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拉尔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的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改善方向   鼓足勇气   收藏资料   征求意见

    B.提高质量   增强信心   搜集资料   宽容待人

    C.提高水平   增加决心   积累经验   归纳土地

    D.提升分量   增加信心   积蓄力量   征聘员工

  •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雅安市雨城区南郊乡的深山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寺。这座古寺修建于南北朝宋元嘉年间,距今约1500年,它原名“佛会寺”,明朝时,经过改建,更名为“石梯庵”。历经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 ___________,使得寺庙充满了古朴神秘的气息。

    A. 古寺墙院青苔丛生、环境幽暗,再加上周围古木参天、浑身氤满岁月沧桑

    B. 古寺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墙院青苔丛生,再加上环境幽暗、周围古木参天

    C. 古寺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周围古木参天,再加上墙院青苔丛生、环境幽暗

    D. 古寺墙院青苔丛生、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再加上周围古木参天、环境幽暗

     

  •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归去来兮辞》是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一般都比较讲求文采,内容上以抒情为主;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添加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

    B.《滕王阁序》属于诗文之序。古人宴集时,常一同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就这个特点来说,《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是相同的。

    C.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子的写作风格对后代有巨大的影响,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可以说是直承《庄子》。

    D.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不惜大打擦边球,放任黄、赌、毒及虚假信息,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

    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进行全方位调整。

    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倍感头疼。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

    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 5、对下列对联所描述的对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老子)

    B.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屈原)

    C.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李白)

    D.生叔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授书。(张良)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只有刑法而没有民法。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学者视野,这种观点不足为怪。事实上,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国家来说,在实践中很难只有一种法律部门。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和法律调整方式的多样性。作为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对于各种文明形态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国是法制文明发展比较早的国家。西周中期以后,随着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向私有过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买卖、转让、租赁等民事法律行为。随着民事法律行为经验不断积累,人们逐步将这些经验上升为调整一般意义上民事行为的规范。目前出土的秦简中,仓律、关市律、金布律、牛羊课、军功爵律等均有与民事相关的法律规定,内容涉及所有权的取得与丧失、侵权赔偿、不当得利、债权债务关系等。虽然相关法律规定粗疏简略,但仍不失为早期民法形态,体现出当时民事法律观念的进步。

    在唐朝,民事法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以立法形式表现出来,可见于唐朝的名例律、户婚律等。唐朝商业也更为昌盛,与此相适应的民事关系迅速发展,出现了买卖、租赁、借贷、雇佣、质押等各种形式的契约。唐律中已有若干调整债务关系的条文。如在借贷契约中规定,月利息率不得超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礼”被认为是唐朝重要的民事法律渊源。经过对“礼”的不断增损修改,在开元年间颁布了“开元礼”,涉及祭祀、仪仗、丧葬、婚姻、继承等民事内容。

    宋朝手工业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与对外贸易扩大,由此带动民事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的新发展,民事立法较之唐律更为丰富。比如,继承法有显著发展。宋朝规定,凡未出嫁者称为“在室女”,出嫁之后因故返回父母家者为“归宗女”。宋律对在室女、归宗女如何继承家产有详细规定。以法律形式认定妇女的财产继承权,这在世界立法史上也是难得的。清朝也有多种形式的民事法律渊源,既有制定法,又有习惯法;既有朝廷立法,又有地方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共同承担着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任务。民事制定法散见于大清律例、大清会典、户部则例等,其中大清律例为刑法典,也含有与民事相关的法律条款。户部则例则类似于法律汇编,其中也有不少民事内容。

    纵观我国古代社会,民事法律观念和民事立法逐渐明确,宋代以后民事立法更是不断充实,此外还有众多调整田宅细故的乡规民约、民间习惯等。这表明我国古代民事法律不仅存在,而且内容丰富。这些民事法律表现形式繁杂但相互协调,能够各展所长、共同为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传统法制历经几千年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法律文化传统。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更加完善,可以考察研究我国法律传统文化,发掘有益成分,坚持择善而用,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摘编自张晋藩《从古代民事法律中汲取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法律关系复杂性和法律调整方式多样性既制约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也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程度有关。

    B.我国古代最早的民事法律行为出现于西周中期以后,后来才逐渐产生了调整一般意义上民事行为的规范。

    C.唐朝民事法律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更为昌盛的商业相适应的民事关系发展迅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契约。

    D.宋朝民事立法比唐朝更丰富,因为宋朝商业更繁荣,贸易更发达,民事法律关系与法律规范有了新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批驳某些学者错误观点说起,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关于民事法律的见解。

