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庄子》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确保行车环境安全舒适,消除行车安全隐患,环湾高速公路管理局将对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等问题进行彻底________。
②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________的“城市精品店”。
③一则《清洁工培养出博士儿子》的新闻,让________20多年的熊玉香一时成为名人。
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________。
A. 处置 可望而不可即 默默无闻 养痈遗患
B. 处置 望尘莫及 湮没无闻 养痈遗患
C. 处治 可望而不可即 湮没无闻 养虎遗患
D. 处治 望尘莫及 默默无闻 养虎遗患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城抗战后,华北已成为多事之秋,野心日益膨胀的日本欲变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华北的情势越来越危急。
②我国著名的书法中,雄浑大气的颜体字与颜真卿刚直忠义的性格相维系;张旭的草书龙飞凤舞,气势非凡,与他的性情旷达相对应。
③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第6集中,梁思成去见徐志摩,谈话中说道:“昨天在宗孟先生那儿缘悭一面,今日特来拜访。”
④昨天夜里,凡此种种场景,皆如电光火石一般,在难以入眠时掠过我的脑海,让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息。
⑤在初中时,唐爽做过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班里开家长会,他当着全班家长的面把自己的妈妈“轰了出去”,自己参加了家长会。
⑥旧时代的凄风苦雨和战争的血火考验,铸就了老一辈革命家始终不渝的理想信念。反观我们,和平与安逸好像消解了我们的精神“钙质”。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前,苹果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企业开了软性制造的先河,中国应当抓住制造业软性变革的历史机遇,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B.各国领导人决心把厦门会晤为新起点,共同打造更紧密、更广泛、更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
C.在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中告诉我们,获得教养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D.在高考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将成为拉分的关键科目,学好语文,对考生考取重点大学有重大影响。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屡吐高论,说来实属不易。
B. 李雪莲上访并不占理,王公道对她屡屡挡驾,反而亵渎了法律的尊严。
C. 十年前我们萍水相逢,未及倾诉衷肠就各奔东西,如今再会,真是久仰了。
D. 我斗胆向您提出心中的若干疑惑,其中不乏陋见,实属冒昧,见笑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之妙
朱良志
元代画家商琦的《春山图卷》局部是一幅青绿山水,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2米多长的长卷,画的是春山缅邈。虽然画的是山,但却给人一种飘起来的感觉。早春之时,乍暖还寒,绵延起伏的群山,在岚气中摇荡,云气氤氲,在微光的照耀下,山体似乎是透明一般。山下,画丛树、溪流、小桥、茅舍,一切都在似有似无间。溪涧潺潺地流淌,读此画似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平地上以淡墨渲染,茸茸的草意隐然跃现。溪流中似乎有冷气溢出,汇入缥缈的云烟。虽然作者传世的作品只有这一件,但这一件作品即可奠定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他属于北宋山水画大师李成的一脉画法。画中的一切都在云烟中飘动。这哪里是一幅山水,简直就是一幅“云烟”。
其实,中国的山水画就是在做一种“云烟”游戏。董其昌曾说过:“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所以,中国画家又自称“耕烟人”,绘画的功能又被说成是“烟霞痼疾”,好作烟霞伴,化为心中闲,甚至以“云烟”来指代山水画。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中记载:“古人以‘云烟’二字称山水,原以一钧一点中自有烟云。”画山水就是画云烟。将相对静止的世界画得动起来,将固定的形象画得飘起来。北宋韩拙是一位出色的山水画理论家,他说:“凡云霞烟雾霭之气,为岚光山色,遥岑远树之彩也。善绘于此,则得四时之真气,造化之妙理。”云烟雾霭,是山水之彩。就是说,云烟是山水的精华、山水的灵气,没有云烟,山水就失去了灵魂。画出云烟缥缈之态,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云烟是造化之真气的最好表现形式。如明浙派画家戴进有《烟水生涯》长卷(今藏美国佛瑞尔博物馆),此画极力塑造了一种烟水迷离之态。
为什么说画出云烟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呢?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气化哲学所造成的。中国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一气派生,人也是一样,人也是由气而生,所以庄子的妻子死了,他并不伤心。因为在庄子心里,他的妻子本来没有生命,因为有了气的凝聚,才使她有了生命。现在她死了,是又回到气化的世界中去了。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气场,万物浮沉于一气之中。所以,山水画家要画这个世界,不是要画出它的外在表象,而是要画出隐藏在山水背后的气化氤氲的精神来。画家画山水是要深入到这气化的世界中去,与这个气化的世界相浮沉,卷舒苍翠,吞吐大荒,其画面就是宣导天地之气。画山水画,是于心灵中打太极。
这样的思路实在很独特,却是中国山水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像商琦的这幅《春山图卷》,云烟、雾霭、山岚这些“软体”的东西成了中国画家的宝贝。中国山水画中云烟蒸腾,山水在云烟之中腾挪缥缈,使其出落得更加灵动;山水在云烟笼罩中,俨然而成一个整体,云烟也成为串联细碎山川的隐在之线;又因云烟的遮挡、氤氲而显示出特殊的气势,使内在世界激荡起来。中国画家所强调的“浮空流行之气”,就是针对此而言的。
