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家庄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以下实例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立交桥下标有“限高

    C.交通规则中注明“行车时请系好安全带”

    D.公路旁警示牌写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 2、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喷入寒冷的空气中形成雪。人工造雪中雪的形成是(       

       

    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液化现象

    D.凝华现象

  • 3、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在阳光照射下引起茅草等物体自燃,从而导致火灾发生,装有水的瓶子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三棱镜

    D.凹透镜

  • 4、小张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图甲装置应按从上而下的顺序

    B.由乙图可知,实验时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C.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为97℃,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D.丙图是水沸腾前出现的现象

  • 5、下面有关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力的三要素相同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摩擦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 6、如图是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B.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

    C.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D.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

  • 7、小亮开始实验时水量少了点,于是在沸腾后又往烧杯里加了一些冷水,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图中能反映小亮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 8、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你的密度大约是

    B.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m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min

    D.你答题用的2B铅笔的质量约为8g

  • 9、下列关于超声波与次声波、红外线与紫外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鉴别钞票的真伪

    B.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也在吸收红外线

    C.“倒车防撞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障碍物与车之间距离的设备

    D.正常人可以看到红外线和紫外线,但听不到超声波与次声波

  • 10、声现象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B.乙图中,真空罩抽气后听到闹铃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丙图中,正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运用了转换法来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

    D.丁图中,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1、合肥地铁1号线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图示为一列正在缓慢进站并载有乘客的地铁,小李同学坐在该车的座位上。在进站过程中,对该列车和小李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李同学相对站台是静止的

    B.小李同学以座位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

    C.以站台为参照物,地铁和小李都是运动的

    D.小李以地铁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相对站台又是运动的,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绝对性

  • 12、用托盘天平测量1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简便且正确的是(       

    A.直接将1枚大头针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仔细测量

    B.把1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测量几次,求出平均值

    C.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1枚大头针的质量

    D.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盘,再测出101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1枚大头针的质量

  • 13、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付费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扫码过程中二维码是光源

    C.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D.扫描时应将二维码置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 14、一些人对声和光现象有如下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Hz~2×104Hz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

    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上都要发生反射

  • 1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

    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 16、如图是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张杰的《少年中国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哪位歌手的歌声

    B.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

    C.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D.张杰的歌声不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 17、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让激光器射出的光沿垂直于镜面的纸板入射到O点,在向后折的纸板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实验中只有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

    B.此实验因为不遵循反射规律,所以没有反射光线

    C.如果实验室内足够昏暗,就能在纸板NOF上看到反射光线

    D.无论纸板NOF前折还是后折,反射光都存在并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 18、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6.5℃和37.5℃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6.5℃,37.5℃

    B.36.5℃,36.9℃

    C.36.9℃,37.5℃

    D.36.9℃,36.9℃

  • 19、三个完全相同的量杯中盛有水,将质量相同的铝块、铁块、铜块(ρρρ)分别放入三个量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原来盛水最少的量杯是(  )

    A.放铝块的量杯

    B.放铁块的量杯

    C.放铜块的量杯

    D.原来盛水一样多

  • 20、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像(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m=m,则VV=1∶2

    B.若V= V,则mm=1∶4

    C.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D.若选取等体积的甲、乙液体配制一种混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1.25g/cm3

  • 2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同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水面“折”枝

    C.水中倒影

    D.手影

  • 2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上面出现水珠

    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冬天无雾的天气,戴眼镜的人从温暖室内走到寒冷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 23、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 24、2022年10月12日,宇航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第三课授课,如图所示,他们在空间站内可以直接相互交流,彼此说话的声音传播靠的是(  )

       

    A.无线电

    B.真空

    C.空气

    D.电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有些笔在手握的位置往往有橡胶套,这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__来减小压强;而且它的表面粗糙,这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

     

  • 26、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胀裂了。假设有一块石头被打洞后质量为7750kg,石头的总体积(包括洞的体积)为4m,则洞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将洞中注满水,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洞中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加___________m使石头胀裂。若想水结冰后不胀裂石头,则注入的水至少应被抽出___________kg。(