    B.文章主体部分按历史时代顺序论述我国法制文明发展历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文章结尾点明了考察研究我国法律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本文的写作目的。

    D.文章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并引用相关法律条文,充分证明了我国古代是存在民法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简中与民事相关的法律规定虽然粗疏简略,但作为早期的民法形态仍体现出当时民事法律观念的进步。

    B.唐代大诗人杜甫穷困潦倒,曾向他人借债度日。根据当时法律,他向债主支付的月利息率不会超过六分。

    C.宋朝的继承法有了显著发展,并对妇女如何继承家产作出了详细规定,这在世界立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D.除民事立法之外,我国古代还有很多乡规民约、民间习惯等,它们相互协调,能够各展所长、共同为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完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酿泉之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醉翁亭”之所在。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秦国搜刮、挥霍六国珍宝的行为。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_______”写宾主相聚欢饮畅谈的场景;《登高》中,“________”写诗人失意不能饮酒的情形。

    (2)在《过秦论》中,诸侯为了削弱秦国,“_________”,以此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但当秦国军队“开关延敌”时,“九国之师”则“________”。

    (3)《红楼梦》中“潇湘馆”“湘妃竹”的寓意与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所用典故相同,林黛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及其芙蓉花签与李诗中的“________”存在文化关联。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 ,士皆垂泪泣涕。(《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___________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5)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6)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则选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一句诗,应是“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互文手法描写六国积累珍宝过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谓“列锦”,即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的一种修辞。古代诗人常借此修辞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江水寒凉、月色惨白清冷之景色,抒发离别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琵琶女年长色衰、芳华消逝后的悲苦遭遇,失意困顿之人也常用这句诗来讽刺现实社会的冷漠势利。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谷粒作为比较对象,从细致之处突出阿房宫耗费之巨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经常和有文化的人切磋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作者伤身的公务,自由舒适的生活。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粗缯大布”指出友人董传的外貌特征,“囊空不办”指出他生活贫困。

    B. 董传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学业有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C. 董传厌恶了陪伴老儒烹瓠叶的日子,想和举子在槐花飘落大地的时候去游学。

    D. “寻春马”暗用《登科后》的典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诗歌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徐阶辈皆器重之。居正为人,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严嵩为首辅,忌阶,善阶者皆避匿。居正自如,嵩亦器居正。阶代嵩首辅,倾心委居正。高拱以狠躁被论去,徐阶亦去,春芳为首辅。居正与故所善掌司礼者李芳谋,召用拱,俾领吏部,而夺春芳政。初,徐阶既去,令三子事居正谨。而拱衔阶甚,嗾言路追论不已,阶诸子多坐罪。居正从容为拱言,拱稍心动。神宗即位,居正遂代拱为首辅。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互市饶马,乃减太仆种马,而令民以价纳,太仆金亦积四百余万。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居正皆之,边境晏然。浙江兵民再作乱,用张佳胤往抚即定,故世称居正知人。居正病。帝频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四阅月不愈,百官并斋醮为祈祷。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赠上柱国,谥文忠。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B.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C.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D.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B.首辅,在明代是对内阁大学士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是与内阁之中“次辅”“群辅”相对而言的称呼。

    C.太仓,京城储粮的仓库,也可指官名,掌管仓廪出纳。文中“太仓粟充盈”即指国家仓库里储粮丰盈。

    D.右,中国古代以右为尊。“右”指右边,也有上的意思:也可以指尊重、重视之意,本文中即是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居正聪颖机敏,备受赏识。巡抚顾璘认为他文才超群,会成为主持国家大政的人才。在考中进士后,亦受到徐阶等人的赏识。

    B.张居正治理政务,效果显著。居正颁布多项政令措施,改革时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效果,朝廷府库充盈、政体整肃。

    C.张居正好建功绩,以智驭人。居正能够用智谋权术驾驭下属,人们也大多乐于为居正尽力,所用李成梁、戚继光等人多有功劳。

    D.张居正病重期间,深受皇恩。居正患病四个月没有痊愈,皇帝因此屡下谕旨询问病情,并且拨出大量财物作为居正的治病费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拱衔阶甚,嗾言路追论不已,阶诸子多坐罪。

    (2)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

    (习近平)

    如果时空可以穿越,先贤们想必会有满腔肺腑要叮嘱新时代的青年。请在青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作者)、青年李清照、青年毛泽东、青年陈延年中任选一个身份,给复兴中学的全体共青团员写一封信。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