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孜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为了解除犯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改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是(  )

    A. 努尔哈赤   B. 皇太极   C. 鳌拜   D. 康熙

  • 2、历史上“黄袍加身”的典故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 李世民

    B. 李隆基

    C. 赵匡胤

    D. 朱温

  • 3、下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其作用是(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纺线织布

  • 4、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来源于灭掉北宋政权的“靖康之变”。灭掉北宋政权的是

    A.西夏

    B.蒙古

    C.金

    D.辽

  • 5、“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该诗是一位为了反抗唐朝腐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所作,此次农民起义指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黄巢起义

  • 6、下图画作描绘了贞观十四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请求和亲,唐太宗欣然应允的故事。这一事件的影响是  

    A.加强了汉藏两地的和平友好交往 B.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管辖权

    C.加强了唐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D.消除了唐政府和边疆地区的矛盾

  • 7、下图描绘的是南亚某国使臣向明朝政府进贡的奇珍异兽,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结合所学推测此事可能发生在

    A.马可·波罗来中国时

    B.清军入关之时

    C.明朝迁都北京之前

    D.郑和下西洋之后

  • 8、以下是姚嘉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收集到的一组图片。由此推断她正在学习的主题应是

    A.宋代经济的发展

    B.北宋皇权的强化

    C.金与南宋的对峙

    D.蒙古民族的崛起

  • 9、隋唐时期,某商人把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

    ①通济渠 ②邗沟 ③江南河 ④永济渠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

  • 1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 民族政权并立

    C. 诸侯争霸

    D. 社会繁荣与开放

  • 11、“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对应的是宋太祖实行的哪一项措施?( )

    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 定期换防军队

    C. 削弱宰相的权力 D.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 12、两宋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出现的新兴手工业部门是( )

    A. 陶瓷业 B. 棉纺织业 C. 丝织业 D. 造船业

  • 13、下图所示为唐蕃会盟碑,其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是我国民族间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为唐蕃友好交往做出贡献的中原人物是

     

    A.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C.金城公主和尺带珠丹

    D.松赞干布和尺带珠丹

  • 14、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的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牧

  • 15、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事实上,这些节日在宋代就有了,那时候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A.春节(元旦)

    B.清明节

    C.中秋节

    D.端午节

  • 16、《一口气读完大明史》,在此书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下列哪一人物的开国立业风采?

    A. 刘邦

    B. 唐太宗

    C. 朱元璋

    D. 朱棣

  • 17、2018年6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今天海南宜布在海口市东海岸区域设立江东新区,进步推动海南自贸试验区建设。清朝时被称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的我国固有领士是

    A. 台湾及附属岛屿

    B. 南海诸岛

    C. 海南岛

    D. 库页岛

  • 18、鸦片战争前,有一位英国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中国销售,他抵达中国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 市舶司   B. 军机处   C. 锦衣卫   D. 广州十三行

  • 19、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今河南开封)。”描述的社会现实是

    A.西湖的美景

    B.杭州的富庶

    C.南宋的偏安

    D.南宋的繁荣

  • 20、元朝时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调度全国军队的是

    A.中书省 B.六部 C.枢密院 D.御史台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高僧_________前后用了12年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22、明长城和北京城

    (1)明长城: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____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的明长城。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_____。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____。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北京城:明清两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又称_____,现在称为_____,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 23、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有“瓷都”之称的是北宋时期兴起的________。宋代的海外贸易也甚为繁荣,为了管理海外贸易,宋朝设立了________

     

  • 24、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继承了汗位。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 “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________”的方略。______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___

  • 25、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________》,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明代宋应星编写了《________》一书,这是一部科技著作。

  • 26、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

  • 27、明末,__________成为起义的主力军,他提出了“__________”的口号,得到农民拥护,1644年结束明朝统治。

  • 28、识图题

    (1)填写出辽、北宋、西夏的相应位置:

    A.   B.   C.

  • 29、"十万烟火,甲于天下,地值寸金"写的是________

  • 30、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将下列朝代与其发生的民族、边疆事件对应连线:

    唐朝   岳飞抗金

    宋朝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   设置台湾府

    清朝   文成公主入藏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朱元璋、雍正帝强化皇权的政治措施各一例。

    (2)列举明代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一例。

    (3)列举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的大商帮一例。

    (4)说出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作品名称。

    (5)列举明清时期在思想上采取的文化专制措施各一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材料一: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二: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当年明月《明朝的那些事儿》

    (1)读材料一,请问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3)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

    (4)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影响?

    (5)郑和下西洋对我们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