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内容与忽必烈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南宋 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元朝在中央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A. 御史台
B. 枢密院
C. 宣政院
D. 中书省
3、下列人物出现在某一文化展室,这一展览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唐代政治的清明 B.唐代诗歌的繁荣 C.唐代经济的富足 D.唐代民族关系的和谐
4、下列属于唐朝时发明并推广的生产工具是
①翻车 ②提花机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5、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指南针在北宋开始用于航海,但当时只起辅助作用
B.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水手最早发明的
C.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磁针指南的特性
D. 宋代的航海完全是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6、宋朝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追溯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政策措施密切相关?
A. 杯酒释兵权
B. 分割宰相权力
C. 重文轻武政策
D. 设置转运使
7、13世纪晚期,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中国的马可·波罗是( )
A.马其顿人 B.斯巴达人 C.意大利人 D.阿拉伯人
8、南水北调工程(如下图)东线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请问京杭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下江南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9、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是在( )
A.隋朝时期 B.两汉时期 C.两晋时期 D.唐朝末年
10、“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描述的是老百姓对明末起义军的欢迎与支持。“闯王”指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张献忠
D.李自成
11、如下图诗句反映出宋朝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1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经在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中被详细介绍。该著作应是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13、下列各项能够反映唐朝对外交往的是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玄奘西行
③鉴真东渡
④日本派遣唐使来唐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
14、“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失事沉没于阳江市南海海域的沉船。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瓷都”。我国被称为“瓷都”的地方是( )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15、如表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文成公主入藏 | 唐蕃友好交往 |
B | 鉴真东渡 | 为中印交流作出贡献 |
C | 威继光抗倭 | 加强了对北方边疆的管理 |
D |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 明朝灭亡 |
A.A B.B C.C D.D
16、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进步性的表现( )
A.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 加强了民族交融
C. 推行行省制度 D. 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17、“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评价的是宋代词人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汤显祖
18、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热播的《〈论语〉心得》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于我国古代的哪位思想家(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19、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上设立的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20、下图为朱元璋像,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B. 朱元璋定都南京
C.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D. 朱元璋统治期间,扩大了丞相的权力
21、火药传播与作用:中国的_______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_______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_______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2、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2)《尼布楚条约》:
①时间:___年
②签订双方:中俄
③地位:第一个___条约
④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3、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末明初,________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时人称为“________”。
(2)戚继光抗倭:
背景 | 明朝中期,________严重 |
准备 | 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组建“______________” |
概况 | 1561年,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又进军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抗倭 |
结果 | ________的倭患基本被解除 |
评价 |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 |
24、宋代毕昇发明了_____,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元时期,_____广泛应用于战争。
25、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________》是一部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所著。
26、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时间:_____年
(3)支持者:_____
(4)目的:摆脱_____,实现_____。
(5)主要措施:
①经济方面:募役法、_____、农田水利法
②军事方面:_____
(6)成效: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_____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7)结果: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27、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是谁?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为周。她是____________。
(2)南宋大臣____________坚持抗元,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3)唐朝著名僧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他是____________。
(4)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深受人们爱戴。他是____________。
(5)宋代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是____________。
(6)1206年,统一蒙古草原的“一代天骄”是____________。
28、两宋时期,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
29、1368年____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30、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_____,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_____。
31、将下列作品和作者对应搭配。
32、列举题:
(1)请列出明朝两部著名的科技著作。
(2)请列举明朝两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3)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4)列举明朝对外交往的两例事件。
33、宋代虽然在历史上被称为积贫积弱的朝代,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对抗中处于弱势,但在经济的发展史上,与其它朝代相比毫不逊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中吴(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谚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常州奔牛闸记》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从西汉到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原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