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个由玉米、蝗虫、鸟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鸟捕杀光,蝗虫的数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选项中可以表示其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2、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
A.保持细胞形态
B.杀死细胞
C.避免细胞死亡
D.离散口腔上皮细胞
3、下列哪种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
A.含铁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氮的无机盐
D.含钾的无机盐
4、桃子的果实中只有一粒种子,南瓜的果实中有许多种子,果实内的种子数目取决于( )
A.子房内胚珠的数目
B.子房内花粉的数目
C.雄蕊的数目
D.花粉里精子的数目
5、壁虎断尾再生过程中,断尾处的细胞数量不断增多,这时细胞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
①细胞膜向内凹陷 ②细胞质一分为二 ③细胞核分成两个 ④细胞缢裂为两个细胞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6、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从萌发到长出幼叶前,体内有机物不断增多
B.受精卵发育成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D.有机物通过导管从叶片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7、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下列饮食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
A.用含有多种营养的饮料代替水
B.只吃水果蔬菜保持苗条的身材
C.谷类为主,果蔬、肉类荤素搭配
D.炒菜多加油盐,可使菜有滋有味
8、下图是有关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示意图,将该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3小时,会看到( )
A.甲试管内水增多
B.乙试管内水增多
C.甲塑料袋内有大量水珠
D.乙塑料袋内有大量水珠
9、下列有关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功能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神经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
10、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采收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降低玉米粒的呼吸作用
B.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C.带土移栽植物幼苗——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
D.作物种植要“正其行,通其风”——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
11、下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组成雌蕊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12、下列生物中,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其他生物不同的是( )
A.金丝猴
B.新冠病毒
C.月季
D.金针菇
1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树枝头挂满了果实。果实是由花的下列哪个部分发育而成( )
A.花瓣
B.子房
C.胚珠
D.花药
14、细胞学说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创建者是( )
A.罗伯特·胡克
B.列文虎克
C.施莱登和施旺
D.恩格斯
15、“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己秋”。陶渊明笔下的“秋”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秋天植物的落叶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
①生长发育;②新陈代谢;③适应环境;④繁殖后代;⑤遗传和变异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16、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引种到我国后因缺少天敌而成为恶性杂草,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我国本土植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互利共生
17、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
①血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②血管壁为一层细胞,血流极慢
③管壁薄,流速快
④数量大,分布广
⑤弹性大
A.①⑤
B.②⑤
C.②③
D.②④
18、下列各项中,全部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
A.桃果实、肝脏、皮肤
B.番茄幼苗、血液、脑
C.小肠、叶肉、根中的导管
D.西瓜子、胃、受精卵
19、沙漠上到处都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这说明能影响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光
C.空气
D.温度
20、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刮取细胞的部位、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漱口用的液体分别是( )
A.口腔内侧壁、清水、生理盐水
B.口腔内侧壁、生理盐水、凉开水
C.舌头、生理盐水、凉开水
D.牙缝、清水、生理盐水
2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______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______中。其所储存的化学能除了供植物本身能量需要以外,更重要的是人类活动能量的来源。
2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它的5个环节是:_____.产生视觉的神经中枢在_____.
23、花的结构中主要的部分是____。
24、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 ,c动脉血内流。
(2)如果b为肾小球,则a内流 ,c内流 。
(3)如果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内流 ,c内流 。
25、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刘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
(2)在甲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搅拌;在乙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将甲乙两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烧杯中,15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并回答:
①刘明提出的问题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化学性消化作用吗?
②他作出的假设是 。
③其中设计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 试管为对照组。
④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中没有变蓝,说明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 。
26、神经元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 按一定方向传导,这种可以传导的生物电变化叫做 。
27、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分隔成两部分,但是隔板的高度低于鱼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游向另一侧,若将小虾放在章鱼的另一侧,章鱼发现食物后,多次撞击玻璃板才能学会绕道取食,而猴子则可以很快学会绕道取食,请分析回答: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获得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和 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 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 ,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大大增强了 的能力。
28、高等动物与人体的结构层次可表示为:细胞→组织→_____→_____动物(人)体.
29、裸子植物的种子是______的,外面没有______包被,所以它没有果实。
30、尿的形成与肾单位有关,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 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 的重吸收作用。
31、把下列疾病与产生的原因或现象用线连接起来(把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2、胚乳具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它也属于胚的组成成分。( )
33、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增加城市中的绿地,可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降低环境温度。请回答问题: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如图 1 所示),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水分吸收进入植物体后,主要通过_____运输到茎、叶、花等器官。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作用。通过这一作用,水分以____________形式,由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结构)散失到环境中,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降低地表及空气湿度。
(2)研究人员对三种不同绿化类型的地表温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图 2 所示。水泥地作为实验观测的_组。分析数据可知:三种绿化类型中降温效果最佳的是_____类型。
(3)对于改善城市热岛效应,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
34、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与白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红细胞呈红色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