻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

     

  • 27、德国的分裂:

    (1)分裂:

    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西德”。

    ②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东德”。

    (2)影响:欧洲_______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 28、宋代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______。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______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 29、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的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 30、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作品各一部。

    (1)章炳麟宣传革命思想

    (2)鲁迅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1919年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你知道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区域性集团还有哪些?

     

  • 32、2015年,我国深化改革步入“关键之年”。在近几年的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频率很高。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无论中外,不同的国家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20、30年代,苏俄和美国为摆脱困境,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有何相同作用?

    (2)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和城市相继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请分别写出农村和城市改革的主要内容。

    (3)综上所述,苏美中三国改革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 33、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的英雄人物,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我们现在正处于和平年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为祖国建设做些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都先后提出过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1)材料一中的土地纲领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颁布的?这一土地纲领的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  兄弟所最信的民生主义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生主义在同盟会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具体方法。

    材料三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

    (3)据材料三指出,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目标。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哪场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障?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有何共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