因此,中国山水画家与其说是在画画,倒不如说通过画气使自己加入到大化流衍的节奏中去绘画就是要揣摩这种节奏。在画家的笔下,一切都动了,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联系的。画的是一点,但却是千万个点;画的是一个固定于画幅上的景物,却是流动的世界中的影像。画家将自己置于气化世界的漩涡里,所以画出的只是一个引子,而未画的永远是个世界。
陶弘景有诗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据说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对此诗非常着迷,他说他的云烟图就是受此诗影响的。画山水,要画出云气来,画的就是心里的这种感觉。
(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代商琦虽只有一幅《春山图卷》传世,但仅这一件即可奠定他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
B.中国的山水就是在做一种“云烟”游戏。所以,中国画家又自称“耕烟人”。
C.中国画者领悟到画出云烟就是画出造化之真气,由此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气化哲学。
D.山水画家画气化的世界,不是要画出外在表象,而是要画出隐在山水背后的精神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由元代画家商琦的《春山图卷》引出关于中国山水画中“云烟”的论述。
B.文章引用北宋韩拙的理论论证云烟是山水的精华与灵气,是造化之真气的最好表现形式。
C.文章举庄子例证了人是由气而生的观点,庄子并不因妻子之死而伤心,因为人终有一死。
D.文章认为绘画就是通过画气使自己加入到大化流衍的节奏中去,这种节奏仍要仔细揣摩
【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中国山水画中的“山水之妙”妙在何处?
7、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赤壁赋》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了琵琶女弹琴的优美动作,先是“_______”,似述说自己平生的不幸遭遇;后是“_______”,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易水诀别”一幕中,通过写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悲壮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指法灵活和乐曲内容丰富的句子是“ , ”。
(2)《游山西村》中,描摹山村社日迎神祭神的热闹风俗,表达对古老乡土文化的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 ”。
(3)《赤壁赋》中强调人生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里男主人公对婚事进行占的结果是“___________”,而“__________”一句说男子对女子有暴力行为。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过传统节日时村中热闹的景象和淳朴的民风。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北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①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②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玉台弄粉:代指正在对镜梳妆的美女。②个里:其中。③去国十年: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贬谪责州,至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又被进一步追责,押送至宜州(今广西宜山县)管制,故云“去国十年”。
【1】从题材和体裁看,下列对本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咏物、慢词
B.抒怀、小令
C.咏物、小令
D.抒怀、慢词
【2】下列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涯”句“也有”二字点被贬处见梅的心情。
B.“夜阑”句描写梅花在夜晚和清晨的盛开状态。
C.“玉台”句表现由眼前梅花想到了思念之人。
D.“平生”句抒发十年里连续遭贬的郁愤之情。
【3】从对比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屈。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孙盛不平,窃撰辽东之本。以兹避祸,幸获两全。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 瑕:缺点
B. 恶名被于千载 被:遭受
C. 韦昭仗正于吴朝 仗:依仗
D. 窃撰辽东之本 窃:私下里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直书之难”的一组是
①若邪曲者,人之所贱
②不违忤以受害也
③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④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⑤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
⑥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史书以劝惩为目的,好事则褒之,坏事则贬之,以此来树立好的风气,惩恶扬善,使那些乱臣贼子不敢轻易做坏事。
B. 作者引用了东汉末年流行于京都洛阳的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以此来说明行君子之德的不易。
C. 作者认为董狐是幸运的。他因受到孔子的赞扬,赵盾虽然不同意他对自己弑君的记载,但也没有刁难他,伤害他。
D. 作者用张俨著《嘿记》,秘藏不宣;东晋孙盛写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晋阳秋》,以此来逃避灾祸,说明直书之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2)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3)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14、作文。
宋代思想家张载曾说:“人多是耻于问人。假使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有何不可?”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