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淡奶油一般是指动物奶油,脂肪含量在30% ~36%,打发后可用于装饰蛋糕。下列关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脂肪的消化液只有胆汁和肠液
B.胆汁由肝脏分泌,其中不含脂肪酶
C.脂肪最终在胃中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D.脂肪酸和甘油主要在大肠中被吸收
2、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 鼠妇的数量(只) | 光照条件 | 土壤 |
对照组 | 10 | ① | 湿润 |
实验组 | 10 | 明亮 | ② |
A.表格中的①应为黑暗
B.表格中的②应为干燥
C.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应遵循多个变量原则
D.可将鼠妇的数量减少到2只,不影响实验
3、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秆的生长发育
4、关于人体的结构层次的表示方式,下列正确的是( )
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器官→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5、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暗时用平面镜反光
B.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C.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细胞变多
D.若生物材料无色可适当染色
6、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 )
A.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植物
B.只包括岩石圈和水圈
C.各种资源都用之不尽
D.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家园
7、下列哪个语句能够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朵朵葵花向太阳
8、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长白山景区全部植物
B.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C.卧龙自然保护区全部大熊猫
D.呼伦湖自然保护区全部生物
9、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部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段,湿地内物种繁多,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是我国河流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等方面有特别功能
B.湿地是众多植物和以水禽为主的动物的乐园
C.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
D.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肺”
10、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同学们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菠菜叶横切面绘制成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②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B.⑤是由两个保卫细胞构成
C.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下表皮多
D.图中①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
11、人体的胃属于消化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包括( )
A.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B.保护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D.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
12、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草原上的猫头鹰与兔子
B.蚁群中的兵蚁与蚁后
C.菜田中的白菜与菜青虫
D.森林中的杨树与桦树
13、与猕猴相比,植物猕猴桃的结构层次没有(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14、下列动物具有运动系统的是( )
A.螃蟹
B.蜗牛
C.蜘蛛
D.家兔
15、小阳同学在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物像太小——换高倍物镜
B.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C.视野较暗——换大光圈
D.物像偏左下方——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16、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后所作的笔记,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相符的是( )
A.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B.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C.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为高倍镜:视野变亮
D.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400倍
17、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先用显微镜的15×物镜观察,然后换上45×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后者( )
A.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少
B.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
C.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多
D.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多
18、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了生态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统一发展的自然系统。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山水林田湖草沙”属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
C.生命共同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生命共同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恒定不变是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结果
19、下列关于果实和种子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桃子的可食用部分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B.葵花籽由胚珠发育而来
C.花生的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一朵花只要经历了传粉和受精,就一定能形成果实
20、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1、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八组 |
明亮处(只) | 2 | 3 | 3 | 1 | 3 | 2 | 1 | 2 |
阴亮处(只) | 8 | 7 | 7 | 9 | 7 | 8 | 9 | 8 |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你的理由是 .
(3)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
22、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的颜色 (深、浅)的活小鱼.
(2)如果显微镜配备有10×、40×两种规格的物镜,本实验应选用 物镜.
(3)如图是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管分支情况及血流方向(箭头所示),请判断:
①是 血管;②是 血管;③是 血管.
23、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________余万种,可以分为四大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4、______是指精液积累到一定量,就会自动排出体外。
25、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指的生物关系是__________.
(2)移栽樟树、桂花等园林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的目的是降低__________作用,有利成活.
26、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___________,这个区域生有大量的___________,是根吸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主要部位。
27、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鼠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_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试写出一条包含猫头鹰的最短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吃虫的鸟和青蛙属于________关系,青蛙、猫头鹰、蛇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
(4)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为减少害虫对牧草的危害,牧民会在草场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
(6)若大量捕杀猫头鹰、蛇和青蛙,草会锐减造成草原沙漠化,短时间难以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28、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六类营养物质。
29、吞咽时,______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______.
30、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他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
请你观察蚕豆种子示意图,回答:
数字④所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种皮在图中的数字代号是____________。
31、连线题:以下是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请将图中序号与其对应的结构名称连线。将判断的结果填涂在答题卡上。
④ | A角膜 |
⑤ | B玻璃体 |
⑦ | C晶状体 |
⑨ | D脉络膜 |
32、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大脑的发育。______。(判断对错)
33、甲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请回答: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________构成,通过呼吸系统可以实现外界气体与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
(2)甲图中曲线AB段表示________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乙图中的________状态,此时肋间肌处于________状态。
(3)本次呼吸中,甲图中的B点时表示________,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________。
34、实验题
为什么健康人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而糖尿病患者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呢?为一探究竟,小悦参考了某健康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数据(单位:克/100毫升)及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如图),请你和她一起分析。
主要成分 | 血浆 | 原尿 | 尿液 |
A | 8 | 0.03 | 0 |
B | 0.1 | 0.1 | 0 |
水 | 90 | 98 | 96 |
无机盐 | 0.72 | 0.72 | 1.1 |
C | 0.03 | 0.03 | 1.8 |
(1)图中1的动脉血流经[____]肾小球时,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外,血浆中的葡萄糖等成分过滤到[]___________中形成原尿。
(2)表中尿素、蛋白质、葡萄糖分别对应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床上医生可根据经验初步判断病人的病变部位,如果病人出现“尿糖”、“尿血”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初步判断病变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人体进行代谢活动时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排出体外。请用图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肾小球血液中的尿素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所经过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4)6中的液体与4中液体相比较,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