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其实是一个哺乳动物熊猫的形象。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B.卵巢为胚胎发育提供了发育场所
C.母体的乳汁使后代有优越的营养条件
D.胎生哺乳有利于后代存活
2、下列关于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C.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D.生物都进行生长和繁殖
3、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银杉根系发达,茎可高达二十余米,叶呈细条形,种子略扁、外无果皮。银杉属于下列哪一类群的植物( )
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双子叶植物
D.单子叶植物
4、2023年4月,调研人员在武汉东湖湿地内发现了全球罕见的红灰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红灰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灰蝶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红灰蝶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
C.红灰蝶的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D.红灰蝶在成虫期才能吐丝
5、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长颈鹿的脖子变长是长期使用的结果
C.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D.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6、将岭南的荔枝运输到青岛出售,下列哪种方法可以使荔枝保持鲜美( )
A.真空
B.晒干
C.糖渍
D.低温
7、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增粗,主要是由于( )的活动。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年轮
8、人们将人类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某种微生物体内,利用它制造出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该微生物是( )
A.乳酸菌
B.大肠杆菌
C.酵母菌
D.噬菌体
9、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大戴礼记·夏小正》中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影响昆虫“惊而出走”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空气
D.水
10、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千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所有生物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只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C.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都参与或促进了物质循环
11、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A.叶肉
B.气孔
C.叶脉
D.保卫细胞
12、输卵管是女性体内生殖器的组成部分,其外观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道,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接近,全长为8~15cm。自然状态下,女性输卵管堵塞则不能怀孕,原因是(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不能产生雌性激素
C.受精卵无法着床
D.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13、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B.迁徙行为都是由于食物缺乏引起的
C.动物的防御行为和攻击行为是对立行为,二者之间毫无联系
D.只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才有信息交流
14、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氨、甲烷、氧气、氢气
B.氨、甲烷、水蒸气、氢气
C.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氨
15、小爱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
B.乙装置中试管收集的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D.将丁装置中萌发的种子换成煮熟的种子,燃烧的蜡烛也会立刻熄灭
16、试剂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所用试剂 | 使用目的 |
A | 探究呼吸作用 | 澄清的石灰水 | 检验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
B | 观察细胞结构 | 碘液 | 用于染色,便于观察 |
C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 酒精 | 溶解叶绿素 |
D |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 清水 | 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
A.A
B.B
C.C
D.D
17、世界上最令人惊奇的莫过于生命。小明周末去青岛植物园参观,因一时好奇用手碰到含羞草,含羞草的叶片很快就合拢了,含羞草的这种反应与下列生理现象体现了同一生物特征的是( )
A.鲸的呼吸
B.小鸡破壳而出
C.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D.幼苗长成大树
18、鬼针草种子的顶端有三四枚芒刺,有动物路过就会粘在动物的皮毛上,随动物去到不同的地方。动物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动物能帮助鬼针草传粉
C.动物能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D.对鬼针草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19、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B.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射墨汁逃跑,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防御行为
C.引体向上将身体拉至最高位置的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关节
D.运动时,关节囊分泌的滑液以及关节软骨使关节保持灵活
20、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则这座“工厂”的产品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氧气
C.叶绿体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21、药物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标志是__________ 。
22、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是( )。
23、胎儿发育的场所是___________,胎儿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与其母亲进行物质交换。
24、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区别是没有_______。
25、1859年, __所著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是______________。
26、植物界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植物。
27、防止水土流失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那么开发新药属于________,提供食物又属于________.
28、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 ,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这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平衡有重要作用。
29、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盐、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30、平时家长和老师都谆谆告诫我们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为什么?
31、配伍题(请将下列左侧内容与右侧内容进行合理搭配。)
32、青蛙的抱对是一种生殖行为。( )
33、如图所示的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数字1234表示物质,字母 ABCDE表示人体器官或系统,序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A代表的器官是_____。在②过程中进入C系统的气体是_____。
(2)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后形成_____,通过③_____进入C系统中。
(3)D系统中形成[4 ]的主要器官是_____。正常情况下,在该器官中经过肾小管的_____作用,[4 ]中葡萄糖的含量为零。
34、如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
(1)如图中的五种动物,无脊椎骨的动物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2)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如图中适于水生生活的D能用______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A用肺呼吸,但不发达,需要借助______辅助呼吸,适于空中生活的E有与肺相联通的______辅助呼吸。C动物胸腹部有______是气管的开口,通过气管进行呼吸。
(3)D在水中运动时,用______能够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______有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的作用。
(4)B属于哺乳动物,其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