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 传播了人文主义
B. 发现了美洲大陆
C. 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 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下列内容关联正确的是
A. 辽金议和——澶渊之盟
B. “苏湖熟,天下足”——商业繁荣
C. 编年体通史巨著——《史记》
D. 12世纪初期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
3、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的日子,对香港平稳过渡、顺利回归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
A.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4、唐代孟郊昔年屡考不中,写下《再下第》:“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后来终于登榜,又写下一首《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中涉及的制度是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5、贵广高铁开通后,从桂林到广州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密切了桂林与珠三角经济圈的联系,有效推动了桂林的经济发展。铁路最早诞生于( )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网络时代
6、通过武装斗争,土耳其与协约国在瑞士某地重新签订了一份协议,从而保证了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这份协议是
A.《色佛尔条约》
B.《洛桑条约》
C.《国民公约》
D.《九国公约》
7、北部需要大量自由雇佣劳动力,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束缚在种植园内;北部需要大量的棉花等工业原料,南部却把产品多数输往英,法及其他欧洲国家;北部需要南部作为商品销售市场,一贫如洗的黑奴却无力购买任何工业品这表明美国内战前南北方的主要矛盾集中在( )
A.经济发展的类型
B.与欧洲国家关系
C.联邦制度的存废
D.统一市场的建设
8、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人类历史中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以下是三次科技革命都具有的是
A. 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B.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C. 人类信息时代来到
D. 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9、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民族文化的交融
C.民族战争的频繁
D.海外贸易的兴盛
10、一个满身疮痍、风雨飘摇的没落王朝,一个刚经历维新革命,急于扩张的新兴国家,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只是一向被“天国上朝” 所不齿的倭人,竟然全歼了北洋水师,拿走了巨额赔款,割走了大片领土。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知识结构图的中数字编号对应的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A.①美国内战②法国大革命③日本明治维新
B.①美国内战②俄国农奴制改革③日本明治维新
C.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法国大革命
D.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独立战争③俄国农奴制改革
12、下面知识卡片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于
·江西景德镇瓷窑逐渐成为瓷业中心 ·交子、会子等纸币与铜钱等并行使用 ·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3、下图是哪个集团的标志?
A.华约组织
B.北约组织
C.七十七国集团
D.欧盟
14、加强统治,促进官员公正勤勉,各朝都有监察机制,下列正确的是( )
①御史大夫②刺史制度③锦衣卫④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二战”后,亚非拉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属于非洲人民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是
A.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B.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C.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 D.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16、导致世界两极格局终结的历史事件:
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 欧盟的发展
C. 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 D. 美国经济实力的衰弱
17、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率先踏入这“最后5分钟”的国家是( )
A. 意大利 B. 美国 C. 英国 D. 西班牙
18、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观点对应的是
A. 提倡“文明开化” B. 实行征兵制
C. 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D. 允许土地买卖
19、“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急国际和平、安全与正义。”这是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
A.联合国
B.协约国
C.北约组织
D.华约组织
20、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
A. 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 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 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 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812年的
法兰西帝国
B.拿破仑远征的
俄罗斯帝国
22、传统文化,光耀千古。
(1)司马迁编写的《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农学家_______撰写的《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3)画家_______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4)《_______》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3、如果在百度引擎中输入关于渡江战役的“1949、湖口、江阴及 解放”的关键词,“ ”处应该是( )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天津
24、1995年1月1日,________正式成立。1961年,________运动正式成立,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5、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6、美国内战期间宣告奴隶解放的法律文件____
27、五六千年前,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___族。这之后,黄河流域的三个部族结成联盟,_______、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
28、请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准确填写相应的中国古代王朝名称
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
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
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朝代亡
神勇玄宗清女娲,繁荣盛世号开元
陈桥兵变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29、杰出的人物推动和影响着时代的变迁。
(1) 主张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的独立,他被誉为“圣雄”。
(2)凯末尔领导资产阶级革命,艰苦斗争,创立土耳其共和国。1934年被授予 称号。
(3)1955年,万隆会议。中国代表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0、法西斯统治是指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________,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__________。法西斯统治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能维持资产阶级统治时才出现的。
31、20世纪前半期,欧洲经历了哪几次大规模战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3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那些措施?
33、习近平:“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新成果是什么?请简述其伟大意义。
(2)抗战时期,重庆的戏剧达到很高水平,这些戏剧作品有何特点?请举一例。
(3)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与建设社会主义有何内在联系?
34、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设立了与战争相关的纪念日。
材料一 前苏联将5月9日定为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庆祝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材料二 2011 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 12 月 7 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以勿忘国耻,纪念死伤将士。
材料三 1945年1月27日,苏联军队解散了奥都维辛集中营,二战期间,110 万人在这里遭纳粹屠杀。2005年,第 60 届联大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以此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并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的暴行。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 9 月 3 日和 12 月 13 日分别设立为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判断材料中的“纪念日”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请写出苏联在卫国战争中进行的重要战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说明材料中的“纪念日”的设立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发生后,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加强了政治上的合作,军事上的配合。请举出政治合作的史实。
(3)依据材料三,请指出联合国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的目的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中的胜利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哪两个历史事件?其中在9月 3 日纪念的历史事件中,中国人民筑成血肉长城,取得了完成胜利。试分析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上述纪念日的设立反映了当今世界坚决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态度。请就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悲剧重演谈谈你的看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