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段材料表明了唐太宗( )
A.整顿吏治 B.虚心纳谏 C.任用贤才 D.发展生产
2、《台湾通史》记载:“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材料中的“贵国”和“余”分别是
A.金国、岳飞 B.俄国、康熙帝 C.俄国、乾隆帝 D.荷兰、郑成功
3、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由汉唐陆路贸易为主转为宋元海上贸易为主的原因,不包括( )
A.北方战乱,殃及丝绸之路 B.南方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南移
C.宋元大运河运输的衰落 D.造船及航海技术的提高
4、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不能选拔真才实学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恩荫世袭废除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弟子入仕无门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受到仕人追奉
5、经过多年的经营统一了女真各部,对满族历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A.朱棣
B.朱元璋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6、在杭州的岳王庙中,有这样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忠骨”指的是
A.寇准
B.文天祥
C.苏轼
D.岳飞
7、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生活在今天的山东地区,那么管辖你的是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辽阳行省
D.河南江北行省
8、以下政权被金灭亡的有 ( )
①辽 ②北宋 ③西夏 ④南宋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9、南宋的建立者是
A.宋钦宗 B.宋徽宗 C.赵构 D.阿保机
10、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 匈奴统治者
B. 党项统治者
C. 契丹统治者
D. 女真统治者
11、唐朝时, 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的国家是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大食
12、在近代,我国被迫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我国主动开放了四个经济特区。以下城市既是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的是
A.广州 B.厦门 C.上海 D.深圳
13、“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4、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军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
A. 派郑和下西洋
B. 设驻藏大臣
C. 发动雅克萨之战
D. 册封达赖、班禅
15、“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是东汉末年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C.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文臣
D.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16、下表呈现了西汉至南宋时期,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 )
A.政治中心南移 B.中央集权加强
C.分裂局面结束 D.南方经济发展
17、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监察委员会相关内容写入宪法修正案中,赋予监察委员会宪法地位,元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
A. 枢密院
B. 御史大夫
C. 御史台
D. 中书省
18、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属于清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是
A.《窦娥冤》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
19、“弘法僧盲志未移,终成东渡写传奇。”“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三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鉴真、戚继光、岳飞
B.戚继光、鉴真、文天祥
C.鉴真、文天祥、戚继光
D.郑和、岳飞、寇准
20、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下列 史实记载“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①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②宋朝设置知州通判
③元朝设置宣政院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下图是宋代发明的一种拔秧工具______________。
22、(1)唐朝时期,西游天竺,促进古代中印文明交流的高僧是________
(2)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
(3)西藏在元代成为我国的一部分,元代管理西藏的机构是________
(4)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________
23、"十万烟火,甲于天下,地值寸金"写的是________。
24、兴起: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其中的_____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
25、公元1616年,_____(人物)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金。公元1635年,_____(人物)改族名为满洲。
26、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还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______”政策,严格限制_________。
27、清朝前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______。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______。
28、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____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2)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____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3)口号:李自成提出“____”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4)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5)推翻明朝:____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29、创立: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_____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0、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31、将下列剧作家及其作品连线。
A、汤显祖 ①《桃花扇》
B、洪 昇 ②《牡丹亭》
C、孔尚任 ③《长生殿》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统一契丹各部并建立契丹政权——
(2)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3)率起义军推翻明朝——
(4)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的高僧——
33、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
(3)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4)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段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
(5)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步骤二: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6)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