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某位同学学习历史所做的笔记,请你据此判断他所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贞观年间 贡献:传播佛教,写成《大唐西域记》,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鉴真东渡日本
C. 玄奘西行天竺 D. 郑和下西洋
2、出生于民国十七年的杨老先生,在少年时写了一篇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篇习作写于
A. 北伐战争时期
B. 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3、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美国独霸中国的企图
C. 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D. 广田弘毅上台——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4、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可能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有内燃机做动力的机械设备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采用手机进行联系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5、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都参与侵略中国的国家是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6、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在2019年对台工作会议上声明:“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我国对台湾实行的基本方针是
①民主集中制
②和平统一
③一国两制
④合作共赢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7、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官欢迎邓小平时说:”我听说,在这新年之际,是忘记家庭争吵的时刻,也是团聚与和解的时刻。对于我们两国来说,今天是团聚和开始新的历程的时刻,是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这一时刻"是指
A. 中美正式建交
B. 抗美援朝胜利
C. 基辛格访华
D. 中日建交
8、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的“窗口”包括
①上海 ②广州 ③福州 ④深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早期的殖民掠夺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
D.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10、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A.使本国部分解决了当时的困难 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11、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这一评价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 )
A.船队规模大
B.友好交往
C.航行时间长
D.范围广
12、“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
A.抵抗侵略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
13、台诗作家龙应台指出:“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都被全球化席卷,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下列表述与龙应台的观点最贴近的是( )
A. 全球化是“冷战”结束以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席卷全球,不可阻挡
B. 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是西方化
C. 拥抱全球化要立足于国情,坚持本国优质文化传统
D. 全球化对不发达国家是严重挑战
14、下列人物中,担任重庆市第一任市长的是( )
A. B.
C. D.
15、著名作家朱自清在1946年写道:“中国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一般的人都挣扎的生活着。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都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的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声声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对朱自清所说的“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国民党公然撕毁“双十协定”
B.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 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D. 1946年7月,闻一多、李公朴因抗议国民党内战行为,遭到特务暗杀
16、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促进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促进了唐诗繁荣的科举政策正式形成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17、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 )
A.无为而治
B.儒法并用
C.仁者爱人
D.以德化民
18、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共一大 C. 遵义会议 D. 台儿庄战役
19、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一“曙光”最早出现在
A.意大利 B.英国 C.法国 D.西班牙
20、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属于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 B.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实力
C.都强化了封建农奴制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1、科学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可以战胜愚昧。
(1)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是:
(2)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 》,该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3)“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句名言出自 之口。
22、19 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________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_______,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________。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_________,促进了_______。
23、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943年2月,苏联人民取得________保卫战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________。1943年9月,________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________。
24、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_______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5、俄罗斯的由来: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 )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 )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到莫斯科大公( )即位后,正式采用“( )”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6、和合之美是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
(1) ”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仁者爱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被少数民族首领奉为“天可汗”。
(3)中国共产党以人民利益为重促成了 的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7、巩固新生政权:对内:建立新型的____________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对外: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迁都到________。
28、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法律文件______
29、中国军队在__________战役中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30、不同的历史阶段,一些军事集团的存在就会威胁着世界的安全。
31、材料解析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或废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维持常备军;人民有信教自由……
材料三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四: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材料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由此奠定了哪一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3)材料三是哪次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的主要内容?它所提出的政治主张与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有关?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材料出自什么文件?该文件的颁布有何意义?
(5)材料五中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6)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32、阅读下面史实,回答相关问题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19世纪末期以来,使美国成为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3)日本的国土面积很小,但经济实力不容小觑,从19世纪中期以来,使日本小国成为经济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4)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有这个国家的因素,尤其一战后,处理这个国家的哪个条约,引起了此国民众不满,为二战埋下祸根?这个国家的人,有一项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此动力机是什么?
(5)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法国有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1804年做了哪些大事?
(6)苏联解体产生的国际影响是什么?
(7)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你认为从这些国家的历史中给我们哪些启迪?
33、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重视对国家的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秦皇汉武缔造了秦汉帝国的辉煌,实现了秦汉大一统局面。请分别举出他们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创新的地方治理措施。
(2)唐太宗和唐玄宗都是唐朝开明君主,对推动唐王朝的发展繁荣作出重大贡献,说出他们在治理国家上的共同之处。
(3)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3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指谁?
(2)材料中为显示“救国之梦”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4)材料中使我国实现了“强国之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会怎么做?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