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经过高温灭菌处理
B.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叫做接种
C.接种后的培养基应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D.本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
2、鱼在水里游动的前进动力来自( )
A.胸鳍的摆动
B.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C.尾鳍的摆动
D.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3、《国家粮油储存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常规储存条件下,粮油正常储存年限一般为小麦5年,稻谷和玉米3年。超过规定年限后,不能再作为粮食出售。原因是( )
A.种子的胚死亡而影响种子的萌发
B.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C.种子进入休眠期而无法播种
D.种子已经完全腐烂、霉变不能食用
4、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运动
5、下列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血友病
B.流行性感冒
C.白化病
D.色盲
6、日本血吸虫和钩虫是两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都具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B.都具有发达的消化器官
C.都具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D.都具有保护身体的角质层
7、下列哪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
①多肉用叶生殖 ②水稻的种子生殖 ③水螅的出芽生殖 ④变形虫的分裂生殖 ⑤哺乳类的胎生 ⑥洋葱的鳞茎生殖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
8、用黑白棋子模拟实验“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选用不透明塑料盒
B.记录完后放回原纸盒并摇匀
C.取棋子时不看——盲摸
D.在做数据统计分析时,偏差较大的数据应该舍弃
9、近日北京各个水域发现了大量的桃花水母,据介绍,这种生物出现于约5.5亿年前,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该生物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10、下列现象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马戏团的小狗算算术
B.小华跑步时迅速绕开障碍物
C.小鸟听到响声后飞走
D.含羞草的叶片被触碰后卷曲
11、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最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单细胞细菌,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
12、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通讯作用的是( )
A.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
B.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
C.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
D.担任警戒任务的鹿看见狼竖起白色的尾巴
13、浩浩参观自然博物馆时,发现一个写着“昆虫”标签的展柜,该展柜中可能会出现的动物标本是( )
A.蛭
B.蛲虫
C.蝴蝶
D.蜈蚣
14、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一组动物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5、据悉,濒临绝迹的“索氏桃花水母”现身于曲靖市富源县,桃花水母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据此推测,桃花水母属于(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
16、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
C.水藻←虾米←小鱼←大鱼
D.草→兔→鹰
17、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丁为分解者、所有细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B.乙、丙、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丙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没有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D.丁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甲这一生理过程属于呼吸作用
18、某农夫发现果园内有许多昆虫,于是喷药杀虫,结果虽然昆虫全死了,但这一季果实的产量却是历年来最差的。下列对造成这一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喷药杀虫影响了果树的呼吸作用
B.喷药杀虫影响了果树的光合作用
C.喷药杀虫影响了果树的受精作用
D.喷药杀虫导致果树的传粉率较低
19、研究野生黑猩猩的行为对于研究人类行为的进化和起源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行为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幼患一出生就会吮吸乳汁
B.黑猩猩能用树枝钓取蚂蚁
C.黑猩猩一年四季都能进行繁殖
D.遇到危险时发出呼声提醒同伴
20、我国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长江鱼王”之称。下列关于中华鲟适应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表覆盖有鳞片
B.身体两侧的侧线感知水流方向
C.各种鳍游泳起协调作用
D.用嘴开合交替呼吸
21、蚯蚓属于____动物,区别蚯蚓哪是前端,哪是后端看____
22、请完成下列概念图:
_____
23、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 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生物技术主要包括 和 。
24、关节的结构由________、关节囊和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25、阅读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病毒的飞沫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1)流行性感冒是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是 和流行性。
(2)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的结构是由 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
(3)病毒的营养方式(生活方式)为 。
(4)健康人注射甲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 (填“能"或“不能’’)对流感病毒产生作用。
(5)结合资料和你所学,说出预防流感的方法(至少2点):
。
26、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包含四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微生物主要包括___、真菌和___。
28、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_____________。
29、昆虫有 足,能爬行;大多数昆虫都有 ,能飞行;身体分为 三部分。
30、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__存在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中染色体的__________。
31、将下列生物与相匹配的选项连起来,并将字母填写括号内。
32、遇到因煤气中毒而呼吸暂停的病人,可以尽快用“口对口吹气法”进行急救,同时拨打120。(______)
33、(实验分析题)对上面探究实验进行分析:
(1)羊骨煅烧时,被煅烧掉的物质是___________,剩下的灰白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如果对上面实验进行定量分析,骨中某物质在各年龄阶段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这类物质是_____________。
②骨柔韧、弹性大、易变形的图中所示____________阶段,所以处于此阶段的人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③取等同质量的A、B、C三个阶段的骨充分煅烧后,剩余物重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阶段的骨。
④将同样重的两根B阶段鱼的骨,分别煅烧和用稀盐酸浸泡后,再分别称重。如果经煅烧后的重量是X克,经盐酸浸泡后的重量为Y克,则X:Y≈______。
(3)你认为在公共汽车上为何要给老年人让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如图为长颈鹿的长颈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 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有的长,有的短,出现以上个体差异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生了 。
(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________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
(3)图③说明______________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______________的个体被淘汰掉。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作用。
(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