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类疾病中,主要是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是( )
A.侏儒症和佝偻病
B.坏血病和糖尿病
C.夜盲症和佝偻病
D.糖尿病和呆小症
2、在“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探究实验中,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此实验用到了观察法和实验法
B.用不同的小鼠做实验,“尝试与错误”次数不一样
C.要用多只小鼠做实验,减小误差
D.学习行为与遗传无关,只需反复练习熟练就可以了
3、刚孵化出的小鸭出壳后会跟着它最先见到的物体走,此现象叫什么?( )
A.趋性
B.模仿
C.印随
4、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通过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冷光灯
B.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蝗虫嚼食农作物,危害农业生产
D.人类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酿酒等
5、下图是某同学用放大镜观察长了“黑毛”的馒头后,所绘制的根霉示意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内有大量孢子
B.②是直立菌丝
C.根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根霉属于单细胞生物
6、在重大体育赛事开始前,参赛队员常在高原上进行集训,以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训练后,其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7、孙悟同学参观某野生动物园后,准备用以下关键词对华南虎进行描述,下列哪项不准确( )
A.变温动物
B.陆生
C.胎生、哺乳
D.脊椎动物
8、八年级一位同学比较了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特征后,绘制了如下示意图,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B.Q可以表示体表被毛
C.E可以表示卵生
D.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9、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老马识途
B.蜻蜓点水
C.鹦鹉学舌
D.飞鸽传书
10、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下列生活方式中,容易引起冠心病的是
A.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B.高脂肪饮食
C.冬季注意保暖
D.适当体育运动
11、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方法。某同学利用木板、螺丝、松紧带等材料制作了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如图所示。木板、螺丝、松紧带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
A.骨、肌腱、关节
B.骨、肌腹、关节
C.骨、关节、骨骼肌
D.骨、骨骼肌、关节
12、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校运会上,小刚同学在100米比赛跑步的过程中,他大腿肌肉的活动情况是( )
A.都持续收缩
B.都持续舒张
C.先同时收缩,再同时舒张,交替进行
D.一组收缩,另一组舒张,交替进行
13、下列哪一种动物是真正的鱼( )
A.章鱼
B.带鱼
C.墨鱼
D.鱿鱼
14、我国科学家发现塔宾曲霉菌对塑料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这一研究成果给塑料的生物降解提供了新思路。下列对于塔宾曲霉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叶绿体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15、“露西”骨骼化石是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其骨盆的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据此可以推测( )
A.此时古人类已经会使用工具
B.此时古人类脑容量较大
C.此时古人类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D.此时古人类已经具有语言能力
16、医生建议贫血患者日常饮食应增加( )
A.脂肪和粗粮
B.干果和海带
C.米面和饮料
D.猪肝和菠菜
17、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动物的遗体或粪便被分解后,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能被生产者利用
B.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C.人们通过科学引入瓢虫控制蚜虫的数量,减轻了蚜虫对作物的危害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18、下图为脊椎动物类群的进化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类在该进化历程中最低等
B.②代表的类群是哺乳类
C.①代表的类群结构比鸟类简单
D.①、②代表的类群都生活在陆地上
19、下列生物分类等级单位中,最大的等级单位是( )
A.种
B.科
C.纲
D.界
20、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这里气候干燥少雨,地广人稀。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的原因是( )
A.物质循环途径多
B.生物的种类数量多
C.营养结构简单
D.没有分解者
21、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活动中:将鲤鱼的一根肋骨浸泡于15%的盐酸中,经一段时间后,骨变得柔软。这是因为骨成分中的_____溶解于盐酸中,剩下的是_____;将一段骨放到酒精灯上煅烧至灰白色,轻敲这段骨便粉碎。这是因为骨中的_____燃烧后,剩下的是脆而硬的_____。
22、运动是以______为杠杆,______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骨骼肌收缩要受神经的协调和控制,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肌细胞内有机物的______.
23、血浆和血清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月季常用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短时间内能快速繁殖康乃馨的技 术是_________。
25、地球上现存的动物约有 种,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 ,可以将动物分成两大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
26、人体免疫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27、这种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
28、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氨、氢气、水蒸气和__________等,但没有游离的氧。
29、下图为蝗虫的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面问题:
(1)蝗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哪3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蝗虫与家蚕相比较,它们的发育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
(3)蝗虫的幼虫在发育为成虫的过程中要经过5次蜕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0、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系统和___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___。
31、将下列名称与功能连接起来。
①一(______) ②一(______) ③一(_______) ④—--(_________)
32、观察肾脏的纵剖面可以发现,颜色较浅的是皮质。____
33、观察桃花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表示桃花的____过程。受精作用时,进入胚珠的两个精子分别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融合,这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__________现象。
(2)图中序号[ 3 ][ 4 ][ 5 ]所示结构共同组成_________,桃子的可食部分是由图中的[ ]________发育而来的,[ 7 ]将来发育成________,桃树种子中的养料主要储存在_________中。
(3)从花的结构看,桃花是_____ 花,原因是____________,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进行异花传粉,今年春季由于农药污染,昆虫缺乏,导致桃树结果率偏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果农让纯种甜桃和非甜桃两品种的桃树相互传粉,则非甜桃树上所结果实味道是_________。
34、“大地巨子”——大象是一种延续了5000万年的物种,它曾经是地球上最占优势的动物类群之一、现已发现400余种大象化石,可如今大象却到了濒危边缘,目前仅有2属3种:亚洲象、亚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请回答:
(1)化石是研究大象进化的重要证据,我们可根据___________来推测古代不同种类的大象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
(2)有资料表明,1000万年前非洲东部开始从森林变为较干燥的草原,大象的臼齿变得更长更坚硬,以便能磨碎比树叶更坚韧的草叶。从变异类型角度分析,大象臼齿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变异。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非洲东部环境对大象臼齿的进化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现有资料证实,大象从吃树叶转变为吃草大约发生在800万年前,然而其更长更坚硬的臼齿直到之后的300万年才最终稳定出现,这表明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___________。
(4)大象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你认为导致大象濒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