  • 27、如果早晨起床照镜子,房间的窗户是朝南的,则人的脸应该朝______ (选填“南”或“北”)照镜子才更清楚明亮。聪明的小胡拿着一片正方形的镜子,从窗外承接了一束太阳光射在了房间的墙壁上,他将看到墙壁上______ (选填“方形”或“圆形”)的光斑。

  • 28、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是一种无残留、无污染的制冷剂,常用于食品冷藏,但其极易挥发,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伤害。以下是两起真实报道,请你分析时间产生的原因:

    (1)武汉一女士拆开月饼礼盒时,盒内几块小干冰不慎掉落脚上,仅几秒钟,脚上已多处被冻伤。

    (2)北京一女士把月饼随赠的干冰装入矿泉水瓶并拧紧瓶盖放入冰箱。没过多久,冰箱门被炸开。

  • 29、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学校要求同学们平时要戴好口罩。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生产时,由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通过高速空气流对其进行牵伸,再经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超细纤维,组合成布。佩戴口罩来降低病毒的感染率,这一措施类似于下列减弱噪音的哪一种途径______(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在考试期间,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他的体温读数为______,该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测温液体的______

  • 30、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空气湿度)的装置,叫作干湿球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的,其中乙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纱布,甲是干燥的,我们发现______(甲/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温度下,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大,就表示空气湿度越________(大/小)。

  • 31、如图所示为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不同声波的振动图象(纵轴表示振动幅度,横轴表示振动时间),则它们振动频率较高的是_____图的声波,响度较大的是_____图的声波。

  • 32、如图所示,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剂可以在两个表面之间形成油膜,使两个表面相互___________(选填“接触”或“不接触”),这样就___________了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

  • 33、如图,为水平抛出一石块示意图.石块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石块具有   ,石块向前运动的同时,也在向下运动,是因为石块受到   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石块在下落过程中越来越快,受到该力的大小   (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不变”)

     

     

  • 34、如图所示,是某口罩生产车间用传送带传送货物的局部图。此过程中,口罩相对于传送带是___________的,旁边的工人感觉口罩在“移动”,他是以_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的。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木板、橡皮泥、包扎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

    (1)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板上方,把包扎带剪出两段,并将两段包扎带分别绕过橡皮泥,且在包扎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如图所示,通过观察对比橡皮泥的变化可以得出实验结论;

    小明同学可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小明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扎带撕成___________宽度的两条,两包扎带下方挂___________数量的钩码;(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4)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在包扎带下方挂了2个50g的钩码,并测得包扎带与橡皮泥的接触面积为250cm2,则包扎带对橡皮泥的压力是___________N,压强是___________Pa。(取g=10N/kg)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把一个铝块用细绳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铝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3.5N,把铝块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9.5N。求:(,铝的密度为)

    (1)此时铝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铝块的体积?

    (3)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 37、中俄两国海军参加“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此次我国有2艘新型常规潜艇参加军演,都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常规动力潜艇,其中某潜水艇的总体积为2.0×103m3,演习中当它位于海面以下100m深处时,

    (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取g=10N/kg)。求:

    (1)此潜艇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

    (2)此潜艇受到的浮力大小;

    (3)如果该潜艇从100m深处逐渐上浮至海面(未露出海面),请问该潜艇在这个过程中的浮力怎样变化?并简单说明原因。

     

  • 38、目前世界上最的材料是由我国科学家造出的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的密度为0.16×10-3gcm3

    1一块100cm3全碳气凝胶质量是多少

    2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例如原油,可用于处理海上的漏油事故。已知原油的密度ρ0.9gcm3,则100cm3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多少立方厘米的原油?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请完成光路图。

  • 40、按要求作图:如图所示,请在图甲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 41、一束激光照射在倒置的三棱镜左侧,请大致画出这束光穿过三棱镜的光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